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真誠執著為民服務 『陽光片警』譚勇
2008-07-29 15:44:0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高學德 狄婕 文天心 吳樹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譚勇在幫扶的馬大爺家。『八一』快到了,馬大爺的孫子將自己的畫送給譚叔叔。

  東北網7月29日訊 擔任責任區民警幾年時間裡,他自掏工資2萬元和籌集社會各界資金30萬元,在轄區建了『愛民路』、『親民燈』,發明了消防防火牌,轄區食雜店、理發鋪、餐飲店老板爭當鄰裡守望報警點的負責人……

  『翻漿路』成『愛民路』

  2004年7月,指揮學校剛剛畢業的譚勇被分到同江市繁榮邊防派出所五委接任責任區民警。

  轄區有一條貫穿南北、每逢下雨就寸步難行的『翻漿路』。一天晚間,轄區一位婦女出去接孩子,因路面坎坷泥濘摔在地上造成重傷,譚勇為這條『鬧心路』當晚徹夜未眠。那天以後,譚勇經常拿著照相機對路面拍攝,收集『翻漿路』的相關數據,擬定施工方案,奔走在市裡各個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譚勇的舉動,引起了當地一些部門的支持,為了籌集修路用的砂石與磚等材料,譚勇三番五次地到附近效益好的砂石場和磚廠『化緣』。經過不懈的努力,價值20萬元的施工物資到位了。不久,『愛民路』掛牌了,這條閑置好幾年的『泥漿路』改頭換面。

  由於地形復雜、夜間行人較少,譚勇的轄區——雙明巷發生了一起綁架學生的案件。案發後,譚勇很上火。他琢磨著在巷子裡安路燈。他先摸索著設計路燈樣式圖紙,找廠家幫著研制路燈專用水泥杆。為了工程的啟動,譚勇從自己的工資卡上取出了僅有的3000元。

  一位市領導目睹了他的舉動,被他這種為民服務的真誠和執著感動,協調了有關部門,對譚勇給予支持。責任區三條『黑路』的15盞『愛民路燈』亮起來了,受益群眾親切地稱譚勇為『陽光片警』。

  『譚勇工作法』效果佳

  社區好與壞,治安是關鍵。譚勇依托群防力量抓防范。

  轄區上班族居多,他就推出了『群眾外出我巡防;群眾休息我上崗』的『錯時工作制』,每天在責任區工作5個小時以上。他把轄區常住人口、人戶分離人口、重點人口、流動人口和境外居留人員全部納入管理范圍,根據不同對象,摸索出以『景物熟悉』、『比較熟悉』、『家族熟悉』、『街道熟悉』、『見面熟悉』等為主要內容的『譚勇工作法』,做到了『見人知名、認門知情』,成了群眾『天天見的老熟人』。

  外來人口劉某整日游手好閑,經常打架斗毆,譚勇主動與他結成了『一對一』幫扶對子,經常與其談心,幫助他改邪歸正,譚勇在一家裝璜公司為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劉某轉眼成了轄區治安聯防隊的骨乾。

  譚勇包片以來,五委轄區的可防性案件發案率同比下降了84%,轄區治安狀況全市最好。

  譚勇發明了一套獨特的防火牌。每到防火期,風力達到五級風以上時,譚勇通知每條街道的第一戶居民,由他們依次往下戶居民家傳遞,20分鍾後,譚勇在每條街道的最後一戶居民家就看到了防火牌,意味著防火宣傳已經完成。這種方法簡便實用,受到了消防部門和社區群眾的多方歡迎。

  『夫唱婦隨』服務群眾

  一對相處6年的戀人因為出國的事情發生糾紛,譚勇無法化解兩人矛盾,搬來『救兵』——自己的未婚妻徐巍,同江市公安局治安大隊的內勤民警。於是,『夫唱婦隨』地去調解,兩人分頭做男女雙方的思想工作,最終將雙方的矛盾如願化解。

  讓未婚妻到轄區協助自己開展工作讓譚勇嘗到了甜頭,本來,譚勇就在別人下班後去走訪群眾,此後,他就讓未婚妻下班後趕到社區,兩人一道去居民家走訪。

  譚勇和徐巍結婚購房時,沒有選擇市中心黃金地段的商品房,而是把新房選在自己工作的社區裡,融入到居民生活中,全天候零距離地為群眾服務。結婚大喜之日,譚勇轄區的60多位居民自發趕到酒店,用對聯、氣球、彩帶和嗩吶為譚勇賀喜。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