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鶴城百年體育看臺被拆 規劃局長不知是I類保護建築
2008-07-20 15:34: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虹 王承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0日訊 近日,齊齊哈爾市一位市民打來電話稱,這座百年體育看臺被拆了。8日,本報記者到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對此事進行了調查采訪。

  為保護百年前中東鐵路建設時期遺留下來的歷史建築,有關部門對全省境內的原中東鐵路沿線的200多棟附屬建築進行了詳細踏查。2005年,在黑龍江省建設廳下發給各地的《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中,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的一處俄羅斯百年體育看臺被列為Ⅰ類保護建築。專家認為,它是很少見的具有百年歷史的俄式體育設施,對於研究當年的體育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百年體育看臺只剩一堆垃圾 看臺百年後變成垃圾堆

  昂昂溪區距離齊齊哈爾市市區約有20公裡,是始建於1898年的中東鐵路線上的一個重要站點,當年擔負著編組、修養、護路等重要功能。當年俄國工人、技術人員湧入此地修建鐵路,同時他們也在火車站附近建設了大量的辦公和居住建築。

  8日10時30分許,記者一行走進昂昂溪車站道北一段狹長地區,隨處可見一棟棟俄式住宅。北興路兩側俄式住宅較為集中,保存相對完整。據當地有關部門調查,目前昂昂溪站附近遺存的俄式住宅共有108棟,分布在鐵路以北近0.3平方公裡的狹長區域內,是我省境內最大一片風貌保存較完整的俄式民居建築群。

  在這片俄式建築群中,有一處廢棄的小型體育場,體育場內雜草叢生。據介紹,木質的百年體育看臺就在這座體育場內。進入體育場,記者環視一周也未發現體育看臺的『遺跡』。正在疑惑間,知情人指著廣場一側一根電線杆下的一堆磚泥結構的建築垃圾說:『那就是百年的體育看臺。』記者看到,這堆垃圾上面還散落著塑料袋等生活垃圾,看樣子堆積的時間已經不短了。

  『我小的時候就經常從這裡經過,那個體育看臺是個很漂亮的小黃房子,房蓋是紅色的,下面是個磚制的臺子,類似於我們現在室外體育場中的主席臺,坐在裡面很遮陽。體育看臺中間主看臺的山牆和屋頂都為木制,山牆上還保留著木雕裝飾,細微處的棱角清晰依舊。主看臺兩側各配有一間房屋與其相通。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鐵路的職工還在這裡開過運動會呢。後來,這個看臺因為年久失修越來越破舊。2006年6月,我到這裡拍攝關於俄羅斯建築的資料時,從昂昂溪火車站方向還遠遠地看到了這個看臺。當時感覺這個看臺應該是修過了,紅色的屋頂很顯眼,前面的護欄很整齊,而且整個建築不歪不斜。』知情人說,前幾天他又去時,突然發現這座看臺已經拆沒了。他問過周圍的居民,可是大家都不知道這個百年的看臺是保護建築,『都以為是個破舊的屋子,有一陣裡面還堆了許多垃圾』。附近的居民沒人說得清具體的拆除時間,也不知道是誰拆的,只是說『拆了有日子了』。

  在體育場內,看到記者一直圍著這個垃圾堆打轉,一個相關部門來做旅游規劃的領導似乎很不解。當記者說『專家們認為這個百年體育看臺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時,這位領導說:『這個東西你說它有用,它就有用;你說它沒用,它也就沒用。你說它能有什麼用?』此言一出,令記者詫異得半天沒有說出話來。


 

  拆下的木頭『廢物利用』了

  采訪中記者發現,這個彌足珍貴的體育看臺在當地卻很少有人關注,以至於幾乎找不到關於它的資料。幾經周轉,記者終於了解到,這片俄式建築的產權單位是鐵路部門,而這座百年體育看臺是2006年8月末由哈爾濱鐵路局齊齊哈爾房產建築段昂昂溪分段『奉命』拆除的。

  昂昂溪分段一位姓鄒的技術員當年就參與了這座看臺的拆除工作。8日,他在體育場裡對記者說,這個體育場當時已經破爛不堪,所以後來就拆了。當記者問他拆除的時間時,他說『好像也就是現在這個月份』。

  9日,鄒技術員在電話中向記者講述了當時拆除體育看臺的大致經過。

  『我們當時是歸讓胡路房產段管,後來兩個段合並,我們現在歸齊齊哈爾房產段管。那時候,這個房子非常破舊,有一個孩子還差點兒在這裡被砸著。我們在清查時上報給上面說這裡是「危房,空閑」,後來上面下了文,同意我們拆除。那天我們去了五六個人,房子不大,很快就拆完了。』鄒技術員說。當記者問他那些拆下來的木頭都哪裡去了時,他說,那些木頭他們後來在檢修中都『廢物利用』了。『我們段負責五六百棟鐵路住宅的維修,那些木頭後來我們在維修別的房子時用了,比如說有的家門壞了,有的家窗破了,我們就把這些材料「貼補」上了。』鄒技術員說。『你們不知道這座房子是什麼嗎?知道它是保護建築嗎?』鄒技術員說:『我們只聽說這是個看臺,不知道它是什麼保護建築,從來也不知道。』

  2005年9月15日,根據《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本報記者曾前往齊齊哈爾市原中東鐵路昂昂溪車站,對當地的俄式建築進行了走訪。2005年9月20日,本報刊發了《被遺忘的百年體育看臺》一文。據采訪的本報記者介紹,當時他在昂昂溪那個廢棄的體育場中看到了體育看臺,那個看臺已經很破舊,但是整體建築肯定還在。9日,當記者在電話中告訴鄒技術員這一情況後,他說『那我再查一查准確日期』。隨後,鄒技術員給本報記者發來信息稱:『那個房子是2006年8月末拆的,拆的時候房上兩三根主柁已經折了,有安全隱患』。


 

  百年看臺歷史價值很高

  據了解,當年,中東鐵路修建時在沿線建設了各類鐵路站捨、工程設施、員工住宅、辦公建築等。2003年初,黑龍江省建設廳委托哈爾濱工業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原中東鐵路沿線遺存的歷史建築與街區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結果發現270餘棟歷史建築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其主要分布在以哈爾濱為中心,向西到齊齊哈爾昂昂溪區,向東至尚志一面坡以及牡丹江橫道河子、綏芬河的鐵路沿線。按照規劃,這些要被保護的歷史建築被劃分為三個等級,並相應劃定了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區和環境協調等三個保護范圍。2005年8月,通過黑龍江省政府批准的《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發往各地實施。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齊齊哈爾市2003年已經把昂昂溪區的百年老建築群列為保護街區,並在2005年頒布實施了保護街區和保護建築條例,對這裡百餘棟老建築進行全面保護。

  哈爾濱市規劃局副局長吳松濤當年參與過對於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的調查,並參與了《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制定。9日,當他在電話中聽記者說百年體育看臺被拆得只剩下一堆建築垃圾時,痛心地一連說了好幾聲『太可惜了,白瞎了』,他還一再急切追問:『怎麼拆了呢?誰拆的?什麼時候拆的?』

  據吳副局長介紹,2003年他們去調查時,體育場中的看臺確實已經很破舊了,但他還清楚地記得,『那個看臺門前有個門斗,四面柱子,後面有牆,下面是磚制看臺。木頭上雕著花,有俄式垂花門,木頭上的花飾從頂上一直垂下來,非常藝術。』吳副局長說,昂昂溪火車站是中東鐵路的一個重要樞鈕,沿線附近有許多居住和辦公建築,而這個體育場是當年當地的俄羅斯人舉辦體育活動的一個場所。這個體育看臺無論是從建築的藝術性還是門類來講,都具有非常高的價值。『在黑龍江省有許多包括民居在內的俄式建築,但是作為體育看臺這樣的構築物只發現了這一個。所以在當年制定《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時,我們把它列為了最高級別——Ⅰ類保護建築。專家一致認為,它是很少見的具有百年歷史的俄式體育設施,對於研究當年的體育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齊市規劃局不知看臺被保護被拆除

  9日,記者從黑龍江省建設廳的網站上搜索到了2005年省建設廳轉發的一個通知,全文如下。

  黑建規[2005]23號

  關於轉發《關於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的批復》的通知

  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尚志、海林、綏芬河市規劃局,省文化廳:

  現將《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的批復》(黑政函[2005]59號)和《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下發給你們,請認真落實批復精神,嚴格執行《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同時各城市要將保護規劃中的相關內容向社會公布,切實加強對歷史建築和街區的保護。

  特此通知。

  二OO五年八月四日

  9日13時40分許,記者撥通了齊齊哈爾市規劃局主管保護建築工作的趙副局長的電話。

  記者:『您知道昂昂溪區體育場裡的百年體育看臺被拆除了嗎?』

  趙副局長:『不知道,我們局裡不知道。』

  記者:『鐵路部門拆除前向規劃局上報了嗎?』

  趙副局長:『沒有。』

  記者:『您知道《中東鐵路(黑龍江段)歷史建築與歷史街區保護規劃》中把這個體育看臺列為了Ⅰ類保護建築嗎?』

  趙副局長:『不知道。我只知道那兒有個文化宮(鐵路俱樂部)和火車站是保護建築。你說的什麼規劃?哪年發的?』

  記者:『2005年8月由黑龍江省建設廳轉發的,而且要求各城市要將保護規劃中的相關內容向社會公布。』

  趙副局長:『那我得查查。』

  新聞鏈接百年機車庫『百歲生日』時被拆

  一百多年前,昂昂溪建站後成為當時哈爾濱至滿洲裡之間一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據史料記載,昂昂溪站機務段車庫於1903年建成,有22個車位,建築面積8998平方米。建築外立面非常美觀,整個建築雖然不高,但很有氣勢。然而,這樣一個有著重要歷史價值的建築,在2003年,也就是其建成100周年的時候,竟被鐵路部門拆除了。

  據有關人士介紹,這座機車庫一直使用到上世紀九十年代,2002年,機務段就想把機車庫拆掉,但當時很多鐵路老職工聯名寫信,呼吁保留下來。後來省裡有關部門做出了不拆的批示,當年得以保留。但在2003年,鐵路部門卻悄悄地把機車庫拆除了。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