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近水則靈。
呼蘭區黃土山林場,最高『山峰』海拔不到200米,但因位於松花江北岸,隔江可見主城區,而成為哈市市區內最難得的大森林。去年,呼蘭區將黃土山林場及沿江地帶規劃為『松花江森林公園』,獲得國家批准,從而啟動國內城區最大森林公園建設。
黃土山不再土,呼蘭區立新功。
山水優勢組合,100多平方公裡森林公園渾然天成
松花江森林公園主體是黃土山林場。這個林場的施業區縱跨呼蘭區楊林、二八和方臺三個鄉鎮,總面積達30平方公裡。林場位於黃土漫崗上,黃土崗東西綿延30多公裡,黃土山林場因此得名。
黃土山林場擁有豐富的植被資源,樹木達20多種,地被、山野菜、藥材及菌類產品極為豐富,山體逶迤、谷嶺相間,天然與人工相間的森林景觀,是城市最難得的生態屏障和綠色旅游資源。
2007年,松花江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蓄水,最終將形成面積240平方公裡、庫容為17億立方米的人工湖,使黃土山一帶形成濕地及水域面積達70平方公裡。山水一經組合,就形成了哈爾濱市自然山水型生態旅游區。
松花江森林公園位於哈市下游。從水路乘船約1小時行程就可以到達公園,從陸路乘車約1.5小時可以抵達。一次旅游,山陸並進,山水田園,風光無限,消費需求,各得其所。
保持自然資源,森林公園將成為呼蘭經濟建設亮點
松花江有四條支流流經黃土山林場,每年有近20公頃的土地及林地被水流侵蝕。黃土山林場是呼蘭區最大的區屬林業企業,人均年收入僅1000多元,且靠計劃采伐林木維持生存。交通困難、管理艱難,春秋防火、夏秋防洪,黃土山是財富,又是包袱。
2007年,呼蘭區委書記劉士勛提出大膽設想,應該將黃土山規劃成森林公園,進行旅游開發,打造呼蘭新區經濟新亮點,讓這個包袱成為真正的財富。
呼蘭區這一設想得到專家認同,也得到省市及國家林業部門的大力支持。這是因為,公園規劃一旦通過立項,黃土山流域將進行大規模整治,一草一木都不允許隨意采伐,其自然生態環境將獲得極大改善,將使哈市主城區建立更牢固的生態屏障。公園一但建成,將成為全國市區內最大山水型生態旅游區,除吸引哈市大量游客外,還將吸引省內外及國內外各級客源,可進一步帶動呼蘭區沿江五鄉鎮經濟騰飛,並使之成為呼蘭區繼經濟開發區、農牧業之後又一支柱產業。
呼蘭區一方面申請立項『松花江森林公園』,一方面對『公園』著手建設。2007年以來,新建『公園』公路4條,總長度達30多公裡,特別是沿江公路建設,貫穿5鄉鎮,不但改善原有交通環境,更為即將展開的大規模公園建設打通了交通瓶頸。
森林、濕地、水域,森林公園一幅畫卷待舒展
黃土山東部秀山奇谷、森林茂密,遠觀近游,皆是美景。西部丘谷縱橫,由於水土流失的作用,沿江地段形成大面積細柔河灘沙地,是沙灘療養的必備資源。
大頂子山航電工程建成後,庫區將成為第二松花湖。松花江森林公園的水面將與江水連成一片,煙波浩渺中可以眺望大壩及大頂子山。
公園東部為漂河濕地,這是國內城市中面積最大的濕地群,鋪天蓋地的蘆葦和蒲草,展翅飛翔的水鳥,將使生態環保觀光教育更加生動。
松花江森林公園山水濕地相間,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觀賞采摘興趣不減。
如果你喜歡遼闊,就乘船於江上。如果你喜歡悠靜,就深入大森林。如果你喜歡陽光,就醉臥於沙灘上。如果你喜歡野趣,就徜徉在濕地裡。如果你喜歡鄉村風味,就走進農家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