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8日訊 生活報7月21日以《『一湖三島』:野餐『後遺癥』糟蹋好風景》為題報道了哈爾濱市松北區市民廣場前『一湖三島』景區遭遇不文明野餐的侵擾。7月26日,記者再訪『一湖三島』,發現很多市民已經能夠自備垃圾袋,離開時將身旁垃圾收拾走。然而在走訪『一湖三島』西側的前進灘時,記者卻發現這裡地面隨處可見垃圾,而在一些市民野餐離開後,其野餐地點也留下了很多垃圾。
垃圾袋堆在臺階上
26日下午,記者再次驅車來到哈爾濱市松北區堤頂路,發現沿路兩側停滿了機動車輛,數量較上周明顯增加。
當天正值35度的酷暑溫度。堤頂路下樹林中和水邊到處都是消暑休閑的人。記者驅車越過『一湖三島』路段,抵達世茂濱江新城路段時,發現路邊有零星的垃圾,有的散扔在堤頂路旁,有的被裝進了塑料袋堆放在臺階下。記者注意到,在世茂濱江新城兩側各有一個通向江邊的臺階,在這兩個臺階上都可以看到裝著垃圾的塑料袋。
前進灘垃圾隨處可見
在『一湖三島』向西大約2公裡處、哈爾濱市政府與世茂濱江新城中間有一片空地,這是預留出來的未來西三環跨江橋的位置,被稱作前進灘。灘涂上栽滿了喜水的柳樹,已經成為茂密的小樹林。如今,這裡也已成為市民野餐的好地方。
26日下午,記者來到正對著世茂濱江新城的前進灘時,發現這裡的景象與『一湖三島』的景象截然不同,在堤頂路下的地上到處飄蕩著垃圾,塑料袋、食品包裝袋、紙巾、罐頭盒、煙盒、一次性餐盒餐具……而記者沿著柳樹林中的羊腸小道走向江邊,在樹林中的地面也能不時地發現紙巾、塑料袋、包裝盒等垃圾,看上去已經扔了一段時間了,上面蒙著一層厚厚的灰塵。
記者來到江邊,發現這裡是茂密的草叢,裡面有人在野餐,在野餐地點的周圍,也能夠發現零星的垃圾。
陽明灘島垃圾遍地
野餐後垃圾隨手丟棄

草叢中到處是有人隨手丟棄的垃圾

草叢中的垃圾於美麗的景色形成鮮明反差
在前進灘的東側,與陽明灘島隔江相望,由於水面開闊,還有沙灘,所以這裡聚集了大量的野餐市民。
只見野餐市民一家挨一家,他們多數是把車直接開下堤頂路,停靠在江邊的草叢旁,然後就地鋪開塑料布,擺上啤酒、熟食,或在旁邊架上燒烤箱子燒烤,地上隨處可見沾滿油污的廢紙、瓶蓋、餐盒、餐具及各種食品的包裝袋,甚至在江邊還能發現啤酒瓶碎片。
市民李先生剛剛在水中游泳上岸,就不慎踩到了破啤酒瓶子上,割傷了腳。由於沒有帶創可貼,李先生只好用清水洗淨傷口,然後用塑料袋包紮了一下。據李先生介紹,這裡並沒有人管,很多來野餐的人都很隨意地將垃圾扔在地上,很少有人把垃圾收拾好裝袋,更不要提帶走了。
將近19時,當記者從江邊回到堤頂路下時,樹林中已經有幾家人離開了,記者發現,樹林中的地面上到處是廢紙、塑料袋、包裝紙、餐具等垃圾,很明顯這些人並沒有將這裡的垃圾清理就離開了。
野餐後應主動清垃圾
在前進灘野餐的哈爾濱市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國外生活過一段時間,經常和朋友去野餐,但是每當離開時他們都要仔細認真地把自己玩過的地方清理乾淨,這樣纔能讓更多的人來享受這種環境。他很擔懮,有保潔員在的『一湖三島』就能夠讓人有這種意識,為什麼在鄰近的前進灘就很少有人能做到,這是為什麼呢?不論什麼人,都應該好好考慮一下自己的形象了。『來這裡野餐的人都是開車來的,都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為什麼不能注意保護環境衛生呢?尤其是那些白色污染,太影響哈爾濱人的形象了!』
隨後,記者在『一湖三島』見到了市民於先生一家人,他們選在樹林裡『紮營』,此次郊游還自帶了垃圾袋。記者注意到,在於先生一家附近的十餘處野餐點,都有垃圾袋或是大編織袋,裡面已經裝了部分垃圾,地面上並沒有垃圾。在水邊,很多市民也都自備了垃圾袋,沙灘上幾乎不見垃圾。
於先生表示,解決野餐『後遺癥』是要讓市民養成愛護環境的意識,隨手把垃圾裝進袋只不過是舉手之勞,大人首先要帶好頭,小孩也就不亂扔垃圾了。如果來此郊游的市民都能做到愛護環境,在彼此的影響下,那些愛犯野餐『後遺癥』的市民也就會有所收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