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1日訊 20日,松花江哈爾濱段進入主汛期。記者從哈爾濱市防汛部門了解到,截至目前,哈爾濱市已修復各類水毀工程113處,隨著前進堤擴建段應急搶險工程等在建堤防的陸續完工,哈爾濱市各級防汛部門已經構築嚴密的城市防洪體系,確保主汛期期間哈爾濱市經濟、社會正常運轉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防汛形勢:嚴峻
記者從哈爾濱市水文部門獲悉,7月20日,松花江哈爾濱段水位為114.41米,比19日下降0.04米。據了解,水位之所以下降是由於大頂子山二期工程建設需要拆除圍堰,開閘放水導致的。哈爾濱市水務、水文部門分析預測,雖然近期哈爾濱市江河、水庫流量較小,水位偏低,但防汛總體形勢仍不容樂觀。今年全國氣象年景總體偏差,而哈爾濱市盛夏降水集中,多局地性降水,短時洪澇災害突出,局地暴雨引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及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增多,今年發生流域性洪水的可能性逐步加大。
堤防建設:先行
為確保城區防汛安全,哈爾濱市防汛部門未雨綢繆,4月初便開始對城市防洪體系進行建設、消險加固。截至目前,哈爾濱市已投工150萬個,修復各類水毀工程113處、加高加固中小河流堤防86公裡、疏浚河道23公裡。在對城區35處重點險工進行建設時,哈爾濱市防汛部門采取了倒排工期、晝夜施工等措施,對北興強排站、松濱監獄強排站等病險強排站采取了臨時封堵措施,對龍江泵站等泵站進行了閘門改造,對老頭灣護岸、自來水過堤管線等弱段則采取了備土、編織袋、砂石以及搶險隊伍、搶險車輛,嚴密監視的措施。
與此同時,哈爾濱市防汛部門還加快了在建堤防工程建設速度。6月4日,曾是哈市防汛基礎中最出名的險工弱段前進堤擴建段開工建設。建設前前進堤防洪標准僅為10年一遇,一旦遭遇暴雨,極易發生內澇危及松北新城區建設。經過三十餘天人休機不休的緊張建設,7月11日前進堤擴建段正式完工,比預計工期提前四天,建設後的前進堤擴建段防洪標准提高到20年一遇。由於存在征地問題而遲遲無法閉合的群力堤防工程,在通過本報的相關報道後,征地問題得以解決,並於6月26日開工建設。經過20餘天晝夜搶工,目前堤壩已基本閉合,2.3公裡堤壩中900米堤壩已經達到50年一遇的堤頂設計高程,其餘段堤壩堤頂高程最低也已達到118.9米。據了解,目前三家子堤防工程正在進行掃尾工作,呼蘭堤防土方工程也全部完工,西泉眼水庫消險加固工程也正在緊張進行中。
應急預案:完善
據哈爾濱市防汛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在實施工程措施的同時,防汛部門還采取了一系列非工程措施,完善城市防洪體系,全面保證城區防汛安全。哈爾濱市政府與各區、縣(市)政府簽訂了防汛工作責任狀。防汛部門修訂和完善了《哈爾濱市城市防洪應急預案》,審查了19座大中型、21座重點小型水庫的汛期調度運用計劃和防洪搶險應急預案,為628個山洪易發區村屯編制了山洪災害防御預案。為了進一步提高防汛機動搶險隊伍抗洪搶險的實戰能力,還組織了江南主城區防洪牆鋼閘板安裝演練。
隨著主汛期的到來,哈爾濱市防汛部門將加強巡堤檢查和安全監視,對險工弱段、穿堤構造物、穿堤道口和臨時排水口等部位備足了搶險物料,落實搶險責任人和搶險隊伍,及時組織搶險,確保沿江縣(市)安全度汛。同時24小時防汛值班,關注雨情水情,根據汛情發展變化及時決策,組織開展抗洪搶險救災,確保城市防洪安全。
松花江流域哈爾濱市防洪工程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