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鄧桂芳
|
|
|
鄧老太四世同堂在京合影前排為鄧桂芳,中間左一為孫女王琨,左二為大兒媳孫麗華,左三為大兒子王振剛,左四為外孫宋長昕,後排為重外孫張智博。
|
|
|
王振剛
|
|
|
祖孫三代
|
|
|
鄧老太抱著重外孫
|
|
|
宋長昕
|
|
|
記者向張智博展示記者證。
東北網8月5日訊 北京奧運會,圓了中華兒女的百年夢。對哈爾濱86歲的鄧桂芳老人一家41口成員而言,能在家門口看奧運會,這個夢已經做了7年。3日,在『鄧太君』的率領下,兒子王振剛、兒媳孫麗華、孫女王琨、外孫宋長昕、重外孫張智博,齊聚北京積水潭。
去年的7月27日,『鄧太君』令下:『俺最稀罕小劉翔了。』家人聞言,當即訂票,取票,日前又從冰城出發,揮舞著國旗,攢下了激動,鉚足了勁兒,直奔京城而來。鄧太君說了:『19號,俺要進鳥巢裡看劉翔了。』
鄧桂芳老人一家41口人
鄧桂芳,何許人也?哈爾濱老王家41口人的『佘太君』,芳齡86歲,耳不聾,眼不花,平日裡,倒騰著一雙金蓮小腳,還能給女兒買菜做飯呢。
1923年,鄧桂芳生在山東掖縣。8歲那年,隨父母闖關東來到了北大荒,至今在哈住了78年。鄉音難改,命運卻多變,中年喪父,7個兒女,最大的18歲,小的纔5歲大。老太太不簡單,一直沒改嫁,卻把兒女都拉扯大。如今,兒女有的搞文化,有的在機關,還有的天天和人民幣打交道……父母在,不遠游,全家41口人,都在哈爾濱工作和生活。『咱沒給這些娃留下啥,可俺家的孩子都要強,家家過得都挺好,家家都是100多平米的房子。』眼前的鄧老太,頭發剛剛梳過,黑發中間夾雜著少許銀發,歲月的年輪刻滿了臉龐、耳朵、脖子、手指、手腕上,卻映射著老人的富足:金耳環鑲著紅寶石,金項鏈墜著小金鎖,金戒指帶了仨,手表、手鏈也在胳膊上泛著富足的光芒。對了,還有一雙三寸金蓮的小腳,這個時代的烙印伴著鄧老太整整77年。
鄧老太的家人實在太多,足有一個排,這裡僅介紹此次陪老太進京看奧運會的這個班吧。
鄧老太家第二代是:大兒子王振剛,62歲;大兒媳孫麗華,61歲。
第三代是:孫女王琨,33歲,在哈醫大二院工作;外孫宋長昕,27歲,供職於哈爾濱某五星級酒店,兩個月前被派往北京奧運會接待境外記者住宿的媒體村,做起了公寓樓前臺總負責人。
第四代可要隆重推出了,這小子大號叫張智博,只有4歲,在省二幼的小班,可人小鬼大,對奧運福娃的研究頗有造詣。看著記者證件上掛著的奧運紀念徽章,研究工作馬上開始:『這個是晶晶、那個是妮妮……』
86歲的鄧老太,不是兒女的累贅,而是家中的寶兒。13年前,開始和外孫女唐華住在恆祥家園。每天家務活還搶著乾,買菜、做飯、洗碗筷、擦桌子,外孫女總怕老太太閃了腰、崴個腳和全家人沒法交待,可老太太說了,我不打麻將不看牌,又不願意鍛煉,乾點兒家務就當活動筋骨了。
兒子王振剛在一旁給老娘揭了底,別看老太太不鍛煉,可很喜歡看體育節目,一有劉翔比賽,老人兩眼放光,告訴大家誰也不許吵,仔細地盯著電視,看完了,劉翔贏了,老人拍巴掌,樂得很燦爛,像小孩一樣比劃著,前仰後合。有一回,劉翔搶跑了,老娘在電視前一個勁地嘟囔:俺們都跑了,你們還蹶著乾啥呢。劉翔也不對呀,停下來想啥呢,萬一讓人家追上了咋整呀。『電視一有他,我就看,這孩子邊跑邊跳,跑得快,還受看。』
冰城老太七年前許了願
『兒子孝順,孫子省心,我一天到晚總樂呵呵的。』心態好,是鄧老太的身體健康的主因。2001年7月13日晚,鄧老太嘴裡一個姓薩的老頭在電視裡說:『誰了?北京!』外孫子宋長昕趕緊告訴姥姥,人家不姓薩,說的也不是『誰了,北京!』,說的英文『CITY BEIJING』。『我比你懂,這個銀發老頭說的是北京可以舉辦奧運會了』,老家在山東的鄧老太,還有點兒倔強呢。
從知道北京2008年要舉辦奧運會的那一天起,到北京看奧運會就成了鄧老太的最大心願。『為了奧運會,我把身子骨養了7年』。鄧老太說,自己沒啥文化,要是在舊社會,早入土了;現在趕上好時候了,我想到北京奧運會瞅劉翔,俺能做的就是有一個好身板。除了劉翔,鄧老太還愛看女排和跳水。邊說邊比劃扣球動作的鄧老太,還能叫出郎平、孫晉芳、孫玥、馮坤、趙蕊蕊、周蘇紅的名字。跳水喜歡郭晶晶,她覺得郭晶晶的眼睛和自己一樣,天生的一雙笑眼。
時光如水,嘀嗒到了2001年的12月2日。這個日子,在鄧老太一家41口人看來,是一個和比過年還重要的大日子:那一天是鄧老太的生日。全家都來了,給老人祝壽。老人說了自己的心願:『俺想進京看奧運會。』
『在我們家,老婆婆的話,就是一道命令,她很少說自己想乾啥,一旦說了,就開始較真了』大兒媳孫麗華第一個站出來表明立場:『我堅決支持媽媽的想法。』鄧老太的重孫子也拿著勺子當鼓槌,給太奶助威。舉手表決,結果是全票通過:同意老太太到北京看奧運。
打那天起,鄧老太開始注意了保養,吃飯專撿易消化的吃,不願意喝的牛奶和豆漿,也開始像喝藥一樣天天堅持喝一袋。看電視,即使是劉翔,也不趴在電視機前了,而是保持在兩米外的地方。走路和下樓也開始把著扶手,秋風一刮,棉衣上身;春風送暖,也不提前脫去棉衣。『咱們國家,辦一次奧運會不容易,下回再辦俺可能就看不著了,這回俺一定要趕上。』記者眼前的鄧老太,身穿一件黑底紅花的衣裳,看上去精神頭很足,而且一再叮囑記者:『照片別把我眼睛照沒了,俺剛纔沒閉眼吧?你的相機帶閃光燈吧?讓俺看看。』
兒子去年
申購了奧運田徑門票
80多歲的老娘要到北京看奧運,當兒子的只能趕緊行動起來了。
去年的7月27日,中國銀行哈爾濱分行開始預售奧運會門票。大兒子王振剛趕緊跑到現場報了名,『我家很幸運,一下中了3張鳥巢,裡面有劉翔110米欄的預賽;還有12號水立方跳水的比賽門票。』王振剛話音未落,『這裡面我的功勞可不小呢。』大兒媳孫麗華補充說,這6張票呀,老太太中了兩張,我中了3張,他纔中了1張。
這段時間過得太慢了,從訂票中簽到拿到門票,已經是今年的6月23日了。那一天,成了鄧老太家的大日子。宴開三桌,擺在河松的一家小廚。吃飯前,傳看奧運門票成了開胃酒。
席間,有人提議,讓老太太先來一個奧運熱身,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提議一出,全票通過,每個孩子還給鄧老太1000元錢的差旅費。
『俺可沒白活,這趟出門,去的都是好地方,住的都是四個星的大飯店,一進門像進了皇宮一樣呢。』鄧老太說起這趟旅游,總是美滋滋的。大兒子王振剛告訴記者,這次自己和老伴陪著老太太去了上海、蘇州、杭州、南京和無錫,整整玩了20天。
7月中旬,回到哈爾濱的鄧老太,每天白天,尤其是陽光很毒的時候,決不出門。『孩子,你看看我這臉還那麼黑嗎?』要把自己捂白的鄧老太,采訪中間一再讓記者公允地說『她沒曬黑』。
7月14日,大兒子王振剛拿著身份證和門票來到了哈爾濱火車站,要預定到北京的臥鋪車票。先到了售票窗口,聽明來意,售票員告訴他去計劃室。到了計劃室,門票和身份證被復印了,王振剛提出,火車票得要下鋪和中鋪,『我媽和我們兩口子,歲數加起來都過200了。』計劃室的人被老王逗樂了,當即打了保票:包您滿意。
7月30日,王振剛拿到了鄧老太的火車票。趕緊回家告訴等著聽信兒的鄧老太:『哈爾濱到泰州的火車票,白天走,晚上就到北京了,大約10個鍾頭,是下鋪的票,離門很遠還挺肅靜的。』鄧老太樂呵呵地進裡屋去了,她要自己捂得再白點兒:『這可是進京,俺得比外國老太太看起來順眼。』
8月1日一大早,哈爾濱火車站出現了一個不太起眼的送親團,不過他們又很特殊,開著4輛車近20口人來送一個人——鄧老太馬上要坐火車進京看奧運會了。
姥姥到上海外孫安排住四星
鄧老太對自己的外孫宋長昕的感情很復雜,既驕傲,又有點兒不滿意。驕傲的是,這趟出門,在上海住在了上海浦東的香格裡拉,是外孫把自己休假享受的待遇孝敬給了自己。不滿意的是,其他孫子、孫女,紛紛把對象領到自己跟前相比,長昕都快30了,還沒正兒八經處個對象。
『能在奧運會期間進京工作,我挺幸運的。』宋長昕是個長相英俊、帥氣十足的哈爾濱小伙。今年6月1日,受哈爾濱某五星級酒店委派,到北京奧運會的媒體村,負責境外記者的接待和住宿服務。從媒體村前臺籌建,到物資移入、志願者培訓,再到7月24日開始的正常對外接待,長昕乾的挺出彩兒,截止到3日,還沒有接到過一例住客投訴。
已漸入佳境的長昕,說起當初培訓志願者的事,有點兒意猶未盡。當時,加班是件不得不做的事,志願者來自中央財經、北京農技和北京中醫大,培訓不僅有英語,還有各國風俗禮儀。『我們媒體村的設施是三星,服務要達到五星。』長昕告訴記者,媒體村住的都是世界上比較有名的媒體,如NBC、SEVEN、CBC、TBS……北京奧運辦的好不好,記者的文章和圖像很重要,因此服務上,要求不卑不亢,溫良謙恭,樂於助人。
來北京服務奧運會,千載難逢;姥姥要來北京看奧運會,讓長昕更是喜出望外。『家人來北京,讓我這個外鄉人也能像北京人一樣,一大家子吃住在北京,享受一下奧運帶給我們的快樂生活。』長昕算好了姥姥要來北京的時間,也借到了可以到北京站接站的雙號車,2日19時許,就和先期到北京打前站的大舅王振剛出發了。
重外孫給鄧老太講福娃
臨下火車前,鄧老太對著鏡子仔細地梳了一遍頭發,還讓大兒媳孫麗華給自己看看:板正吧?『一下火車,俺就想留個影,外孫子說要看煙火,重外孫也張羅著要看放花。』有點兒遺憾的鄧老太和記者提起這件事,一邊誇張地拍著大腿,一邊搖著手中的小國旗,嘴裡嘟囔著:『回哈爾濱到北京火車站時,一定要補張相片。』
到北京的當天晚上,鄧老太坐在副駕駛位子上要跳起來,長安街上的上空出現了奧運五環的焰火。只看見燃放了一次,鄧老太覺得有點兒不過癮。開車的長昕趕緊提醒姥姥:『咱們從奧體中心的邊上過,一定還能看到焰火。』22時05分,鄧老太果然又看到了鳥巢上空燃放的焰火,絢爛的禮花映紅了鄧老太的臉,鄧老太喃喃自語:『看哪,北京歡迎咱們呢。』
和鄧老太一樣,又拍手又在媽媽王琨膝蓋上不老實的王智博,不僅對焰火感興趣,每每看到北京街頭的充電福娃也興奮異常,時不時地還把鄧老太當成了福娃知識的掃盲對象。這是福娃貝貝、福娃晶晶、福娃歡歡,那是福娃迎迎、福娃妮妮。福娃是五個可愛的親密小伙伴,五個娃娃的名字連在一起,是北京對世界的盛情邀請——『北京歡迎您』。4歲的王智博,對福娃的了解,讓家長稱奇,在幼兒園的小朋友中間,卻是一件地球人都知道的事。
小智博,遺傳了媽媽的秀氣,小鼻子、小眼睛、小嘴巴。『爸爸去四川援建了,給小朋友們蓋新房,讓我在家聽媽媽的話。』在3日中午的采訪進行中,爸爸張偉辰從四川劍閣來了電話。『姥姥,爸爸讓我別惹你生氣。』小大人樣的小智博,最喜歡的是體育明星是姚明,因為重外孫的偶像不是劉翔,鄧老太對小智博的奧運福娃知識推廣也不太上心。小智博倒是很認真:姥姥,我教你英語吧,福娃歡歡,紅色的,紅色,『瑞德』。鄧老太沒跟著念,小智博不依不饒地說,你不念,一會照相,我不讓你拿國旗。喜歡照相的鄧老太一聽還要照相,下意識地抹了一把頭發,兩眼閃光地操著濃重的山東口音說:『俺背,貝貝……』
鄧老太打算給劉翔送朵花
『坐啥車到鳥巢呢?進場是排隊走吧?場裡不讓帶水吧?能給劉翔獻花嗎?』
從出了北京站的那一刻起,鄧老太始終無法按捺激動的心情。她把大兒子、大兒媳、孫女和重外孫召集到一塊兒,學著電視上的樣子,開始揮舞著國旗和北京奧運會旗幟,練習加油口號:『奧運加油!中國加油!』
采訪中,記者感受到了冰城四代人對北京奧運會的美好祝願和迫不及待。鄧老太說:『看了奧運會,俺就沒白活。』大兒子王振剛說,為老娘一樂,折騰一年也值。大兒媳說得更實在:『老太太愛看奧運,我這次不看,有生之年可能也不會再看到在咱們自己國家辦的奧運會了。』孫女王琨說:『她們歲數都挺大了,我是醫生,一定做好後勤和保健工作。』宋長昕說:『我是雙號司機,不過即使是雙號,也得先緊著工作來,畢竟,為記者服務好纔是自己在奧運期間的本職工作。』小智博說:『我今天就要去動物園,看奧運熊貓;明天去看姚明,後天去買福娃,大後天……對了,過幾天,和姥姥去看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