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相繼開拍頻頻『劍指』央視 為什麼都是東北劇?
2008-08-12 16:26:4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孫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2日訊 近日,記者從央視獲悉,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央視播出的15部農村題材電視劇中,反映東北風情的超過半數。吉林投拍的農村劇《靜靜的白樺林》作為奧運前央視一套播出的最後一部電視劇,自7月23日開播後,既賺得觀眾口碑,又贏得業界推崇。此外,由趙本山執導的《關東大先生》7月末剛在沈陽開機,9日,潘長江的新劇《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2》(以下簡稱《清水藍天2》)又在我省東寧開拍,這兩部電視劇同時把目光瞄向明年的央視賀歲檔。央視如此偏愛東北劇,其實並沒有特殊『照顧』,而是因為東北劇已經成為電視臺的收視法寶。

  『本山劇』稱霸熒屏

  自從趙本山自導自演的《劉老根》系列連續在2002年與2003年挑起央視春節檔大梁,並取得高收視率後,趙本山拍攝的東北題材劇就成了央視春節賀歲劇的大熱門。『本山劇』也一直不負眾望,特別是今年大年初三在央視一套首播的《鄉村愛情2》,平均收視率為8.46%,最高時竟達到11.62%。據說這個數字甚至超過了《新聞聯播》。業內人士評價稱,『本山劇』寫活了農村人,寫透了農村老百姓的靈魂。而趙本山說:『電視劇就要回到生活,我們的戲並不完全講美好,人物都是在經歷痛苦的同時追求著幸福,這就是農民的現實生活。』

  目前,趙本山執導的新劇《關東大先生》正在沈陽緊張拍攝,目標鎖定在了明年央視賀歲檔。該劇雖然是趙本山首次涉獵年代戲,但仍會有濃厚的東北風情和『趙氏』幽默,再加上300萬的投資和央視之前的承諾,該劇上央視賀歲檔的幾率非常大。

  潘長江新劇發起衝擊

  除『本山劇』受到觀眾青睞,由潘長江執導並主演的《清水藍天》今年3月在央視播出後收視率也一路飆昇。該劇在東北地區的收視更高,部分城市的平均收視率逼近10%,在廣東、湖南等南方城市的收視表現也相當突出。得到全國觀眾認可後,潘長江又開始了《清水藍天2》的拍攝。

  據該劇制片人、潘長江的弟弟潘長甬透露,《清水藍天2》仍由潘長江執導並主演,孫寧還將飾演『滿一花』,郭達、彭玉等將客串出演。『《清水藍天2》的劇本開拍前央視已經審查過了,該劇上央視肯定沒問題。我們現在要盡力做好,爭取該劇能在明年春節檔期播出。』

  東北劇成央視收視法寶

  記者從央視了解到,從2007年3、4季度到2008年1、2季度,央視共播出了包括《鄉村愛情2》、《清水藍天》、《喜耕田的故事》、《插樹嶺》等超過15部農村題材電視劇,而其中反映東北鄉村風情的電視劇超過了一半。央視文藝中心影視部主任汪國輝表示,央視並沒有刻意挑選東北題材電視劇播出,一切都是按照收視率來說話的,『我們有專門的審片組,每部電視劇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查,所以不存在央視偏愛的問題。我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各地農村題材電視劇登陸央視。』

  和東北劇火遍全國相比,南方農村題材電視劇這些年一直都不是很『興盛』。潘長甬表示:『東北方言和普通話比較接近,具有得天獨厚的語言優勢,這也得到了南方觀眾的認可。』我省電視藝術家協會秘書長、一級編劇趙光遠認為,為了營造喜慶熱烈的節日氣氛,央視每年春節期間都要主推賀歲檔電視劇。而東北農村劇語言幽默、貼近生活,並且以北方話為基礎,比其他地區的電視劇更容易受央視青睞。四川方言雖然也很獨特,但觀眾在語言上有障礙;上海、廣東等地的影視劇也很幽默熱鬧,但南北方文化差異比較大,很多觀眾無法理解其中的幽默。綜合比較後,東北農村劇自然就成了央視的播出大熱門。

  東北笑星助推東北劇

  表演生活化、語言趣味性強、故事包袱多,使得趙本山、范偉、高秀敏、潘長江這些小品明星備受追捧,他們所拍攝的東北農村劇自然會更具觀眾緣。此外,在《鄉村愛情》系列播出後,一些活躍在舞臺上的二人轉演員如劉能、『小沈陽』等也贏得了大量電視觀眾,就形成了東北笑星推動東北電視劇發展的局面。

  對於東北農村題材劇收視率高的原因,潘長甬分析說:『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直接受益於東北小品奠定的觀眾基礎。本山大哥和長江大哥在小品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並且佔領了這個陣地,有了固定的觀眾群。當他們轉而投拍電視劇時,一路摸索,制造出各種各樣的喜劇效果,取得了開門紅。現在,只要他們不把戲拍砸,就有觀眾追著看。此外,東北還擁有大批熟悉農村、熱愛農村的創作者,他們創作的農村劇非常貼近生活,也是東北劇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專家:光靠笑星不行

  但趙光遠也對笑星推動東北影視劇發展的狀態比較懮慮,他說,『最近幾年,趙本山等小品、二人轉演員拍攝了大量電視劇,勢頭強勁,並且顛覆了以往的農村劇體裁。這種加入了小品表演元素的電視劇,迎合了當今觀眾比較浮躁的心態。特別是《鄉村愛情》系列,表面上看是關注農村,關注農民生活,而實際上他們對農村的理解有些偏頗。特別是在創作中趙本山引以為豪的沒有劇本,更是違背了藝術創作的規律。在《鄉村愛情》中,趙本山把旗下的二人轉演員的表演纔能發揮得很出色,以搞笑為主,故事隨意性很大,對生活的理解卻很小兒科,所以趙本山系列劇不太被業內看好。潘長江的《清水藍天》在思想上先入為主,並不是深入農村生活後提煉出來的東西,相比以往的農村劇創作並沒有什麼進步。劇中也沒有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趙光遠認為,只靠笑星來創作東北農村劇,靠一些娛樂元素抓住觀眾,那麼道路會越走越窄。『現在很多創造者會產生這樣的困惑:不走娛樂路線,東北的農村劇就沒法搞。我認為東北劇還應該有更多的表現形式,創作者要沈下心來,抵住誘惑,挖掘黑土文化中厚重的東西。至少東北題材電視劇不能僅僅走這一條路。』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