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1日訊 暑假期間,許多留校大學生開始尋找家教和其他兼職工作,一些不法中介和商家趁機動起了『歪腦筋』。專家提醒假期打工的大學生,一定要謹防求職陷阱。
近日,東北林業大學二年級學生陳曉旭看到校園附近張貼了一張招聘家教的廣告,她打通上面的電話諮詢後,來到位於西大直街一居民樓內的『家教中介中心』。該中介負責人王老師稱,中介費40元,保證推介成功。在王老師信誓旦旦地保證下,陳曉旭交了中介費,並拿到了一位『家長』的電話號碼。
陳曉旭離開中介公司後立即給這位『家長』打電話,但對方一直不接聽。於是,她又返回中介公司,用座機與對方聯系,結果電話一撥就通了。電話中,該『家長』和陳曉旭交談了有關家教的一些情況,還約定給她答復。可是好幾天過去了,陳曉旭也沒有接到該家長的電話,再打電話,對方就不接了。陳曉旭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後,數次找中介公司要求退款,但中介負責人以已經給她介紹過家教並給『家長』撥通過電話為由拒絕了她。
記者發現,像陳曉旭這樣吃過『黑中介』虧的大學生非常多。據知情人介紹,一些不正規的中介公司經常從報紙、電視、網站上搜集信息,不論真假和時效,統統作為中介信息發送給大學生,賺取中介費。還有一些中介乾脆找人做『托兒』,辦理多個手機號,大學生找家教時,『托兒』就成了『家長』,大學生找兼職工作時,『托兒』又變成了『經理』。
另外,暑假期間,一些商家還巧立名目克扣打工大學生的工資。假期來哈市串門的濟南大學大二學生小李在道裡區新陽路上的『鴨頸王』做兼職售貨員。當時店家與他約定每月工資600元,每周單休。小李工作7天提出辭職後,店家卻只給了4天工資,並聲稱前3天是試用期,沒有工資。當小李和商家理論為何沒有提前告知有這樣的規定時,商家卻理直氣壯地說:『到哪都這樣,這是規矩。』
黑龍江大學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潘景文說,為了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大學生做兼職工作也要與用人單位簽訂臨時用工合同。目前中介市場魚龍混雜,大學生應通過人纔市場和學校的勤工儉學中心等正規渠道找兼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