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冬奧村小區怪事:一樓住宅改兩層商服沒人管
2008-07-27 08:32:2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章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7日訊 連日來,記者接連接到市民投訴,反映位於哈爾濱市國際會展新城的冬奧村小區一層住宅被開發商私自改動,有可能威脅到整棟樓體的安全。居民在電話中說,開發商黑龍江鑫光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私自將一樓住宅進行改建,將一樓牆體破壞後接出一層樓板,一層變為兩層,使整棟樓的承受力、抗震等級下降,直接影響兩棟樓的壽命和住宅安全。

  為了核實情況,記者於8日下午來到冬奧村,看到5號樓共20層、6號樓18層,每棟樓一層有8套住房,其中改建6套,共改建12套,每套面積平均在130平方米左右,12套加起來總面積有1500多平方米。在現場,記者看到一樓、二樓之間搭有樓板,儼然是兩層樓,如果不是業主介紹,記者根本看不出一樓原來的模樣。從外立面、窗框顏色等看,與整棟樓風格很統一,一樓很像是統一規劃設計的商服。部分一樓開辦了藥店、蛋糕房、裝飾公司等商服。

  小區幾位業主告訴記者,2007年1月,冬奧村5號樓、6號樓兩棟樓交付使用。據一位目睹一樓住宅私改成二層商服整個施工過程的業主張先生介紹,他於去年10月份入住冬奧村,12月時,他發現一樓的12套住宅開始施工裝修,砸掉內部牆體,砸得室內幾個梁、柱露出裡面的鋼筋。施工者還在每套房子,沿牆四周砸掉十多厘米牆體,在另一套房子的同一高度再砸,導致一面牆體兩側同一高度同時受力、同時被砸去十多厘米,這樣一改,再厚的牆承受力也會受到影響。然後在被砸處再搭建出一層樓板,人為改建成兩層樓。為增加二樓面積,將客廳通向陽臺的位置也搭成樓板,鋪上地板或地轉。在原來一樓陽臺處扒門,一樓就被改造成為商服。

  在開發商對一樓住宅進行改建時,幾名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業主紛紛向市長熱線、市房產監察大隊舉報。隨後,改建現場被南崗區房產監察中隊貼上封條,但不久,封條被揭,改建繼續,20多天後全部改建完成。

  據冬奧村小區業主劉大爺介紹,現在,冬奧村的一樓住宅前後都開了門,原本封閉的小區成了開放式。一些商服有的已經營業,有的還准備開旅店,但因為居民的反對,盡管已經裝修成旅店的風格,但一直沒營業。

  業戶王先生氣憤地說,自己原來住在宣化街,樓下商服、修車聲吵鬧得很,所以在到這裡選購住房時,特意問售樓員小區封閉問題,在得到『一樓是純住宅,小區全封閉』的明確答復後纔下決心在這裡花70多萬元買了使用面積127平方米的住房。沒想到,如今一樓還是成了商服。


 

  為了證實一樓住房的使用性質,記者以購房者身份隨業戶張先生一起來到冬奧村售樓處,一位姓楊的售樓先生明確告訴記者,已經售出的5號樓、6號樓的一樓是住宅。

  據劉大爺介紹,一樓改為商服後,閑雜人等隨意出入,影響了業主的居住環境和居住安全。前不久,一位居住在13層樓的住戶放在樓道中的一輛可折疊的自行車被盜,無人對此負責。

  業主李先生等幾位業主說,之所以改建後時隔數月他們纔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是因為剛剛發生的汶川大地震的慘痛教訓讓大家瞬間覺醒,業主們纔開始聯合起來商議此事。他們認為,冬奧村小區整棟樓層高18層以上,一樓卻遭到整體性破壞、改建,對整棟樓的安全性肯定有影響。眼下,小區居民正相互傳閱7月21日《新晚報》報道的《裝修不當房子『懼』震》等文章,了解房屋裝修對房屋抗震性的影響,以增加抗震知識。

  開發商、物業和一樓業主,全都不承認有改建行為

  據業主們反映,針對樓體存在安全隱患問題,他們曾聯合起來多次找到開發商、物業,希望協商解決。面對業主們的質詢,開發商、物業、一樓業主三方均不承認有改建行為。23日下午,記者隨幾位業主一起走訪開發商、物業,進一步調查情況。

  據幾位業主介紹,五月下旬,一些業主代表找到冬奧村物業公司,就小區物業管理、私改亂建等問題提出質疑,希望物業公司能給個說法。業主們告訴記者,他們曾多次與物業協商,但物業公司負責人始終這樣答復業主:這是開發商的行為,與物業無關。

  據幾位業主介紹,7月份,在業主代表的不斷要求下,開發商黑龍江鑫光源開發有限公司一位姓宋的副總與業主代表見面。開發商告訴業主,房屋改建是業主自己的行為,與開發商無關。如果要商談,只要不談一樓改建問題,其它都好商量。

  一些業主說,如今開發商給小區鋪設綠化、修小區入口處大門,但修修停停,還常打來電話暗示:『只要放棄追究一樓改建房屋,就給建下去。』但因為事關居民生命安危,居民始終沒有放棄追究一樓改建行為的努力。

  23日下午,記者隨同3位業主來到開發商所在辦公室,找到宋副經理,再次希望開發商解決改建一樓復式住宅的問題,宋副經理簡單、堅決地答復業主:『不是開發商乾的,是業主自己行為。』

  記者隨後與業主一起來到物業公司,一位姓張的經理告訴業主:是開發商改建的一樓。對於開發商的否認,張經理表示『那不知道了。』當業主們提出『物業公司應該承擔監管責任,制止一樓亂改建』時,張經理說:『物業只能監不能管,因為沒有執法權。』

  開發商、物業不承認自己有改建行為,那麼難道是一樓業主的行為嗎?24日下午,記者以購房者身份與一位一樓改建後准備出售住宅的姜先生聯系,他肯定地說,自己所購一樓復式住房為住宅,已經辦理住宅產權證明。當記者問:『是誰改建的?能保證安全嗎?』的問題時,姜先生肯定地說:『是開發商統一改建的,能保證安全。』隨後,姜先生說,自己在冬奧村購買這套復式住宅本是為了讓父母來住,但其它一樓業主把房子都改建成了商服,他也只好把內部改了,但現在准備賣掉這套房子。

  開發商、物業、一樓業主的答復,引起其他業主普遍不滿。業主孫先生指著樓下統一裝修風格的一樓住房告訴記者:統一的臺階、扶手、房沿,連鋪設的布道板也一樣,門、窗尺寸一樣,樓外與整座樓外立面風格全部一致。這樣的裝修風格都能證明是開發商在統一施工。據一些業戶介紹,當時改建是同一時間開工,同一時間完工的,在施工時,很多人都看到是奔馳集團下屬的施工單位在裝修,這家施工單位正是冬奧村的建築商,因此不可能是業戶個人行為。如果是業戶自己施工,物業也不可能同意。

  據此,冬奧村眾多業主們認為,方方面面的跡象表明,這是開發商有組織、有計劃、統一標准的改建。據幾位業主代表介紹,現在,開發商、物業公司、一樓業主都承認:『拿不出政府部門允許改建一樓的批件』。

  房產監察出現場不進屋不問話,如此執法讓業主生疑

  面對開發商、物業均不承認有改建的行為,業主們決定求助政府出面解決問題,進行監管。但沒想到,結果竟然出人意料。

  23日,記者與大批業主來到南崗區房產監察中隊,最後,只有業主張先生、李先生和記者三人反映情況,監察中隊劉隊長熱情接待了大家,對業主們反映的『冬奧村小區改建中砸到露出鋼筋;砸到陽臺與客廳大梁,並將二樓樓板鋪到陽臺;砸到室內柱子』等情況記錄後,表示要與開發商聯系,並告訴大家下午2時就派人到現場監察,一定會給大家一個答復。

  下午1時30分左右,業主張先生與劉隊長聯系,劉隊長在電話中說:『開發商已經承認「是開發商自己改建的」,不承認不行。現在我已經派一位姓宋的隊長出現場了,現在已經要求開發商提供房屋圖紙。』

  從房產部門口中得知『開發商承認是自己改建』的答復後,下午2時後,滿懷希望的業主們聚在小區樓下等待房產部門出現場,進行下一步是否破壞承重牆等內容的認證。但是,此刻,令人費解的情況出現了。在記者與業主向物業公司了解情況時,物業公司張經理向業主透露,剛纔他看到南崗區房產監察中隊的執法車和著裝的工作人員了,但是只在5號樓的1、2、3單元門口轉了一圈就走了,連屋都沒進。張經理自報家門後,監察中隊的執法人員也沒向他了解情況。他告訴大家,南崗區房產監察中隊一年中來過四次,可每次都不解決問題,也不向物業了解情況,沒啥用,還不如不來。

  業戶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曾多次向南崗區房產監察中隊舉報改建的事情,當改建住宅被貼上封條時,他感到看到了希望。可沒想到,幾天後封條就不知道被誰撕掉了,他再次打電話詢問南崗區房產監察中隊時,一位工作人員答復『擔保房屋改建後沒有任何質量安全問題』。但當他要求監察中隊出示書面證明時,卻遭到拒絕。

  此刻,感覺被愚弄的業主們已經欲哭無淚。他們不明白,大伙兒費盡周折找了一圈,卻被當成了皮球踢來踢去。這樣一個私自違法改建的項目,解決起來咋就這麼難?開發商、物業相互推諉責任,是利益在作怪。可負有監管責任的政府怎麼能視執法為走過場,拿老百姓的生命安危開涮?南崗區房產監察中隊的做法,不禁讓一些業主起疑:莫非這裡面有什麼說道?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