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工程大學暑期三下鄉志願者行動紀實
2008-08-06 10:08:3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6日訊 題:服務農村長纔乾 三方共建促和諧 哈爾濱工程大學暑期三下鄉志願者行動紀實

志願者深入農戶訪談

  2008年7月25日至31日,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動化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秉承『服務農村長纔乾、三方共建促和諧』的宗旨,來到哈爾濱市道外區巨源鎮城子村進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志願者行動。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著重突出支教支農、新農村建設現狀的調研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農村教育狀況的調研等方面。

  下鄉期間,志願者們本著『友誼,微笑,承諾,互助』的精神和『銳意進取,堅持不懈』的優良作風,在城子村開展了捐贈圖書、支教、奧運知識宣講、安全知識教育、新農村建設調研、支農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志願者行動,贏得了城子村村民的交口稱贊。

  熱忱•責任•支教心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是農村發展永恆的話題。而在現階段,農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農村教育水平也不盡人意,這正為大學生走進農村提供了重要契機。在巨源鎮城子村小學校在籍學生數量持續下降的嚴峻時刻,自動化學院志願者服務隊懷揣熱情,銘記目標,攜著知識開始了本次支教之旅。

  面對著陌生而又稚嫩的面孔,很多第一次來到農村支教的志願者們心生怯意。志願者李彬回憶道:『我能真正教會他們嗎?這些孩子們會不會抵觸我?』雖然存在這樣和那樣的難題,可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目光、期待文化的神情感染著他們。志願者們沒有理由退縮,他們克服了生活和心理上的困難,勇敢的站在了三尺講臺之上,用汗水和堅毅譜寫大學生支教的新篇章。

  支教之旅只有短短的7天,臨別時,他們感懷,感恩,感傷,感動!『老師們,你們還會再來教我們嗎?』當一年級的劉利國,拽著衣袖,牽著手,對志願者這樣問道,再也擎不住淚水的志願者們,再也忍不住感嘆的志願者們,任憑淚水縱橫,他們緊緊抱住孩子們,只說道:『一定會的!』

  本次支教結束了,但會有更多大學生深入農村支教,永不停歇!因為那是熱忱,責任,支教心!

  耐心•堅持•調研情

  對城子村的新農村建設調研是本次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重要任務。來到城子村後,志願者服務隊將入戶訪談和發放調查問卷作為調研的兩個重要手段。在接下來的七天裡,志願者們走村入戶向廣大村民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狀和改革開放30年來農村教育的變化。

  『既然來到了城子村,我們就要調查些實事,做一些成績,絕不能碌碌無為!』這是調研期間,志願者們經常在心中默念的一句話。調研過程中,有的村民由於種種原因而強烈抵制調研,拒不合作。可是志願者們沒有放棄和退縮,他們苦口婆心地講解,他們竭盡所能地引導,他們堅信只有不放過任何機會,纔能客觀准確地發現問題、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


  不苦•不累•支農義

  農業生產的平穩和高效是保證人民衣食住行的重要方面之一,親身參加農業生產勞動、了解農村各項發展成果是志願者們下鄉實踐鍛煉的重中之重。

  全部志願者都參與到了支農的工作中來。在城子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積極協調下,志願者們參觀了該村的石料廠、手套廠、葡萄園和村民自發研制的沼氣生產設備,並在葡萄園現場進行了農業實踐。農村鄉鎮企業的紅火景象讓志願者們驚嘆和贊許,這些工廠為城子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志願者與村乾部座談

  城子村黨支部書記張國恩這樣說道:『大學生是我們國家的希望,你們能夠來到我們農村支農支教,為城子村帶來知識和希望,我們表示感謝!』支農後,志願者們也紛紛表示:本次支農是一次終身難忘的經歷,一起奮斗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永生難忘!不錯,支農不僅需要大學生親身實踐農業生產的主要環節,同時志願者們也在過程中學習了解了農村農業生產的先進理念和制度。支農期間,志願者們秉承『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信念,始終堅持,不曾退縮,使支農活動畫上圓滿句號。

  【後記】

  深入農村進行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能只停留在口號上,這需要所有人共同拼搏和奮斗!本次下鄉實踐業已結束,支農支教和調研等活動也告一段落,但志願者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人生哲理,這些實實在在的收獲將會影響所有人未來的人生。最後以城子村全體村民給志願者們感謝信中的的一句話對志願者服務隊作以寄語:

  志願者服務隊的同學們,你們的愛祖國,愛人民的思想和你們不記酬勞,不怕吃苦,無私奉獻的精神,你們謙虛禮貌,尊長愛幼,和藹可親的高尚品格是我們學習的楷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美好的印象。有了你們,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美好!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