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讓百姓看得起病 黑龍江省將出資收購中醫藥秘方
2008-08-13 09:43:00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員繼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3日訊 11日上午,省衛生廳廳長李斌在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作出關於《黑龍江省發展中醫藥條例(草案)》的說明。針對黑龍江省中醫藥面臨失傳的問題,《草案》作出『鼓勵捐獻有價值的中醫藥文獻、民間驗方、秘方和有獨特療效的中醫藥診療技術,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可以通過有償收購的方式進行搶救和保護』、『擅自撤並中醫醫療機構將受處分』等規定。

  北藥大省:傳統資源面臨消亡

  李斌在說明中開門見山地指出,號稱『北藥大省』的黑龍江,一些中醫藥傳統資源面臨消失的危險。報告列舉了一組組數字:全省63個縣級中醫院只有2個達到土建標准,現有業務用房中危房佔31.3%,63所中醫院只有26臺救護車。全省中醫從業人員1950年為3962人,2006年為7775人,56年間增長不到2倍,而同期西醫從業人員增長近50倍。隨著一批名老中醫相繼退休、謝世和流失,黑龍江省目前優秀中醫臨床人纔和中醫藥學術帶頭人嚴重缺乏。有的地方因此隨意撤並拍賣中醫院,醫院西化比較嚴重。由於缺少有效的保護措施,一些珍貴的秘方、驗方、特效診療技術已經失傳。

  立法目的:讓百姓看得起病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立挺中醫,讓百姓受益,是黑龍江省20年間兩次為中醫立法的目的。

  我國悠久的中醫藥歷史已經證明,在治療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和疑難病方面,中醫藥療效好、副作用小;在預防保健方面,中醫強調未病先防,病愈防復;在醫療成本方面,中醫診療技術簡便,醫療成本相對低廉,有利於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而10年前黑龍江省頒布的《黑龍江省發展中醫條例》,已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不相適應。

  國際需求:外國人看好黑龍江省中醫藥

  目前,在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有中醫醫療機構8萬多家,針灸師20多萬人,國際上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近年來,黑龍江省中醫藥機構先後與俄羅斯、日本、美國等國家的40多個國外機構建立了交流和合作關系。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先後在匈牙利、韓國等國家建立了分校,為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近4500人次的中醫藥人纔。如今,黑河市中醫院已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為國際交流基地,該院與俄羅斯阿穆爾州布市簽定了中醫藥合作協議,每年有五六千名俄羅斯人專程到該院看中醫。

  中醫藥保護:擅自撤並機構將受處分

  黑龍江省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必須依靠政府制定和實施強有力的扶持措施,《草案》對此著重作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鼓勵和支持高等中醫藥院校畢業生到鄉鎮衛生機構服務,作出『向上浮動一級薪級工資,浮動工資滿八年予以固定』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中醫藥文獻、檔案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在資金、人員等方面予以保證。對於瀕臨消失的重要中醫藥文獻、民間驗方、秘方和有獨特療效的中醫藥診療技術,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可以通過有償收購的方式進行搶救和保護。』

  今後政府及其部門不作為將有法可依。《草案》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未履行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法定職責的,不得給予各項獎勵,並由上級行政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未經省中醫藥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擅自合並、撤銷政府設置的中醫醫療機構或者改變其性質的,由省中醫藥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