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水質基本恢復正常 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2008-07-16 16:02: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慶生 吳殿峰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6日訊 (李慶生 吳殿峰 記者高長利) 7月8日14時(俄羅斯當地時間),俄羅斯境內阿穆爾州阿穆爾河(中方稱黑龍江)發生石油類物質泄漏事件。污染帶從俄羅斯境內流出進入黑龍江,經黑龍江省遜克、嘉蔭、蘿北、同江、撫遠等市縣後,進入俄境內哈巴羅夫斯克。目前,污染帶已全部移出我國境內。至撫遠監測斷面時,沒有表現出典型的污染帶特征,水質已達到三類標准。

黑龍江,中俄界河。在漠河縣北極村,可清晰看到江對面的俄羅斯村莊

  污染發生後,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立即作出批示,要求環保部門密切關注核實,及時向有關方面通報。環保部部長周生賢要求黑龍江省環保廳與俄方及時溝通和聯系,迅速采取監測、清除等措施,確保中俄沿江環境安全。

  按照國務院領導指示精神,黑龍江省立即啟動應急監測程序。黑龍江省各級環境監測站24小時堅守崗位,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和沿江縣市環境監測站在斷面點位加密監測,其它各級環境監測站、環境監察機構做好應急准備,密切關注中方水源地。

  黑龍江省環保廳派出工作組趕赴黑河、鶴崗等地現場指導污染防控工作,在黑龍江江面上設立四個攔截監測點位,分兩組全天24小時加密采樣監測,沿岸有關環境監測站24小時值守。蘿北縣派出40餘名駐地官兵,並出動四艘艦艇和民用船只,在黑龍江中方一側對油狀漂浮物打撈攔截。同江市在松花江入黑龍江口上2公裡處,組織調配40人和5條船只,采用吸油氈、吸油棉等措施開展拉網式的打撈污染物工作。目前,監測工作仍在緊張有序進行中。據了解,在污染帶上游我國無石油化工企業,由於處於禁漁期沒有漁船作業,排除了船只油污泄漏的可能,並且黑河、遜克兩口岸近期未有類似物品通關。

  記者從黑龍江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獲悉,污染事件發生後,嘉蔭斷面石油類污染物濃度最高為0.116 mg/L,至蘿北名山斷面後有所昇高,石油類污染物濃度最高為0.832 mg/L,至同江斷面石油類污染物最高濃度又下降至0.10mg/L。目前,各監測斷面已經沒有明顯油污,水質基本恢復正常,不會對飲用水和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黑龍江省三江環境監測站站長宋南哲分析,由於水流作用、高溫氣候、積極打撈等因素,導致油類污染物的揮發正不斷加大,污染物濃度不斷降低,所以沒有對水質造成太大的影響。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