東北網7月14日訊 7月11日是奧運聖火在黑龍江省傳遞的首日,全省3800萬人民對聖火的到來無不歡欣鼓舞,與此同時,當日的另一個好消息也讓全省廣大乾部群眾倍感振奮:由鶴崗市人民政府、龍煤礦業集團與遼寧北臺鋼鐵集團合作建設的鶴崗新華煤化工項目正式簽約。這是黑龍江省實施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戰略以來,首個簽約的煤化工項目,項目建成後可年產60萬噸合成氨、104萬噸尿素、30萬噸甲醇,總投資達60億元。
為推動新型工業化進程,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黑龍江省出臺了《東部煤電化基地發展規劃》,把煤炭資源豐富的東部地區打造成全省重要的經濟板塊和經濟增長點。省長栗戰書指出,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是省委、省政府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將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和競爭優勢,促進區域經濟加快發展做出的重大決策俄,有利於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有利於資源綜合深度開發,有利於提昇對外開放水平,有利於改善產業結構。
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包括牡丹江、佳木斯、雞西、七臺河、雙鴨山、鶴崗六座城市,這個地區煤炭資源豐富,佔全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儲量的92%,且煤炭品種齊全、品質優良,煤電化產業基礎好。
為了高起點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栗戰書曾反復強調,要把煤電化基地建成科學發展的示范區,堅決避免浪費土地資源,堅持資源高效率利用,堅持環境保護第一,堅持產業協調發展,實現經濟協調增長,堅持煤電化基地建設與城市水平同步提昇,建設適宜人居的生活環境。
制定一個高標准的規劃是實施好這項戰略的前提。今年2月15日,春節後的第二個工作日,栗戰書率省直有關部門和龍煤集團主要負責同志深入鶴崗市、雙鴨山市、佳木斯市,考察三市的煤化工、糧食深加工、發電、新型礦井、煤機、電機、電纜等10多家生產企業,就東部煤電化基地和大項目建設情況進行調研,並對煤電化基地發展規劃的指導思想、重點內容、表述方法、改進文風等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一周後,省政府舉行第二次常務會議,專題討論並原則通過了《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發展規劃(討論稿)》和《關於支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的若乾政策(討論稿)》。3月16日,規劃和支持政策正式通過媒體發布,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和積極評價。
按照《規劃》,東部煤電化基地以延長煤炭產業鏈為主攻方向,合理布局、有序發展,科學、高效利用煤炭資源,增加資源儲備,穩定煤炭產量,鞏固煤電生產,調控焦炭產業,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拓展替代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努力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到2010年,東部煤電化基地地區生產總值預計達到2200億元,年均增長13%。
栗戰書指出,抓好大項目建設,對煤電化基地建設意義重大。必須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抓緊謀劃和建設一批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帶動力強的大項目、新項目。同時要按照『穩定煤炭產量,鞏固煤電生產,調控焦炭產業,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增加資源儲備,拓展接續替代產業』的總體思路,把煤電化基地建設好。
按照部署,自東部煤電化基地戰略實施以來,各項建設啟動迅速,並取得積極進展。
在煤炭建設方面,鶴崗鳥山和雙鴨山東榮一礦等礦井建設進展順利,完成投資4億多元;雙鴨山東榮二礦、雞西東山選煤廠和雙鴨山中央選煤廠等煤礦產業昇級改造項目建設穩步推進;煤層氣(瓦斯)治理及利用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列為全國兩個示范項目之一的鶴崗南山礦煤層氣抽采工程完成投資近2億元。
在電力建設方面,按照煤電一體化的模式,大型坑口電站和中心城市大型熱電聯產等電源與調峰電站項目建設進展順利;鶴崗電廠二期1×60萬千瓦擴建工程等項目已建成投產;七臺河電廠二期2×60萬千瓦擴建工程目前已開工建設;華電佳木斯發電廠2×30萬千瓦供熱擴建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在資源綜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方面,龍煤鶴崗分公司2×5萬千瓦煤矸石發電項目建設已完成投資1.9億元;國電樺南風電場、富錦風電場、穆棱風電場以及湯原生物質熱電聯產、清河泉生物質熱電聯產等一批可再生能源項目已建成投產。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相繼完成了哈爾濱至牡丹江高速公路、七臺河至密山公路、杏山至省界公路等項目;開工建設了牡丹江至寧安高速公路、佳木斯至集賢高速公路、雞西至拜泉公路和雞西機場等項目;四大煤城沈陷區治理項目穩步推進;總投資246.5億元、新建面積1573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全部啟動。
在替代產業發展方面,佳木斯電機公司整體改造和黑龍江沃爾德電纜有限公司超高壓電纜等一批能源裝備工業項目建設進展迅速;佳木斯3萬噸海綿鈦、建龍集團無縫鋼管項目等冶金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祥雲火炬在哈爾濱、大慶和齊齊哈爾三市的傳遞,使『哈大齊工業走廊』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而在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版圖上,與之相呼應的東部煤電化基地,也蓄勢待發,展翅高飛。相信奧運聖火的到來,『點燃』了包括東部六市在內的全省人民的激情,進一步激發全省人民攜手共建更加輝煌燦爛、和諧美好的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