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5日訊 在哈爾濱市香坊區有一條名聲很響的街道——東門街,一提起它,無論是居民、公交司機還是店主,臉上都『寫』著一個愁字。
東門街名聲響是因為它『壞得不能再壞』的路況。23日,記者在東門街上看到,這裡的翻漿路段約有400米長,最深的泥坑可以沒過大半個車輪,過往車輛隨著深淺不一的泥坑左右搖擺,就像是『擺渡』一樣。附近居民劉先生說,2004年7月,東門街一帶開始動遷,東門街上的殘土也越來越多,下水道也被泥土堵塞了。在積水浸泡和過往車輛的碾壓下,東門街變成了雨天大泥塘、晴天土飛揚的『翻漿路』。
由於東門街糟糕的路況,3條公交線路不得已改變了行車路線。家住東門街附近藍盾家園的居民王大爺說,動遷之前,小區附近有26路、69路、112路公交車,車站就設在小區門前。可2007年年底300多戶居民回遷後發現,這幾條公交線路都改道了,最近的公交車站也要走近30分鍾纔能到。
據112車隊一位司機介紹,車隊30臺公交車中有近一半車輛的保險杠在東門街的泥坑中磕壞。車隊調度林師傅對記者說:『由於東門街路況差,造成公交車經常出現故障,不得已只好更改行車路線,從通天街繞行。這樣增加了車行時間不說,還影響了上客率。』26路和69路公交車也因此改變了行車路線。
由於路況不好,東門街兩側飯店的生意也受到了影響。東門街邊老街狗肉館的老板方先生說,自己的飯店是親戚朋友湊錢開起來的,由於門前路況不好,雨天時一個顧客都沒有,目前連『黃』都『黃』不起,只能硬挺。
據通天街街道辦事處一位負責人介紹,辦事處已將此事反映給相關部門,不久之後就會有一個說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