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2日訊 來到卜艷霞的家,儼然走進了一間服裝店,刺繡馬褂,簪花珠冠,高筒馬靴,看得人眼花繚亂。卜艷霞說,很多朋友都到她這來借衣服,家裡剩下的不到三分之一。
卜艷霞隨手從一摞皮帽上摘下一頂介紹說,這個是西部牛仔的裝束,今年年初托朋友從西藏帶回來的,依據這個樣子她又做了一批,現在放在一起根本分辨不出哪個是仿制的。以卜艷霞現在的水平,完全堪稱一個老裁縫,一件衣服只要讓她看上一眼,回頭准能做件一模一樣的,高矮胖瘦,分毫不差。
卜艷霞現在是哈爾濱老年大學民族舞蹈班的學員,班裡的學員經常參加各種演出,有時還自編一個新舞蹈,但卻找不到配套的衣服。民族服裝店的品種都很單一,另外老年人的身材一般都比較胖,更難找到合適尺碼的衣服,這讓舞蹈隊員們很苦惱。
卜艷霞買來縫紉機、碼邊機等裁縫用具開始籌備制作民族服裝。她翻閱了大量服裝雜志,又在網上搜索到很多樣本,但沒有一點裁剪基礎的卜艷霞仍是一頭霧水。不是這裡剪瘦了,就是那裡裁肥了。
每次家人或者朋友出差到外地,都要給她帶回幾套當地的民族服裝,卜艷霞把它們一一拆開,再挨個縫好。最難做的數朝鮮族服裝,工藝比較復雜,剪裁難度較高,為了不糟蹋材料,卜艷霞每件衣服都先用自己家的大床單練習一遍,覺得可以了再換綢料。
說話間,從床下翻出一大堆絲線、布頭,卜艷霞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她臨時搜集來的材料,為了給這些民族服裝配花邊,她經常將自己現成的衣服毀掉。有一次,為了給自己的一批新疆舞蹈帽縫幾條辮子,急用一些黑色毛線,她便偷偷把老伴的毛褲拆了,等老伴發現後,一條毛褲已經變成了褲頭,為此兩個人還大吵了一架。
卜艷霞能做民族服裝的消息傳開了,圈子裡常參加演出的老人都找她訂做服裝,前來租衣服的劇團踏破了門檻。一些演員的舞臺服裝損壞了,也送到她這裡補,卜艷霞只收取一些材料費。老伴和她開玩笑說,明天咱家租個門市開服裝店算了。卜艷霞卻說,咱做這個只為了玩,就圖個開心。現在,卜艷霞每天仍樂此不疲的制作著漂亮的民族演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