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8日訊 齊齊哈爾市把解決低收入困難家庭住房作為今年的『天字號』工程。7月5日,開工僅35天的齊市首棟棚戶區回遷安居房新合家園63號樓完成主體工程,正式封頂。這棟6層樓可為棚戶區居民提供105套回遷安置房。市長劉剛在施工現場向承建商頒發2萬元獎金。目前,齊市棚戶區回遷安居房已開工94棟,約47萬平方米,其中3棟已經封頂。
動手早,進展快是齊市棚戶區改造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工程的特點。
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齊市棚戶區較多,歷史欠賬嚴重。從2001年開始,齊市推行『政府主導結合市場運作,安居工程與住宅開發互動』的棚戶區改造新路。七年共拆遷棚戶區359個地塊、350萬平方米,新建了58個住宅小區,54萬戶、17.3萬人告別了棚戶區。但目前齊市城區仍有棚戶區681.2萬平方米,涉及11.3萬戶、33.7萬人。
從今年年初開始,齊市市委市政府就開始運籌棚戶區改造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工程,並將其作為今年的『天字號工程』。市領導多次實地踏查棚戶區分布地段,並派人到長春、鞍山等地學習城市棚戶區改造先進經驗。
5月6日,齊市正式啟動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計劃用3~4年的時間基本完成齊市681.2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今年計劃改造150萬平方米,市區建設回遷安置房120萬平方米。6月初,齊市回遷安居房小區建設相繼開工。
齊市棚戶區改造回遷安居房建設堅持高標准。建築節能達到國家規定,公共基礎設施完善,軟硬件覆蓋率、工程質量合格率為100%,戶型以40、50、60平方米為主,社區居委會、配套的社區診所、商場、農貿市場、托老所、幼兒園等同步建設。通過棚戶區改造,建設一批生態、節能、集約用地型回遷安置住宅小區。
齊齊哈爾市棚戶區改造將與安居工程、廉租房建設相結合,降低改造成本,統籌使用土地,保護棚戶區居民利益,減輕拆遷阻力,保證回遷居民住上放心房、滿意房。同時還將充分利用土地、規劃、財稅等政策,調動具備資質的開發建築企業,積極參與棚戶區改造;在房屋拆遷中實行『拆一還一』,采取實物安置與貨幣補償兩種方式,對被拆遷戶合理補償安置。通過棚戶區改造,建設一批生態、節能、集約用地型回遷安置住宅小區。
為鼓勵開發建築企業積極參與棚戶區改造,棚戶區改造安置房住宅和廉租住房建設用地實行行政劃撥,其中的商服用地實行有償出讓。安置房、廉租房建設項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全免。棚戶區改造涉及的道路、給水、排水、供電、供熱、燃氣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列入當年建設計劃,優先組織實施。棚戶區改造實施聯席會議,聯合辦公。實行『一站式』、『一條龍』集約化審批服務。同時,棚戶區改造還與再就業工程相結合,在回遷安置小區規劃建設與社區需求相適應的農貿市場,為下崗職工提供再就業崗位,市場經營性收入的60%補充小區物業管理費用。
全市統一確定棚改實施方案、改造規劃,統一制定棚改拆遷安置政策、設計標准,統一組織工程建設招投標,統一調度棚改資金,統一安排配套工程建設,確保年底按期完工。改造工作從沿江、沿湖、沿道棚戶區開始,梯次進行改造。結合城市總體規劃,高標准、高起點制定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