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自己的漫畫前,付雨田是陽光的。 |
東北網8月4日訊 每天清晨,在哈爾濱市南崗區宣威街副2號樓四單元的樓道裡,有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彎著腰,清掃樓道。
從2001年到現在,先天失聰的付雨田8年裡風雨無阻,從未間斷義務清掃樓道。如今,昔日的男孩已成長為落落少年,他又拿起畫筆創作漫畫,貼滿樓道。居民們說,這是他們見過的最美的畫。
走進南崗區宣威街副2號樓四單元內,樓道裡貼滿了漫畫,這些畫都出自該棟居民樓聾啞少年付雨田之手。
在這棟樓的709室——付雨田的家,付雨田歡迎記者的動作幅度很大,握手十分有力。他臉上掛著陽光的笑容,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說起話還含糊不清,要靠媽媽樊俠翻譯。
前幾天,付雨田剛植入人工耳蝸。當人大聲講話時,他能聽到一些,但他並不能夠很好的理解話的意思。現在,樊俠和愛人每天都在培養兒子的語言能力,看到15歲的兒子開始艱難牙牙學語,樊俠夫婦仿佛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15年前的一個夏天,小雨田出生了,但很快家人發現這個孩子聽不見聲音。為了兒子,樊俠不知道偷偷流了多少眼淚。
7歲時,小雨田已到了入學的年齡,但沒有小學願意接收他,他只好繼續呆在幼兒園裡。
一天,小雨田被幼兒園的老師送了回來。老師說,誰惹到小雨田,他伸手就打人。老師教育他,他也聽不見,只知道眼一瞪,脖子一梗。從此,小雨田就呆在家裡,呆在鄰居們中間。
十多年來,小雨田高興或生氣時,總會『哇哇』大聲叫嚷,經常從一樓吵到七樓。但樓內的居民誰也沒有責怪他。
小雨田沒事的時候經常用蠟筆在牆上亂涂亂畫。2001年,夫妻二人看著小雨田喜歡畫畫就把他送到了社區的畫室學習素描,他學得還挺認真,經常被老師表揚。
為了培養孩子的愛心和毅力,樊俠開始每天早早起床,帶著兒子清掃社區樓道。剛開始,娘倆每天5點起床,用兩個小時掃完一層到七層的樓道。那時7歲的小雨田個子矮,揮不動長長的大掃把,就拎著撮子跟在後面。
8歲那年冬天,小雨田的手凍壞了,腫得像小饅頭一樣,攥不住掃把。鄰居們看了都很心疼,讓小雨田別乾了。回家後,樊俠給兒子敷了點凍瘡膏,第二天又早早地開工了。樊俠說,這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居民樓大家庭裡,享受關愛,也得教會他回報社會。
娘倆一掃就是8年。樓道清潔了,居民們也開始自覺愛護環境,垃圾袋都自動拎到樓下,每天娘倆只需簡單清理下,工作時間也縮短到20多分鍾。
利用課餘時間,小雨田創作了很多漫畫。每畫好一幅,小雨田就跑著拿給鄰居們看,大家都鼓勵小雨田把畫貼在樓道的牆上。如今,樓道成了畫廊,足有四十多幅,畫上寫著,『社區是我們的家,要一起愛護它。』
鄰居們看到樓道內的漫畫,都交口稱贊付家的孩子好,居委會的孫大娘說,我們是看著這孩子長大了,沒想到出息成這樣,這些畫真的非常美。
社區畫室的王老師說,小雨田的繪畫水平足以報考殘疾人大學,只是他的語言水平還需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