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高溫下防暑難 農民工工地上"桑拿"工棚裡"蒸發"
2008-07-28 10:06:2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高龍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8日訊 哈爾濱市26日、27日氣溫高達33、34攝氏度,記者深入農民工工地、宿捨、食堂等場所,調查農民工的勞動和生活狀況,發現五六家工地上的農民工,白天在高溫下『桑拿』作業,晚上在悶熱的工棚裡『蒸發』長夜。高溫下如何防暑?中暑後采取什麼措施實施搶救?記者問了30多名農民工,他們都只是搖搖頭。農民工防暑問題亟待解決。

  鏡頭一 高層作業皮膚被玻璃烤出水泡

  26日11時30分,珠江路一高層建築上。

  農民工小黃和三四名同事正在清理高層建築玻璃外牆上的污垢,高溫天氣下揮汗如雨,小黃的衣服沒有一塊是乾的,腰間掛著的水壺也沒有一滴水了。小黃不停地叨咕:『終於要完工了,玻璃烤得人太難受了。』

  12時許,小黃他們終於把這個高層建築的一面玻璃牆體擦完了,小黃身上厚厚的安全帶也被汗水浸透了。他告訴記者:『二十多層樓,上去就不能下了。上去以前,我們不能喝太多的水,在上面沒法上廁所。把帶上來的水喝光了,口渴也只能忍著。』記者看見,小黃身上裸露出來的皮膚,都是一片片水泡。小黃說,這些水泡都是被玻璃牆烤的,下來後,水泡疼得難熬。

  鏡頭二 汗透衣衫身上生瘡難好

  26日18時,前進路與康安路交口附近一家工地工棚裡。

  農民工小馮說,這幾天熱得受不了,一天下來,全身都是汗,最難受的是汗水順著皮膚往下流,有的地方生瘡了,用清水衝洗後,第二天又讓汗水浸透了,所以總也『好不了』。


 

  鏡頭三 沒窗戶工棚成『蒸籠』

  27日13時,學府三道街學府花園附近一家工地。

  七八個臨時搭建的工棚,幾棟沒被拆掉的破房子,成了農民工的住所,工地上的農民工分屬幾個建築公司。正在打掃工棚的小夏對記者說:『這個臨時工棚裡,安放了十幾張上下鋪,也就有10多平方米。這裡沒有電風扇,也沒有掛蚊帳。晚上,下工吃完飯,熱得到凌晨纔能睡,早上四五點鍾又得起來了。工棚被暴曬了一天,一進去就像洗桑拿。乾了一天活兒本來很累,但沒人願意進去睡覺。有不少工友沒辦法拿了涼席到路邊和樓上去睡,挺危險。』

  記者又來到一個作為農民工臨時住所的破房子裡看到,房子沒有門窗,農民工的床都是用建築樓房用的腳手架和木板搭建的,床的周圍用塑料布圍起來。農民工小趙說:『晚上蚊子「嗡嗡」的,咬得全身都是包。』在用木板和磚塊搭建的飯桌旁,不足兩米處就是廁所。記者在臨時搭建的廚房裡看到,蔬菜、食物和水也沒有防蠅措施,蒼蠅在菜上飛舞。

  鏡頭四 土法防暑:濕毛巾包頭

  27日10時30分,白家堡旁邊的一個空場上。

  幾名電焊工正在緊張地焊接防護網。正在切割鋼材的小王身穿迷彩服,全身被汗水浸濕,一條濕毛巾包著他的頭。小王說,他們必須穿長褲,防止切割鋼材噴出的火花燙著腿。離小王不遠,正在焊接防護網的小趙說:『一天五六十元,愛乾不乾,沒有特殊工種費。』當記者詢問小趙是否有防暑和降溫措施時,小趙說:『沒有什麼防暑宣傳,也談不上降溫措施。天太熱了,容易眩暈,我們只能把毛巾弄濕,把頭包起來,不這樣會出事。』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