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警方披露涉眾型經濟犯罪手段和特點
2008-07-23 16:33: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雷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3日訊(記者 雷蕾) 23日,黑龍江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當前涉眾型經濟犯罪的主要手段和特點,警方提醒廣大群眾,不要盲目投資,謹防上當受騙,同時也正告不法分子,等待他們的必將是法律的嚴懲。

  犯罪涉及面廣

  從涉案行業看,涉眾型經濟犯罪涉及到金融、農業、養殖業、保健品、環保、高科技、房地產等多個領域;從受害群體看,幾乎遍及社會各個層面,其中以下崗職工、離退休人員和中老年女性居多。

  形式多樣、手段不斷翻新

  犯罪分子編制各種名目,以高額回報、共同致富為誘餌、騙取群眾資金,其手法多樣,不斷翻新。有的是以投資聯營為名,采取產權轉讓後再返租手段進行非法集資的;有的是以投資綠色環保項目或者開發高科技項目為名進行非法集資的;有的以公司即將在境外上市為名,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核准擅自發行股票;有的是公司、公司股東擅自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轉讓股權的;有的是中介機構非法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的等等手段形式。

  多以合法身份為掩護

  此類犯罪分子善於鑽營法律法規和經濟管理活動的漏洞,犯罪的預謀性強,作案手法越來越狡詐、非法活動的性質越來越難以識別。為給犯罪活動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辦理完備的工商執照、稅務登記等手續,以貌似合法的經營活動掩蓋其非法目的。一些公司采取在豪華寫字樓租賃辦公地點,聘請名人做廣告、辦理公證、投保等方法,騙取群眾的信任。不法分子為吸引更多的群眾,編制各種名目,往往以高額回報為誘餌來誘惑和煸動群眾騙取資金。有的甚至采取在本地成立合法公司,在我省均無犯罪,而在省外卻實施吸存、集資、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來逃避打擊。

  犯罪職業化

  此類犯罪的主要涉案成員多為有過非法集資、傳銷等違法犯罪的前科劣跡人員,從預謀犯罪到設立公司、招募人員到具體逐步實施犯罪,都是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涉案公司、企業內部都有著嚴密的組織分工,首犯大多隱藏在幕後操縱,犯罪各個環節采取單線聯系,一個環節事發主要涉案人員即四處逃竄。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地方逐漸出現專職從事資金籌集的『金融掮客』,一些涉案公司和企業能夠在短時間內募集資金,都是由這些人具體策劃實施,為犯罪活動提供專業技術支持,並從中謀取暴利。

  社會危害嚴重

  這類犯罪在實施犯罪過程中,就是用後期收取的資金支付前期投資人的本金、高額回報及提成費用,直至案件發生時,部分或大部分涉案資金已消耗於實施犯罪活動的各個環節和大肆揮霍中,形成嚴重的虧空。查處中,能追回的損失相對極少,給受害群眾經濟和精神上造成的損害嚴重。在心理盲目無助的情況下,受害群眾情緒不穩,極易受他人煽動。

  編後:

  在這類涉眾型經濟犯罪中,犯罪分子往往許諾在短期內就可以獲得近百分之百的利潤或者投資回報,什麼企業或者公司效益可以達到這種利潤?達到這種利潤或者效益的公司企業是否還需要吸收個人手裡的萬把塊錢來維持運作?不法份子編織的美麗謊言其實只要冷靜分析就可以戳穿,真是什麼國家立項的、政府擔保的、審批手續完備的、低風險高額回報的、高科技前景廣闊的、能在境外上市的,金融機構會不給這樣的企業公司投資而去募集閑散資金做賠錢的買賣?沒有白得的午餐,天上不會憑空掉餡餅,在巨大的利潤的面前往往就是一個明顯的投資陷阱。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