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1日訊 綏濱縣委、縣政府把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作為全縣工作的重點,全面規劃,科學部署,截至目前,累計投資5300多萬元,不僅改造了原有老化落後的12處工程,而且還新建8處集中供水工程和43處單村供水工程,使200多個村屯6萬農業人口吃上了自來水,農村人口飲水安全率達到64%。
『集中』和『單供』相結合
針對一些村屯相距較近,中心村屯有較好發展前景等特點,他們采取了集中連片的供水形式。即在中心村建一處集中供水站,用連網的方式向周邊村屯供水。從保證水處理質量、能力上考慮,集中供水站采取了『兩曝兩濾』的水處理工藝。目前,已建成的8處集中供水站,使60個自然屯或居民點1.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得以解決。
針對一些村屯偏遠孤立的特點,則采用單村單供的工程建設形式來解決群眾的飲水問題,這樣的供水站綏濱縣已達到55處,解決了4.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對單村供水工程則在保證水質的前提下,采用『一曝一濾』的水處理工藝。
制度建設和市場化服務相結合
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中,存在著『重建設、輕管理』現象和『改水易、管水難』的問題。為此,在不斷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同時,綏濱縣著重制定了農村供水『六統一、一抽查』的管理制度。明確了供水員的崗位責任和工作要求,強化了他們的責任心和質量意識,確保了供水安全和質量。
『六統一』是指:統一劃定管理主體。集中供水站有涉及村屯多、行政隸屬不同、核算單位不一的特點,將其劃歸供水企業管理。單村供水站則劃歸各村委會管理。統一收費標准。集中供水站實行有償供水,按縣物價部門規定的標准收取水費;單村供水站實行福利性供水,向村民收取工程運行成本費。統一供水時間。飲水安全工程主要服務於農村、農民,因此,要求在保證每天供水6小時的前提下,各供水站視農民作息時間決定供水次數和供水時間。統一供水質量。規定各供水站供水質量必須保證在國家規定的允許飲用標准之內,力爭達到國家規定的飲水標准。統一安全衛生標准。制定了人去門鎖、閑人免進、室內整潔、通風良好等相關規定。統一操作規程。針對不同工藝的工程,制定了統一的操作規程,保證了供水質量,減少了工程的故障率。
『一抽查』是指每半年縣防疫站和質量技術監督局進行一次聯合抽樣檢查,確保供水質量得到嚴格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