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暑假『看護班』有多少能讓家長放心?
2008-07-20 10:09:05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張巍 趙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0日訊 21日,哈爾濱市十餘萬小學生就要開始他們的暑假生活。面對暑假的來臨,家長和孩子都感到無所適從,特別是對於雙職工的家庭來說,孩子一放假就意味著孩子將處於無人管的狀態。將孩子獨自留在家裡不安全,帶到單位影響工作,去培訓班孩子不情願,於是有相當多的家長將孩子就近送到『看護班』。家長想為孩子找到一個條件好、還能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習場所,而孩子則想找到自己喜歡的假期去處,針對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假期『看護班』也在近幾年裡蓬勃發展起來。哈爾濱市暑期『看護班』到底如何呢?記者以普通家長的身份走訪了哈爾濱市南崗、道裡、道外、香坊四個區內的近10個大大小小的暑假『看護班』,體驗哈爾濱市遍布居民樓裡的『看護班』的真實現狀。

  部分『看護班』現狀學習光線暗活動空間小

  記者在連日的走訪中發現,大多的暑假『看護班』都開在居民樓裡,一套普通的兩居室居民住宅就可以成為容納十幾個孩子的『看護班』。光線不好、室內陳設簡陋是大多『看護班』不能回避的現狀之一。

  記者在道外區大同小學校附近的一棟居民樓外看到,2樓和3樓的窗戶外均貼有『看護班』的宣傳廣告。記者隨後以給孩子找『看護班』的名義走進開在道外區北新街一棟居民樓2樓的『看護班』。這個『看護班』一共有3個房間,一個房間實際上就是主人的臥室,裡面擺放著一個雙人床,一個房間裡擺滿了學習用的破舊的桌子,另外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屋內擺了8張雙人課桌。舊課桌上的漆已經斑駁不堪,有的桌椅已經有些搖晃。五六個七八歲的孩子正坐在地上玩耍。由於是老樓,樓層較低,屋內光線昏暗。隨後,記者又來到該棟樓的3樓一家名為陽光的『看護班』。接待記者的是一名自稱是姜老師的女士,記者看到該『看護班』還沒有學生,整間房間內陳設也十分簡單,牆上掛著孩子畫的圖畫,3個房間裡分別擺著白色的書桌,室內空間也極其狹小和簡單,據自稱為姜老師的人講,他們每個假期只招收10個孩子,主要是輔導孩子作業,每天中午管一頓飯。

  廚房蒼蠅飛髒水濺一地

  狹小的廚房、雜亂的廚具和沒有消毒用品是家庭式『看護班』衛生狀況的真實寫照。

  在道外區北新街一棟居民樓2樓的『看護班』記者看到,在狹小的廚房裡廚具堆放雜亂,廚房的案板上放著一盆土豆絲,幾只蒼蠅正在上面飛舞,地上放著一盆漂著菜葉的黑水,水黑得已經無法看到盆底的顏色,地上濕了一片。在這個廚房裡記者沒有看到任何消毒用品。而在該樓3樓的『看護班』同樣是簡陋的廚房設備,連一件消毒用品都沒有。南崗區阿什河街上的一家『看護班』,其廚房與廁所相連,站在廚房門口就可以聞到從廁所飄來的氣味。廚房的空間非常小,鍋臺、案板、冰箱各佔一面牆,剩下的空間僅可以容納一兩個人,沒有消毒用品。記者看到這些在居民樓裡開設的『看護班』的廚房與普通家庭的廚房無異,都不具備衛生消毒設施且鍋臺灶具布滿油污。

  自稱是『老師』實際是『廚師』

  在道外區大同校對面的居民樓裡的一家『看護班』,當記者請自稱為老師的負責人出示師資證明時,他卻說自己不是老師,只負責給孩子做做飯,不過是個『廚師』,至於孩子們的學習另有其他老師負責。而記者在『看護班』並未見到其他成人,並親耳聽到班裡的六七個孩子叫這個『廚師』為『老師』。在香坊區公濱路上一家『看護班』,一個自稱是某小學在職老師的吳老師正在給班裡的學生們補課。見記者詢問『看護班』的情況,便抽空對記者說:『我是在職教師,主要輔導孩子的假期作業,如果想補習下學期的課程也可以。』但這個吳老師始終沒有向記者出示自己的教師資格證,也沒說清她到底是哪個學校的在職老師,只給記者留下一個聯系電話,便又匆匆進屋給『看護班』裡的孩子們講課去了。而在香安街的一家名為香安文化輔導中心內,王老師熱情地接待了記者,當記者問到該中心的老師是否是正規學校的老師時,王老師說:『我們中心大部分的老師都來自各個學校的在職老師,也有一部分老師是師范學校畢業的。』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道裡區經緯六道街2號一家假期輔導班,輔導班的王老師自稱已經開了十多年的『看護班』了,原來在道外開,今年剛剛搬到道裡。除了輔導假期作業外,他們還可以預教下學期的新課程,補課老師是在重點學校任教多年的名師,但事實真像這些『老師』宣傳的那樣嗎?無從考證。

  名為『看護班』沒人管安全

  記者走訪的十餘家『看護班』中有近一半的『看護班』大門或是虛掩或是根本沒關,外人可以輕易地推門而入,如果有歹徒潛進來,後果將不堪設想。特別是那些開設在文化學校裡的『看護班』,更是無人看門。記者甚至可以在整個文化學校走來逛去,沒有任何人加以阻攔,即便有人問一句:『你找誰?』你只要隨便答一句就可過關。

  除了門戶安全外,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外出活動時的人身安全。記者發現,只有很少的『看護班』有固定的戶外活動場地,很多開在居民樓裡的『看護班』,都是臨街住宅,學生一出單元門就要面對車來車往的大街,人身安全難以保障。很多『看護班』害怕學生戶外活動不安全,甚至取消了孩子們的戶外活動。孩子們只能一整天憋在幾十平米的小屋內,電視聲、打鬧聲、學習聲混雜在一起,聽起來十分的刺耳。而這種居家『看護班』,一般只有1-2個成人卻要看管十幾名學生,學生的年級又從一年到五年不等,學生間很容易出現打鬧現象,如果老師照顧不到就容易發生不安全事件。

  收費沒標准一天差15元

  在記者的走訪中發現,大多數『看護班』的價錢都是在10元-25元間之間。這些家庭式的『看護班』所提供的午餐少則一兩個菜一湯,多則三四個菜一湯,大多沒有固定食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的『看護班』除了看著寫作業外,還教一些繪畫、奧數等額外內容。如果孩子需要提前學習下學期的課程,家長還需另外交費。費用要根據『看護班』的大小、補習的內容和所任課的老師情況而定,而其收費也沒有固定標准,都是相互參照著收。有的一天只收10元,有的一天要收25元,而這些『看護班』的條件都是大同小異。所不同的就是你家教畫畫,我家教英語,你家兩個菜,我家4個菜。在銀行工作的李女士將上一年級的女兒送到道裡區一家『看護班』,她說:『「看護班」也是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的家庭式「看護班」各方面條件都差,而我女兒去的那家「看護班」是依托一家幼兒園開的看護托管基地。那裡將孩子們一周食譜都公布張貼出來,孩子們吃飯有單獨的餐廳,餐具有專業的消毒設備進行消毒,但費用也相對高一些,按月交450元/月,按天25元/天。但這樣的「看護班」相對能讓我放心一些。』

  記者走訪時發現,幾乎所有的假期『看護班』都沒有設置送子車,主要原因就是假期內的『看護班』一般都是附近居民送來的,都不用車接車送,而小型的『看護班』根本沒有能力承擔送子車的費用。『看護班』規定家長早8晚5的接送孩子,在被訪的『看護班』中,僅有南崗區一曼街上的一所文化學校可以為孩子提供住宿,需住宿的孩子要另收費用。『看護班』

  問題多多招生噱頭多只為蒙家長

  記者經過幾天的采訪調查了解到,一些家庭『看護班』為了招生,有的打出補課的招牌,奧數、英語、理化無所不能,有的打出書法、繪畫特長培養,還有的打出詩詞歌賦等花樣吸引家長。而最吸引家長的還是那些既輔導假期作業,復習上學期課程,還能提前學習下學期的功課的『看護班』。如此看來,『看護班』儼然成了無所不能的『文化學校』和校外『補課班』,只要家長需要,他們甚至什麼都敢教。

  記者稱自己工作忙,假期無暇照顧孩子,所以想找家『看護班』看孩子,只要乾淨、安全就行。辦了多年『看護班』的『趙老師』卻對記者說:『現在像你這樣的家長太少了。以前的家長送孩子來,就圖個有人看。現在家長要求可多了,孩子要吃好、玩好、更得學好。現在開「看護班」的如果不加些文化輔導或是書法繪畫等內容,家長不買賬。再者,現在居民區裡開「看護班」的多了,如果你的班只看孩子不教課,家長一般不會選。』

  非專業教師誤平民子弟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大多數的『看護班』都是打著某某學校在校老師和師范學校畢業的老師來迷惑家長們。許多家長也開始質疑『看護班』的教育水平。在走訪過程中,記者遇到了一個家長也正在為自己的孩子尋找合適的暑假『補課班』,這個家長說:『雖然「看護班」都稱輔導功課的人是教師或大學生,但家長無從驗證這些人的真實身份。如果是文化素質較低的人輔導孩子,我覺得這比食品衛生的隱患更可怕。雖然貴一點,但我寧肯把孩子送到能給孩子補習英文或數學等課程的補課班,這要比單純輔導功課的「看護班」好一些。』

  記者了解到,目前,開辦『看護班』的門檻較低,不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只要有套住房就可以開班。一個假期就能收入兩三千元,對低收入人群很有吸引力。家庭式『看護班』裡的老師有的是退休人員,或是下崗職工和沒工作的家庭主婦,他們集做飯輔導功課為一身,又當廚師又當『老師』。有些相對正規的『看護班』會聘請一個師范學院的大學生或是師范畢業生代教,極少數會有在校老師兼職。

  教育專家認為,若由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未具有教師資格的人輔導學生做作業,將會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不專業本身就是一種影響,現在的老師都向專業化發展,沒有教師資格的托管只能是代管,不能對學生進行作業輔導。非專業人士多不懂孩子的成長規律、心理問題,以為一些好動、看似調皮的孩子就是不聽話,對他們呼喝、甚至出現打罵的情況,既違背了教育規律,嚴重的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衛生條件差安全隱患多

  記者發現,開在居民樓裡的『看護班』,大的是三居室,小的只有一居室。記者注意到,被訪的所有家庭式『看護班』都沒有懸掛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從業人員也沒有佩戴相關的健康證,沒有穿工作服。幾乎全部『看護班』的廚房都是家庭式的小作坊,一個家長向記者反映說,他曾為孩子找了7家『看護班』,但是卻沒有選出一家放心的。『這些「看護班」選購的食品原材料,多從早、夜市采購,他們常買一些爛菜爛水果,回來後削一削就成了新鮮的果蔬,很難保證這些人為了利益不從不法商販處購入偽劣食品。這太不安全了。』家長擔懮地說。

  的確,這些沒手續的『看護班』不但室內空間狹小,學習環境擁擠,而且孩子們的飲食安全更沒有保證,由於工作人員少,吃飯以後廚房沒人收拾,鍋碗瓢盆、剩菜剩飯扔在一起,廚房裡雜亂不堪。用後的餐具無處消毒,不能分餐。更重要的是,從業人員的身體是否健康,有無傳染病就更不得而知了。除此之外,孩子的安全是家長另一個比較擔懮的問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不少托管班老師安全意識薄弱,對托管小孩看管不細心,對陌生人的出入也缺乏防范。

  『看護班』生意『三不管』行業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哈爾濱市所謂的假期『看護班』絕大多數分布在學校周圍和居民密集地區,大多不掛牌,更沒有任何經營手續。他們招生的方法多為放假前到學校門口發傳單或是將『看護』字樣貼在涼臺的門窗上。只要有空房子,弄些破桌椅,有個做飯的,再找個『老師』,一個家庭『看護班』就開班了。

  針對『看護班』的諸多問題,記者找到教育、工商、衛生防疫等部門。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稱,居民區裡的『看護班』不在我們的管轄范圍內,我們可以配合教育部門進行打擊查處。另外,對於開辦『看護班』是否應到衛生部門辦理衛生許可目前還沒有相關規定,也沒有任何一個『看護班』到我們這辦理衛生許可證。按照衛生安全要求,經營餐飲服務的單位,規模最小也要有兩個食品加工間,而目前的『看護班』大多用自己家廚房為學生供應午餐,顯然不能達到衛生安全的要求,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行業衛生標准。如此看來,這家庭『看護班』不屬於與衛生有關的法律法規的調整范圍,實屬學生飲食安全的盲區。

  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目前國家對『看護班』的管理沒有統一的標准,但可以辦理個體營業執照,具體需要什麼審批,要根據申請人申請的形式、種類,各區工商局酌情辦理。對黑『看護班』,目前唯一能采取的措施只有取締,但取締不屬於行政處罰。取締僅僅是將『黑班』打散,無疑是一種既往不咎的態度,對業主不能產生足夠的威懾力。一邊是工商部門忙著取締黑『看護班』,另一邊新的黑『看護班』又層出不窮。所以對黑『看護班』的責任人應追究其法律責任,罰沒違法所得,但目前仍無法可依。

  哈爾濱市教育局基礎教育二處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目前哈爾濱市內的各大文化學校都屬於教育部門的管轄范圍,但家庭作坊式的假期『看護班』或是托管班大都屬於『黑班』,而教育部門堅決禁止各在校老師在『看護班』內任教,如果任教一律屬於違禁范圍內授課。


市場需求大 催生『看護班』

    記者調查時發現,為了避免孩子無人照看而出現安全問題,竟有90%的家長在假期裡給孩子報了各種輔導班和『看護班』。如果說家長信任這些非正規的『看護班』,不如說是家長是在無奈下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看護班』。

    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和愛人工作都很忙,老人又不在身邊,孩子一放假到哪去,就是他們最愁的事兒。他們都是工薪族,又請不起保姆,只能把孩子送『看護班』。最起碼讓孩子中午有頓熱飯吃,有人看著寫作業就行。孫女士也有同樣的困擾,她兒子今年上學,往年假期沒人看,可以讓孩子繼續上幼兒園。今年孩子從幼兒園畢業了,這個暑假沒處放了,只能讓他去『看護班』。可孫女士考察了好幾個『看護班』都覺得條件不好,怕孩子吃不好。權衡再三,她選擇了一個離家近的『看護班』,可孩子去了一天就拉肚子了。但考慮接送方便,這個『看護班』的條件相對好些,她還是狠心將兒子送去了。

    事實上,層出不窮的假期『看護班』就是抓住了孩子放假家長犯愁的心理。讓孩子到外面玩,怕出傷害事故;讓孩子上網吧,怕孩子染上網癮;把孩子關在家中,又怕孩子性格孤僻。相比之下,讓孩子去『看護班』,就成了家長無奈之中的最後選擇。采訪中,家長們都表現出對這些在居民樓裡開辦的,未辦理衛生許可等相關手續,甚至連從業人員的健康情況也無處核查,教師的能力水平、衛生環境、飲食質量等的擔懮。而有些相對正規的依托文化學校開辦的『看護班』,收費又較高,每個月四五百元的費用,對普通工薪家庭來說又是一筆不少的開銷。家長們既擔心孩子受傷,又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只能在這些非正規的家庭『看護班』裡『矬子拔大個兒』了。家長們明知有些居民樓裡的『看護班』是沒有手續的『黑』班,但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時候,仍要把孩子送去。家長的這種無奈選擇,完全反映出哈爾濱市青少年課外活動的空白。『看護班』

    究竟該咋辦? 據了解,哈爾濱市有小學生十餘萬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假期都要在『看護班』度過,而這些居民區裡的『看護班』卻隱藏著許多問題,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利。缺少法規制約和行業指導管理,相關部門疏於監管無形中成為這些家庭『看護班』得以生存和蓬勃發展的『保障』。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他們對假期『看護班』的需求可謂迫切,但是社會上的『看護班』良莠不齊,又讓家長難以放心。到底讓家長又愛又恨的『看護班』該怎麼辦,有誰來辦?

    學校兼看護 家長最放心

    記者在經緯小學門口調查了20名接孩子的家長,其中有15名家長明確告訴記者,希望找學校開辦的『看護班』監管孩子。做生意的王女士表示,她和丈夫少沒有時間照顧兒子,每到寒暑假,也只好把兒子一個人留在家中。家長每半小時就往家裡打一個電話,對兒子實行『遙控』。孩子一個人在家,大多時間都是看電視節目,孩子沒有了家長的約束還會長時間地上網。不僅荒廢了時間,而且對視力大有影響。如果在假期,也能把孩子送進學校,這讓家長既省心又安心。如果學校能開辦『校園看護班』,不但給家長們解決了實際問題,而且由學校的老師照看孩子,家長們也比較放心,孩子在熟悉的校園也會過得舒服。采訪中,很多家長表示,如果學校能在假期把有需要的孩子組織起來,由專職老師進行統一看護,孩子們既能玩又能學,這種學校裡的『看護班』纔是讓家長最放心的『看護班』。家長們最迫切的希望就是有關部門能對『看護班』進行切實的監管,提昇准入門檻,為孩子們的健康安全把關。

  大多數學校 不願冒風險

    教育主管部門表示,假期由學校看管孩子,國家在這方面沒有任何規定,教育管理部門對學校沒有要求,學校在這方面也不願意承擔更多的責任。目前,處於安全等諸多因素的原因,哈市各個中小學也不提倡在假期內舉辦各類『看護班』。許多學校也表示,假期開辦『校園看護班』確實很好,能為雙職工家庭解決孩子無人看管的問題,也能防止孩子步入不良場所。但是從安全角度的考慮,放假期間把學生召集到學校,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大多數學校都不願意冒這個險。

  專家提建議 規范『看護班』

    記者了解到,早在一年前,哈爾濱市香坊區民生路小學就在假期免費辦『看護班』。不但解決了家長們的實際問題,還能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充實的假期。這一舉措,曾得到了家長和教育部門的好評,主管部門曾稱民生路小學的做法值得提倡,各學校應該學習。

    一些家長和老師表示,目前社會上的托管機構良莠不齊,希望今後能通過審批定出一套標准,如人員資格、人數配備,使其達到規范化。假期『管』孩子,不只是父母和家庭的事,也是社會的事。專家建議,社區可出面組織招聘相關教育工作者來實施假期片區內孩子的『看護』教育工作。應該讓學校和社區共同擔當托管看護孩子的責任,由學校建立假期『看護班』等,並制定相關收費標准,開闢專用的學習室和活動室,完善孩子托管服務;其次,社區為學校的補充,利用社區文化中心等設立『社區兒童托管站』,聘用社工及志願者負責日常管理和服務,讓孩子假期有個好去處,讓家長不再為孩子的假期安全擔懮。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