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希望北京奧運會圓自己一個夢想,力爭實現中國女子手球新的突破。』繼雅典奧運會之後,第二次出戰奧運的李兵這樣向記者表示。
東北網8月6日訊 她小學畢業於哈爾濱繼紅小學,中學上的是69中,但是只上到初二,就離開家去了北京軍區女子手球隊……
少小離家
李兵離開家去北京軍區女子手球隊集訓的時候只有16歲,還是一個剛上初二的孩子,不僅沒有手球的基本功,就連手球是什麼項目,規則啥樣都不知道。當時的北京軍區女子手球隊教練邵志雄卻『盯』上了這個身高1.78米、學習成績優異、頭腦聰明的女孩。
『李兵小的時候特別聰明,學習成績非常好,而且還非常自立。』李兵的媽媽牟亞珍這樣告訴記者,上了小學三年級以後,李兵就開始自己上學放學了,從繼紅小學到和興路的家,從來都是她自己騎自行車,父母從那時開始就刻意地鍛煉李兵的自立能力。
牟亞珍說,小學一年級的暑假快結束的時候,李兵的作業還沒完成,嚴格的媽媽破例打了孩子,李兵含著眼淚加班加點地寫完了暑假作業。在父母嚴格的要求下,李兵逐漸能夠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了,所以當李兵被選中去集訓的時候,牟亞珍夫婦倆根本沒為孩子的生活擔心。稍稍有點兒覺得不把握的是:在進入手球集訓隊之前,李兵連手球比賽都沒有看過,她能不能成纔?對於這一點,不僅李兵的父母有些擔心,其實很多人的心裡都沒有底,但是教練邵志雄認為她是個可塑之纔,於是決定讓李兵在集訓隊裡先試一段時間。
最高級別
她母親是個籃球運動員,雖然她也想當個籃球運動員,最終卻選擇了冷門項目——女子手球,竟然還當上了國家隊隊長……
沒想到這麼一試,就改變了李兵的人生軌跡。在集訓中,喜歡上了手球的李兵潛力馬上就凸現出來,她靈活快速的反應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勇猛頑強的拼搏作風,很快就征服了教練們。邵志雄教練當時就預言,這姑娘今後一定能成大器。
1996年,作為主力隊員,李兵代表北京軍區青年女子手球隊參加全國青年錦標賽獲得冠軍。同年,李兵加入了國家隊,1998年獲得亞洲青年女子手球錦標賽亞軍,1999獲得了全國女子手球錦標賽亞軍。於是,李兵在國家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一切都出乎父母的預料。
李兵的媽媽牟亞珍曾經是女籃運動員,自然希望女兒能夠接過自己的『衣缽』,一開始李兵的爸爸李蘇陽還不認同。但是看著女兒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超過同齡孩子一大截的身高,李蘇陽也覺得女兒應該從事體育專業了。
李兵學習成績非常出色,雖然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身高,但她從來都覺得自己應該上高中、上大學,從沒想過從事體育專業。可是由於身高的因素,李兵在學校打上了籃球,進了校隊,開始被很多體育專業人士看中,但是沒有籃球基本功,讓她很苦惱。這時,李兵的一個叔叔、海軍男子手球隊的教練伊恩雙的意見,讓李兵下定決心選擇了手球。
成為手球隊員後,很快取得了好成績,更堅定了李兵的奮進之心。但是關鍵時刻的一次受傷,險些斷送了李兵的運動生涯。
傷斷韓國
她十字韌帶斷裂了還不想手術,因為她還想著要代表北京軍區隊參加全運會;最終,缺少了她的那屆全運會,北京軍區隊名落孫山……
我國女子手球的運動水平在世界上屬於比較低的,而年輕的北京軍區女子手球隊在全國的比賽中從未取得過前三名的成績。2001年,臥薪嘗膽了近十年的北京軍區女手,准備在九運會上一展雄風,實現歷史性的突破。
不巧的是,在韓國參加漢城(首爾)杯手球比賽時,已是核心球員的李兵在比賽中不幸左腿受傷,十字韌帶斷裂。聽說女兒受了重傷,牟亞珍和李蘇陽迅速趕到了北京,可是見到女兒後,卻發現李兵堅持不手術,要求保守治療。因為她還想代表北京軍區隊去打九運會,父母的勸說也沒有起到作用。後來,醫生警告她,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很可能會結束運動生涯了。醫生的話讓李兵放棄了保守治療的想法,最終接受了手術。
躺在病床上的李兵很少吃喝,在媽媽的一再勸說下,女兒道出了原因,由於臥床,大小便需要爸爸媽媽來幫忙,女兒便希望少吃少喝以減少大小便,盡量不麻煩父母。媽媽笑著批評了李兵,爸爸媽媽來就是要照顧她的,就是要讓她盡快恢復,這樣做豈不是和爸爸媽媽見外了嗎?
為了能在九運會奪取獎牌甚至是金牌,李兵和戰友們經歷了長時間的封閉訓練,練得非常苦。可到頭來功虧一簣,李兵無緣九運會,北京軍區女子手球隊也無緣三強,只獲得了第四名。
李兵說,九運會是自己最傷心和難過的日子,無論是對於人生,還是對運動生涯來說,都是一個永遠的痛。九運會之後,和李兵一起入隊的隊員,相繼離開了球隊,只剩下李兵一人還在堅守。因為在李兵的心中有兩個抹不去的夢想,第一個是代表國家隊進軍雅典奧運會,第二個就是帶領北京軍區女手奪取全運會金牌。
重回巔峰
她好不容易回到哈爾濱住了20多天,看見她力量練習時的滿臉汗珠,最疼她的奶奶一個勁地說,咱不練了……
李兵手術後回到哈爾濱養傷,和她感情很深的奶奶看見她就很心疼。按照醫生的要求,基本康復的李兵開始進行力量練習。滿臉的汗珠對於李兵來說不算什麼,爸爸媽媽雖然心疼但沒有說什麼,只有奶奶發了話:『咱不練了,傷還沒好利索呢,就這麼練,還要命不?』可實際上,正是李兵堅韌的毅力和頑強的性格,讓她很快從受傷的陰影裡走了出來,重新披上國家隊的戰袍出征雅典奧運會女子手球亞洲區預選賽。
但誰想到,禍不單行。備戰預選賽的李兵又一次不幸受傷,右食指撕裂性骨折。而這時,離奧運會手球預選賽亞洲區的比賽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兵不僅是中國女子手球隊的隊長,也是隊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球員。中國隊不能沒有李兵,而李兵也不想缺席為國爭光的機會。她讓隊醫打了固定,然後吃一片止痛藥上場。在比賽中,受傷的右手幾乎不能持球,一觸球就鑽心地痛。
三場比賽下來,中國隊取得了2勝1平的成績,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雅典奧運會的入場券。這也是20年來,中國女手首次在奧運會預選賽中超過了韓國隊,以亞洲第一的身份進軍奧運會。
回到北京的李兵,又馬不停蹄地代表北京軍區女子手球隊參加全國錦標賽,並帶領全隊奪得了全國冠軍。
憾別雅典
她是那屆中國國家女子手球隊的隊長,本來她們很有希望衝進前四,甚至重溫洛杉磯奧運會上拿到獎牌的一幕……
李兵這樣描述雅典奧運會:『很遺憾,我們是有實力進入前四的,但是我們出局了。當時的心情壞透了,因為付出太多了,這樣的結局,讓我很難接受。』
中國手球運動的發展相對歐洲要晚很多,但是中國手球隊也曾經有過輝煌的戰績,中國女手曾經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得銅牌,但從亞特蘭大奧運會開始,中國手球成績持續下滑。好在到了李兵當隊長的這一屆國家隊,實力有所回昇,當時還擁有2002年世界手球小姐翟超、守門員范潔、右邊鋒雷素芬等一些實力超群的球員。雖然在面對歐洲一流強隊匈牙利、烏克蘭仍無力取勝。不過在對陣主場作戰的希臘和南美勁旅巴西隊,中國隊取得了勝利,然而在關鍵的與丹麥隊的比賽中,開局不錯,卻沒能把握住戰機,沒能闖入四強,最後僅得到了第八名。
這次挫折成了李兵心中永遠的痛。
轉當教練
她已經三十來歲了,體力、傷病……總之老了,於是她選擇了去當教練,成了北京軍區女子手球二隊的主教練……
2005年,李兵代表解放軍女子手球隊參加了十運會並獲得了冠軍。
那一年的全運會後,李兵不當運動員了,開始轉行當教練。李兵說:『當時沒有考慮那麼多,因為年齡大了,今年都30來歲了。運動員打到30歲很難了,因為手球是高強度項目,於是轉行當了教練。』但即使是當了教練,她也沒有放棄像運動員一樣的訓練,於是2006年多哈亞運會上,李兵仍然是主力隊員,那一屆亞運會,中國女子手球隊獲得了第四名。
開始帶隊了,李兵覺得時間更緊張了,然而讓李兵感覺更充實的是,在國家隊時就開始就讀的北京體育大學,已經順利完成了學業。靜下心來,李兵覺得還應該再學習、再深造,於是開始復習准備考研究生。
又一個四年過去了,又一屆奧運會即將開始了,讓人激動萬分的是,這屆奧運會將在我們的祖國舉行,潛意識裡,李兵還想能夠再為國家效力,上演一出『老兵新傳』。
果不其然,這個機會真的來了。
再戰奧運
她是今年大年三十回的哈爾濱,可是大年初二就返回北京了,大年初三就到國家隊報到了,因為她要再戰奧運……
已經轉行當教練的李兵從來沒有放棄訓練,狀態也因此沒有丟掉。今年2月9日,大年初三,接到國家體委小球中心的通知後,李兵回到國家隊開始訓練,備戰奧運會。由於當教練一年的訓練並不是很正規,剛回到國家隊開始訓練時很吃力,經過一段時間艱苦訓練後,纔恢復到以前比賽的水平和狀態,並且最終憑著靈活迅速的反應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勇敢頑強的拼搏作風和豐富的比賽經驗,在中國女子手球隊內部選拔中脫穎而出,入選奧運陣容,成為兩次參加奧運會的選手。
3月份以來,中國女子手球隊的水平一直穩步上昇,但是面臨的對手實力都很強大。李兵表示:『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發揮出最高水平,力爭進入八強,再贏下四分之一決賽,最好拿塊獎牌,圓自己的一個夢想。』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女手作為第四檔球隊被分在A組,同組的還有2007年世錦賽亞軍挪威隊、非洲冠軍安哥拉隊、亞洲冠軍哈薩克斯坦隊,以及通過資格賽脫穎而出的法國隊和羅馬尼亞隊,這兩支歐洲球隊在雅典奧運會上分獲第四和第五名。中國女手要想在小組賽中成功突圍,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目前,身高1.81米的李兵正在進行北京奧運會前最後階段的備戰,她告訴記者,目前各個方面的狀態都不錯。『我們正在適應比賽的時間,今天(3日)我們7時多就走了,要在8時多到達場地,路途就要20分鍾。這是在適應第一場球的時間,9時的球。每天早晨練到中午回來,下午看錄像看然後晚上再練,這是適應19時的比賽時間。我們的比賽有9時的,15時的,19時的,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時間訓練。第一場比賽是對歐錦賽冠軍挪威,時間是8月9日的15時45分。』
對於李兵目前在隊中的位置和作用,李兵坦言,她現在不是絕對主力,而是主力替補,主要是給年輕隊員以信心和支持,主要以年輕隊員為主。她說:『覺得壓力沒有以前大,心態也比較平和了。畢竟年齡大了,而且已經參加過一次奧運會了,為了北京奧運會,纔又重新回到國家隊的,通過努力能入圍最終的15人名單也是挺不容易的。』
龍江雙星
她是上屆奧運會國家隊唯一的哈爾濱籍的隊員,而這一屆國家隊中她多了一個老鄉,只不過兩個人的運動軌跡是不一樣的……
『這屆奧運會,我們將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吧,上屆奧運會應該說打得特別好,但結果意外,沒拿到好成績,很遺憾。』李兵說。
作為哈爾濱籍的選手,讓李兵特別高興的是,在國家隊能夠和家鄉人並肩作戰,這就是國家隊中另一位哈爾濱人——黃冬傑。雖然她們同為哈爾濱人,但她們的『運動軌跡』卻大不相同。今年27歲的黃冬傑的奧運夢實現得頗為坎坷。1998年便進入黑龍江省女子手球隊的她,當年便獲得了全國中學生體校組手球賽冠軍,次年又獲全國女手錦標賽第四名。2000年,黃冬傑還奪得全國青年女手錦標賽亞軍。憑借這些出色表現,身體素質好、力量大的黃冬傑於2002年入選國家隊。可在雅典奧運會前夕,這位冰城名將卻落選了。
回憶起當時的情況,黑龍江省女子手球隊主教練張立梅說,當時中國女子手球隊內部與黃冬傑在左邊鋒位置競爭的還有兩人,而隊內選拔的標准是『3選2』。盡管當時黃冬傑的實力與另外兩人難分伯仲,但她最終遺憾地落選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中國女子手球隊在北京集結,開始備戰奧運會,黃冬傑再次成為了國家隊的一員。今年7月初,當中國女子手球隊再次在左邊鋒位置上『3選2』時,同樣是四年前的那三個人,結果卻與四年前大不相同——黃冬傑終於拿到了北京奧運會的入場券,能夠和李兵並肩作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