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細數冰城百年文化遺存 道外區老街老巷玩得開心
2008-07-30 10:14:33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譚立順 劉潤澤 陳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30日訊 沿著『沿江路』(友誼路、大新街、北新街、東北新街)自西向東走來,我們發現,哈爾濱城區陸上景觀,除了一處處別具特色的建築讓人欣喜外,那些古老的電影院、百年老鋪、獨具特色的地方小吃、充滿濃郁地方特色的街巷,更是讓我們流連忘返。

  去老電影院聽地方戲

  地點:景陽街靖宇街路口

  看點:『粉色』二人轉

  在大新街與景陽街路口南側百餘米,有一幢三層歐式建築,原名新聞電影院,但現在已經不放電影了,專門上演二人轉,因此改名叫哈爾濱地方戲院。生意火得不得了,每天晚上22時左右,戲院兩側都停滿了車。

  據悉,新聞電影院是1929年7月21日建成的,建成之初就既放電影又演戲,所以叫中央大戲院,也被稱為平安茶園。後來又幾易其名。餘先生經常到這裡看二人轉,據其介紹,這裡上演的二人轉既不是葷段子多、有色情成分的『黃色二人轉』,也不是趙本山及其弟子們的『綠色二人轉』,而是介於『黃色』和『綠色』之間的『粉色』二人轉,不那麼庸俗,但有點兒『髒口』,原汁原味,更接近二人轉的『原生態』。

  看巴洛克建築群

  地點:靖宇頭道街至七道街

  看點:游玩、拍電影的好地方

  走過新聞電影院,再沿著靖宇街東行,就來到了迄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哈爾濱最早的商業街區,其前身是松花江畔一個名叫傅家甸的村莊。1898年,隨著沙俄修建中東鐵路,大批闖關東的農民聚居於此,使這裡熱鬧起來。

  百年老街靖宇街的兩側是成片的中華巴洛克建築,陳舊的顏色、斑駁的立面,讓人感受著一個城市的滄桑。這種建築的臨街立面是典型的巴洛克建築風格,而立面背後空間卻是典型的中國四合院建築。在南二道街與南三道街的中華巴洛克改造工程現場,施工單位負責土建的老蘇笑著說,再有一段時間就要完工了,等全建好了,將來可是拍電影的好地方,也是游玩的好地方。

  訪曾經輝煌的老商號

  地點:靖宇三道街至七道街

  看點:老鼎豐、同記、世一堂

  長長的靖宇街上,兩側商家一個挨一個,其中不少都是老字號。先到老鼎豐吃冰糕、點心,然後逛逛同記商場,再瞧瞧百年藥房世一堂,它們可都曾經輝煌一時。

  從1911年開業起,老鼎豐就一直開在現在的靖宇三道街,當時稱老鼎豐南味貨棧,一面賣南味乾鮮食品,一面自制自銷南味點心,可謂生意興隆。從開業起,老鼎豐就是前店後廠。

  在靖宇四道街有一座龐大的建築,這就是同記商場,其創始人武百祥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他隨舅父闖關東來到東北,開始走街串巷做小本生意,後擺攤當小販、開雜貨鋪,1907年開始經營百貨,商號叫同記,一直穩坐當時哈爾濱商界的頭把交椅。

  世一堂創建於1903年,早在中華民國年間就與北京同仁堂齊名,在藥界素有『裡有同仁,外有世一』之美稱。其產品在1915年曾代表國貨精品參加首屆『國際巴拿馬博覽會』,並獲金獎。

  聞胡同小吃讓人流口水

  地點:靖宇街兩側

  看點:火勺、乾腸、大骨棒……

  逛了中華巴洛克街區,到老商號購物,接下來該吃午飯了。在道外吃什麼可是一件犯愁的事兒,極具特色的道外小吃太多了,能讓你挑花了眼。

  宋興文幾乎嘗遍冰城美味,他認為小吃藏於深巷不好找,於是鼓搗出一張『哈爾濱美食地圖』,挨家挨戶幫你找美食。

  北頭道街有家春香雞館,清燉雞湯是最出名的;二道街北邊『張包鋪』的招牌是排骨餡包子;三道街就太有說道了,有大大小小幾十家小吃:北三酒館的乾腸、小肚、金絲卷,『老邵家』的豬腦,昇平餛飩家的火勺;四道街松光電影院旁的大骨棒和老太太燒烤;四道街還有一家清真牛肉水餃……


 

  尋哈埠史上最大的『館子』

  地點:靖宇十六道街

  看點:盛極一時的中西式飯店

  在老道外流傳著一句順口溜:『新世界吃個飽,大舞臺叫個好』,指的就是這個新世界大飯店。站在靖宇十六道街的路口,一座巴洛克式的折中主義建築呈現在眼前,現在是哈市第四醫院住院處,當年它可是哈爾濱最大的『館子』。

  新世界飯店於1920年8月1日建成,1922年出版的《哈爾濱指南》上有一則廣告可見其當年的興盛:本公司在傅家店自置地基建築三層樓房一座,周轉計四百餘間,二層樓專設華洋飯店,聘請中外廚師,俱屬烹飪中之巨擘,中西堂役應酬極其周到。三層樓中特備西式旅社。院內設有花園、噴水魚池,並築有屋頂花園,兼附設臺球及活動電影、自動汽車以供游覽。

  覓商廈一角的蕭紅故址

  地點:靖宇十六道街

  看點:重溫一代纔女蕭紅的故事

  當年,與新世界飯店一街之隔的東興順旅館,是1932年蕭紅居住的地方,她還險些因為付不起房租而被賣到百米外的妓院。如今,旅館已變成瑪克威商廈,前廳2樓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居室成為蕭紅紀念陳列室。

  1931年秋末冬初,蕭紅被未婚夫騙至東興順旅館同居,後來被遺棄在旅館裡。當時做記者的蕭軍來到旅館探望蕭紅,兩人一見鍾情。

  探『百年設治』哈爾濱關道

  地點:北環十八道街至十九道街

  看點:清王朝設的級別頗高的道臺

  哈爾濱的歷史可以概括為千年文脈、百年設治,百年設治指的是1905年設立的哈爾濱關道。哈爾濱從一個漁村發展成現代大都市,始於一百多年前中東鐵路的興建,而當時的道裡、南崗成為沙俄的租借地,只有傅家甸和四家子即現在的道外區幸免沙俄染指。為了維護主權,清王朝於是在這裡設立了一個級別頗高的道臺府衙——哈爾濱關道。

  如今,復建的道臺府佔地28000平方米,按古式建築布局,呈對稱式,同時遵循封建禮儀,左文右武,前衙後寢,中軸線上由外至內依次為照壁、大門、儀門、大堂、二堂、宅門、三堂,東側線上由北至南有衙神廟、書房、廚房、戈什房、雜項人房。西側線上有冰窖、督捕廳、洪善驛、會華官廳、會洋官廳。

  逛百年龍王廟、武聖廟

  地點:北十九道街、南十八道街

  看點:具有較高考古價值

  離哈爾濱關道不遠處的江邊,有一個建築,這就是具有百年歷史的龍王廟。如今的龍王廟即將建為龍王廟遺址公園。

  老哈埠曾經有八大廟,而如今僅剩下龍王廟和武聖廟。據悉,龍王廟始建於1906年,佔地面積約400多平方米。史料記載,1910年,龍王廟改道觀為佛寺,取名鎮江寺。武聖廟位於南十八道街,是一座始建於1919年的道教古剎,廟內地道遍布,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據哈爾濱道教協會會長陳萬?道長透露,武聖廟將於明年重建。

  走松浦大橋,這裡將成為新地標

  地點:南起南勛街,北至永勝路

  看點:我國高寒地區最大橋梁

  道外二十道街正在興建的松浦大橋預計到2010年底全線竣工,路線全長3.5公裡,主橋采用半漂浮雙索面獨塔斜拉橋結構體系,橋面為雙向8車道,該橋按主跨跨徑在我國大跨度獨塔斜拉橋中排在第八位,是我國北方高寒地區建設的最大規模橋梁。橋梁建成後,160米高的鑽石形塔柱將成為哈爾濱市新的標志性建築。

  松浦大橋還將在江中灘島增設螺旋形連接樓梯,方便兩岸居民步行過江和游覽。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