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官正在指導一個總是東張西望的孩子目視前方。 李凌雪攝
東北網8月6日訊 第二期軍旅磨煉營於4日火熱開營。經過兩期磨煉營的跟蹤采訪,記者發現,面對困難、挫折的時候,孩子往往表現得比想象的堅強,而家長們則常常比孩子還要脆弱,甚至成為孩子自立、成長的障礙。
家長制造『違規』環境
每期的軍旅磨煉營,教官們都會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帶零食,也盡量不要給孩子帶手機。可很多家長對此充耳不聞。
4日中午,第二批小營員依次坐上了車,車下的家長們則拿著零食直往孩子手裡塞,很多孩子不斷擺手拒絕。在孩子表示不要的情況下,一些家長竟然擠上車,將零食、錢、手機硬塞到孩子手裡。
『你們同學不是說了,那裡吃不著肉,帶著吧。』小遠的媽媽拿了一大袋炸雞塞給11歲的小遠,可小遠堅決不要,嘟著小嘴說:『我們同學說飯菜管夠,餓不著。你別給我了,別人該笑話我了。』最後小遠堅持沒有拿那袋炸雞。
家長屈從導致孩子軟弱
4日晚,270名孩子在營房裡度過了軍旅生活的第一夜,一名孩子的父母自己開車來到教導大隊,苦苦哀求值班哨兵放他們進去看孩子。教官認為這種舉動會影響孩子的心情,表示拒絕。在相持近20分鍾後,兩名家長勉強離去。
一位教官告訴記者,當日熄燈後,營房內有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坐起來低聲哭泣,把身邊的小營員吵醒。小營員問他:『你怎麼了?是不是想家了?』這個男孩稱不是很想家,『咕咚』一聲躺下了,堅決地說:『不哭了!睡覺!』像是在發表宣言。
到了第二天早上,教官仔細觀察屋裡的小營員,發現大家情緒都很高,就沒有再提這件事。教官們告訴記者,絕大多數孩子在軍營裡都會表現出堅強。可如果在家裡,家長通常都會屈服於孩子一時任性,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
軍訓成效重在保持
教官們告訴記者,在軍訓時,他們都能看到小營員身上巨大的潛力,其實孩子們很堅強,也很能乾。可家長在家時都不願意給孩子堅強、獨立的機會,總是把他們保護得太好了。教官們說,既然家長們決定將孩子送到軍旅磨煉營,就應該跟孩子一樣堅強,不要在這個環境裡再給孩子設立保護,等孩子結束磨煉營回家之後,也應該在家裡給孩子創造獨立的條件,與孩子一起將磨煉營的成果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