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4日訊 哈爾濱市環保部門最新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環境質量報告顯示,上半年,哈爾濱市河流污染有所改善,水質達標河流同比增加2條。由於降水少及浮塵天『惹禍』,空氣質量有所下降,市民享受的『好天』減少了4天。
上半年監測顯示,14條松花江主要一級支流中,有9條支流水質達到規劃功能標准,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條。另外,隨著呼蘭河水質的好轉,劣V類水質支流由去年同期的4條減少為3條。
上半年,市區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均值為0.112毫克/立方米,同比有所上昇,並超過了國家二級標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標均達標,且同比下降。市民享受的空氣質量達到和好於二級的『好天』數共158天,同比去年減少了4天。專家分析,上半年空氣質量出現下降,主要是由於今年入冬哈爾濱市以來持續乾旱,一月、二月降水幾乎為零,導致降水淨化空氣和抑制揚塵作用減小。另外,今年5月下旬,受蒙古氣旋影響,哈爾濱市出現兩天浮塵天氣,導致空氣嚴重污染。數據顯示,上半年哈爾濱市只有松北商大、平房監測點的可吸入顆粒物達標,其餘監測點均超標,各監測點按空氣污染由高到低排列為:道外宏偉路、香坊通鄉廣場、南崗學府路、道外承德廣場、香坊和平橋、道裡建國街、平房、松北。
噪聲環境監測顯示,上半年哈爾濱市市區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55.7分貝,與去年相比略有改善。哈爾濱市各行政區中,噪聲最高的是南崗區,呼蘭區仍是最安靜的區。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