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利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摘要)
2008年7月13日
水利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如何發展是一個大課題,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全省水利工作。召開這次座談會主要是研究探討在新的形勢下,如何調整和完善黑龍江省水利發展思路,發展現代水利,拓展水利功能,大興水利建設,突破『瓶頸』制約,更好地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服務。結合大家談的以及這次調研中的一些思考,講幾點意見。
黑龍江省水利事業正在走上科學、可持續發展之路
(一)各地水利發展思路清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各地緊緊圍繞千億斤糧食戰略工程、哈大齊工業走廊和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和推進城市化建設,積極謀劃和加快水利工程建設,依靠水利工程建設支橕現代農業建設,支橕工業化進程。可以說,全省和各地的水利發展思路是清楚的,定位是准確的,重點是突出的,應該毫不動搖地堅持下去。
(二)科學治水理念深入人心,各項水利事業蓬勃發展。多年來,全省各級水利部門從水利發展的全局出發,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戰勝了較為嚴重的水旱災害,為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成效顯著,共興建各類水庫664座,建成萬畝以上灌區319處,修建江河堤防12476公裡,保護耕地4510萬畝,保護人口1337萬。2003年以來,通過防洪,共計挽回洪澇災害損失近50億元,減少糧食損失1182萬噸、經濟作物損失87億元。農村水利建設成果喜人,累計解決農村1092萬人口的飲水困難和229萬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水土流失治理、農村水電、依法治水、水利改革等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三)水利系統乾部職工精神狀態好,埋頭苦乾,甘於奉獻。水利系統很多乾部職工常年工作、生活在遠離城市,遠離家人的偏遠地區,條件艱苦,十分不易,但廣大乾部職工沒有抱怨,沒有退縮,在困難和矛盾面前反而更加思進、思上。沒有過去打下的水利基礎,沒有一線水利職工的不懈努力,農業取得好收成,經濟社會取得較快發展是困難的。
進一步提高對水利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下決心突破水利滯後的『瓶頸』制約
水是人類文明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自古以來,人類擇水而居,文明沿河而興。在現代社會,水更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核心要素。不少國家的經濟學家,普遍認定,21世紀國際投資取向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一是看國民素質能否跟上文明發展,二是區域內的水資源是否滿足經濟社會的發展。由此可見,水在人類社會發展和經濟社會中的決定性作用越來越突出。但是,從經濟社會發展對水利的要求來看,黑龍江省無論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還是在治水理念創新上都存在著很大差距。突出表現為『五個不適應』:一是現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十分薄弱,抗御水旱災害能力不強,與打造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和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不相適應。黑龍江省耕地總量雖居全國首位,但旱澇保收田只有2522萬畝,僅佔耕地面積的1/7,在全國排名第11位,與農業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稱。統計分析表明,新中國成立以來,全省水旱災害成災率達75%,比全國均值高出30個百分點,成災率如此之高,說明黑龍江省水利抗災能力低下,農業生產基本上是靠天吃飯,一旦大旱大澇,糧食產量就會大面積減產,發生較大的波動。二是水資源調控能力不足,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與加快『四大經濟板塊』建設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要求不相適應。全省各類水庫興利庫容只有75億立方米,僅佔地表水資源量的11%,遠低於相鄰的吉林、遼寧兩省(吉林為51%,遼寧為59%),在全國處於非常低的水平,工程性缺水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特別是哈大齊工業走廊和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將陸續上馬一批高耗水項目,用水量顯著增加,缺水形勢會更加嚴峻。目前,已有37個城市開始缺水,日缺水量達57萬立方米。三是水資源利用效率低,用水浪費嚴重,與建設節約型社會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黑龍江省農業用水佔全社會總用水量的70%左右,但水的有效利用系數只有0.4左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也只有46%。全省人均用水量713立方米,排在全國第26位(全國平均為432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486立方米,排在全國第20位(全國平均為304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06立方米,排在全國第17位(全國平均為169立方米);農田實灌畝均用水量595立方米,排在全國第22位(全國平均為448立方米)。這些數據一方面表明了黑龍江省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用水浪費比較嚴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黑龍江省的節水潛力很大。四是相當一部分農村群眾飲水不安全,水土流失和水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在黑龍江省廣大農村,還有1091萬人吃著高氟水、高砷水和污染水,佔農村人口(包括鄉村和農場、森工務農人口)的一半,解決飲水安全的任務相當繁重,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當務之急。黑土地水土流失仍然十分嚴重,黑土層已由開墾之初的80厘米至100厘米減少到現在的20厘米至30厘米,有的已露出成土母質,無法繼續耕種,每年因此少收糧食25億公斤左右。五是思想解放不夠,觀念更新緩慢,與加快發展現代水利和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要求不相適應。在黑龍江省很多地方,也包括各級水利部門乾部群眾的思想還停留在傳統水利觀念上,固守原有的思路和建設模式,還不習慣於用市場經濟的方法去調動社會各方面投入的積極性,更沒有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有利於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機制。
總之,相對於黑龍江省水資源條件,相對於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不斷提出的更高要求,黑龍江省水利基礎設施不是多了,而是嚴重不足;水利建設不是超前了,而是相對滯後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必須把水利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優先發展。
牢固樹立現代水利新理念,全面加強水利工作
水利是指人類利用水力資源和防治水害水災,來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事業。水利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條件,興水利除水害,始終貫穿於人類求生存、求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是人類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在傳統水利的意識中,水利往往局限於『農業』水利,毛主席曾經指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一論斷是十分正確的,長期以來,人們在這一論斷的指引下,通過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防洪工程建設,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不斷夯實,為農業特別是糧食穩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觀念逐漸跳出傳統水利的思想,正在向發展現代水利轉變,伴之而來的是水利內涵和外延的拓展,除農田水利、防災水利之外,其內涵更為豐富,如民生水利,重點解決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問題;如生態水利,重點解決生態恢復問題;如界江水利,重點解決國土安全問題;如航運水利,重點解決水上運輸問題;如能源水利,重點解決電能問題;如工業水利,重點解決工業用水問題;如旅游水利,重點是開發水利工程的觀光價值等等。
與傳統水利相比較,現代水利有五個明顯特征。一是公益化。水是一種公共資源,這就決定了發展水利要以提高水利的公共服務能力為核心,把水利建設的公益性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水利發展的成果。二是工程化。沒有工程就沒有現代水利。發展現代水利要以工程為依托,通過謀劃實施系統的、關鍵性的水利工程,不斷推進現代水利加快發展。三是規模化。傳統水利項目比較單一,現代水利則更加注重流域性、區域性、系統性、配套性、綜合性地開發、建設和利用,更多的體現為項目的集成,數量多、規模大,集群式發展勢頭強勁。四是產業化。現代水利更加注重市場在水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將水利看作一項基礎產業,在體現為國民經濟服務功能的同時,也將自身看作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系統,同樣生產產品,同樣創造經濟和社會效益。五是社會化。現代水利不僅僅局限於農業領域,而是滲透到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現代水利發展狀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發展現代水利既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又是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們要跳出傳統觀念的思維,調整和完善治水思路,牢固樹立發展現代水利的理念,加快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的轉變,全面加強水利建設,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水利條件。
從省情、水情實際出發,科學確立發展現代水利的思路和方向
(一)立足於基本水情,堅定不移地走節水型社會建設之路。黑龍江省水資源相對短缺,人均水資源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並且從發展趨勢來看,水資源越來越緊張。城市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生態用水等都要走節水之路,不斷加強水資源的節約保護,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特別是中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更要千方百計改善生態環境,調解小氣候,增加降雨量,補充地下水;要科學利用地表水,加強區域調度;要普遍推廣節水灌溉,發展節水農業和旱作農業;要科學利用地下水,做到有節制適度開發。
(二)立足於水資源,統籌開發利用。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上要做到『三個統籌』,一是統籌地表水和地下水。原則上以利用地表水為主,適當開采地下水,以地表水置換地下水。二是統籌境內水和過境水。對境內水資源的開發應以修建各類蓄水工程為主,逐步扭轉工程配置結構受制於河川徑流豐枯變化的不利局面;對過境水資源應以修建引提工程為主,發展灌溉農業。三是統籌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要在采取工程措施,進行攔蓄徑流的同時,注重采取生物措施,特別是在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要大力開展植樹種草,以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
(三)立足於東中西三大區域特性,重點謀劃開工一批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東部三江平原地區要由以泄為主向蓄泄兼施,以蓄為主轉變,建設以『兩江一湖』沿岸灌區為主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項目;西部地區要以建設旱澇保收田為目標,充分利用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的水資源調蓄能力,建設以引嫩擴建工程為主的水資源配置項目;中部山丘地區建壩條件較好,應充分攔蓄地表徑流,建設一批控制性水源工程,增強水資源調控能力。
(四)立足於防大汛抗大旱,加強防洪和抗旱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主要江河堤防達標建設和大中型、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胖頭泡蓄滯洪區應急工程建設,著力提高防洪能力。要妥善協調防洪與避洪的關系,要依法嚴禁盲目圍墾湖泊窪地,侵佔行洪通道、泄洪區和蓄滯洪區無序開發的行為,減輕江河湖庫淤積,恢復和擴大洪水行蓄通道和場所。
(五)立足於科學治水、依法治水,加快完善水利規劃與政策法規體系。抓緊完善全省水資源綜合規劃、流域綜合規劃、防洪規劃和重點專項規劃,超前謀劃水利重點項目。要建立健全流域規劃與區域規劃相結合、綜合規劃與專業規劃相統一、水利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其他行業規劃相銜接的規劃體系,強化水利規劃的指導和約束作用。全面貫徹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規,盡快出臺節約用水管理條例、農田水利管理法等法規,加快構築有利於水資源節約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
(六)立足於深化改革,加快推動制度創新與機制建設。要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流域與區域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走股份制辦水、企業化管水、商品化用水之路。繼續深化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引導農民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新途徑和新辦法,逐步建立水權制度,鼓勵節水產業發展。建立入河排污總量控制和重大水污染事件應急管理制度,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應機制。加快推進水價改革,建立健全科學規范的水價形成機制。
按照發展現代水利的要求,大興水利建設
今後全省水利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發展現代水利,拓展水利功能』的方針。所謂發展現代水利,就是用現代的治水理念、合理的布局規劃,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善的基礎設施、科學的管理制度,武裝和改造傳統水利,促進人水和諧,實現可持續發展。所謂拓展水利功能,就是要在繼續發揮水利為農業服務基本功能的同時,向經濟發展、社會服務、保障民生、維護生態、傳承文明等領域拓展,並與時俱進地加以豐富。要重點加快以下五個方面的水利建設。
(一)加快農田水利建設。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黑龍江省農田水利建設要圍繞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來開展,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有利時機,加強水源工程建設,加快建設旱澇保收農田,重點解決乾旱的問題。各地要注重采取獎勵、補助等形式,調動農民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積極性,紮實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二)加快防災水利建設。黑龍江省中小河流洪水發生頻率高,突發性強,災害性大,損失也很嚴重。各地要加快主要江河堤防達標建設,特別是要盡快完成大中城市堤防的主體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設任務。要加強病險水庫消險加固,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完成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當前,黑龍江省防汛工作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各地要積極落實防汛責任制,加快應急度汛工程建設,全面開展防汛大檢查,確保重點部位的防汛安全,做到不潰堤、不垮壩、不淹城、不死人。同時,要嚴密防范暴雨、山洪、泥石流等災害。
(三)加快民生水利建設。要進一步解決好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積極開展鄉村供水水源工程建設,提倡發展適度規模的聯片集中式供水,或依托已有的自來水工程,通過延伸供水管網發展自來水,走規模化發展、標准化建設、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的路子。
(四)加快生態水利建設。要加快黑土區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工程建設,逐步擴大實施范圍。要繼續開展以濕地調水、補水為重點的濕地保護工作,調蓄濕地水量,恢復和增強濕地功能。加強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重點落實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全面啟動沿江水源工程和城鎮污水、工業污水治理項目。加強過境界河國土防護工程建設,抓緊實施黑龍江省中俄界河塌岸嚴重河段近期防護工程規劃,完成重點城鎮、重要堤段護岸工程建設,保證國土安全。
(五)加快發展能源水利建設。在規劃建設大的水電樞紐工程的同時,重點發展小水電項目。加大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力度,擴大小水電代燃料規模和范圍,通過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帶動農村改廚、改廁、改水等農村基礎建設。
以苦乾實乾精神開創全省水利工作新局面
一要盡快制定未來水利事業發展規劃,用規劃指導水利建設。二要做出加快發展水利事業的決定,動員社會力量,打一場大興水利的戰役。三要加快水利項目建設。發展水利,如果沒有項目特別是大項目支橕,就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在原地打轉轉。全省上下要牢固樹立水利建設、項目先行思想,以更大的氣魄,更大的手筆,謀劃、推進一批大的骨乾項目。可否重點謀劃若乾個大型水利工程,包括尼爾基水庫引嫩工程擴建和大型灌區續建配套、水利樞紐、水電開發、防洪除澇、城市供水、水土流失治理等。要分清輕重緩急,能開工的盡量早乾、快乾。『兩江一湖』灌區、尼爾基引嫩擴建骨乾一期工程都要一邊開工,一邊爭取國家批復。還有三江、重點城市防洪除澇工程,凡是條件具備的就要乾起來。四要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融資機制。水利建設大項目多,投入大,而且公益性質明顯,必須確立以公共財政投入為重點的投入原則,一方面省、市、縣各級都要積極挖掘潛力,不推不靠,積極籌措,提高自我發展、建設能力,一方面由於黑龍江省對國家投資依存度高,要充分利用當前良好機遇,積極做好向上爭取工作,爭取國家最大的支持。同時,要多渠道增加水利投入,規范、引導社會資金、民營資本投入水利建設,鼓勵、引導群眾自主投入自身受益的農村水利工程建設,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共建』的水利建設格局。五要切實加強水利管理。要規范涉水行政許可管理,加強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強化水利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加強水利建設管理,完善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規范水利建築市場秩序,確保建設項目質量和安全。加大稽查、審計和監督檢查力度,確保水利工程建設『工程安全、資金安全、乾部安全』。經過全省上下一齊努力,真正使黑龍江省的水利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