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哈爾濱市一藝校注冊『哈夏』商標引三年紛爭
2008-08-12 10:22:1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張立 李凌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2日訊 為保護城市品牌,市民先行注冊商標;文化部門疑是『惡意搶注』,申請撤銷……作為哈爾濱城市十大名片之一的『哈夏音樂會』的商標在3年前被一所藝校注冊獲使用權。圍繞『哈夏』品牌爭奪,商標權利人與政府部門產生諸多紛爭。11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文化局獲悉,目前經過協商,該商標所有權人正式簽署申請,願意將此商標無償轉讓給政府,屆時,哈爾濱歌劇院將代表市文化局『哈夏辦』持有『哈夏音樂會』商標。『哈夏』商標失而復得,為城市品牌保護敲響了警鍾。

  ●藝校注冊

  『哈夏』商標

  據了解,『哈夏音樂會』從1961年開始舉辦,目前在哈爾濱已有近50年的歷史,並被評為『哈爾濱十大名片』之一。然而,在2005年8月,經過申請、審查、批准、公告,哈爾濱市南崗區茉芸藝術學校校長劉文曉最終以自己藝校名義將『哈夏音樂會』商標成功注冊到手。

  根據注冊號,記者查到劉文曉注冊的『哈夏音樂會』商標為服務商標,商標名核定服務項目為第41類,即『安排和組織大會,安排和組織專家討論會,組織表演(演出),表演場地出租,節目制作,作曲,公共游樂場,音樂廳,管弦樂團,錄像帶發行』。

  提起當初注冊『哈夏』商標,劉文曉說是個偶然。『我8年前開辦了一家藝術學校,每年舉行「哈夏音樂會」我們學校的師生都會參與演出,在接觸中我認識了「哈夏」,知道它是全國三大音樂盛會之一。2003年,全國盛行炒文化品牌,我偶然打電話詢問纔發現「哈夏音樂會」商標沒有被注冊,於是通過商標事務所申請注冊此商標。』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03年8月6日,劉文曉以學校名義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哈夏音樂會』的商標使用權,2005年8月14日獲發《商標注冊證》,使用權截至2015年8月13日。

  ●哈爾濱市文化局:注冊行為屬『惡意搶注』

  在拿到了『哈夏音樂會』的商標使用權後,劉文曉沒有任何舉動而是靜靜地等待了一年,『我不想將商標賣給外地的個人或機構,希望承辦「哈夏音樂會」的有關部門能「收購」該商標的使用權。』劉文曉告訴記者,他等了一段時間,看到相關部門沒有任何人過問此事,2006年年末,他通過律師聯系到哈爾濱市文化局,希望對方能回收商標。

  11日,哈爾濱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時劉文曉委托的律師來說明情況,他們纔知道『哈夏』商標被別人注冊了,感覺很意外。『哈夏』是使用很多年的品牌了,而且在商標注冊的公示期間內,管理部門也沒有人發現,當時品牌意識還是淡薄。

  『「哈夏」是城市的名牌,並已經成為國家級的文化活動,既是哈爾濱的驕傲又給人們帶來無限歡樂,並且又成為招商引資的平臺。』作為『哈夏音樂會』承辦方的哈爾濱市文化局對品牌被別人注冊提出質疑。哈爾濱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哈夏音樂會』在哈已經有近50年的歷史,該民辦校的注冊行為是侵佔知識產權,屬於『惡意搶注』。為此,該局四次派人到北京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審批委員會提出爭議,申請撤銷。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哈夏商標爭奪中,作為本地商標管理部門的哈爾濱市工商局對商標爭議雙方進行溝通。在溝通中,商標持有人、茉芸藝校劉文曉表示,當初注冊商標並不是惡意搶注,只是想將『哈夏音樂會』保護起來,以防流失到外埠。該校也希望承辦『哈夏音樂會』的有關部門能獲得該商標的使用權。

  ●溝通見效『哈夏』無償回歸

  11日,劉文曉告訴記者,他前幾天收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轉讓申請書並在上面簽字同意轉讓,至此『哈夏音樂會』商標糾紛也圓滿收場。

  哈爾濱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08年5月份,雙方簽訂了無償轉讓的協議,但按規定,還要履行一定更名程序。近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委受理了這一商標轉讓申請,雙方已委托省龍金龍商標事務所辦理商標轉讓手續,因為政府部門不能持有商標,所以將由哈爾濱歌劇院代表哈爾濱市文化局『哈夏辦』持有『哈夏音樂會』商標。

  對於『哈夏』這樣一個名牌商標,劉文曉無償轉給政府,也引起了家人、朋友諸多不解。『這個商標注冊後,已有一家鋼琴廠家提出花20萬元購買商標,而在網上也曾有人給「哈夏」商標估價1個億。』劉文曉說,申請注冊之初,也有多種心理,朦朦朧朧感到會獲得經濟利益,但喜歡和保護『哈夏』是主要的,注冊成功後,心理上覺得還是不能單純從掙大錢考慮,作為哈爾濱人還是熱愛家鄉的,所以也要為家鄉有所貢獻。但劉文曉表示,無償將『哈夏』商標還給政府,也希望為政府部門提個醒,多年來不見『哈夏音樂會』品牌的自我保護,現在是被家鄉人注冊,如果一旦被外地實力強的文化商人搶注,後果不堪設想,希望政府部門不要再讓本地品牌丟失。

  為了表示對劉文曉此舉的感謝,哈爾濱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將給予劉文曉注冊『哈夏音樂會』所交納的成本費用。

  ●工商:

  應建商標保護機制

  按照商標法中的有關規定,注冊商標時不需要涉及對象的同意,但提出的商標名稱必須經過全國聯網核查,只要有重復和相近,就不會被受理和批准。但『哈夏』商標被先行注冊用了3年時間,從申請審查到注冊成功,卻沒有人提出疑義。所以此次『哈夏音樂會』商標失而復得,也敲響政府部門對『城市名片』法律保護意識的警鍾。

  對此,哈爾濱市文化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已將哈夏中文名、網上域名等都進行了注冊,以保護好哈爾濱靚麗的城市名片。

  哈爾濱市工商局商標處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隨著社會的發展,商標維權刻不容緩,防范工作顯得尤其重要,需各界協同努力,尤其是城市著名品牌要建立全方位的商標保護機制,加以保護,現在哈爾濱市工商部門開展商標保護提示服務,對商標缺乏保護的單位進行提醒。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