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共青團大慶市委培養農村青年種植致富帶頭人
2008-08-13 10:47:0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何歡 葉雲貴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3日訊 『三十年前老子行,出大力,抱大壟,趕車駕犁樣樣通』;『科學種田孩兒當家,各個都是「土專家」,不費力氣把家發』;『不服不行』。

  這是肇州縣托古鄉老農民編的順口溜。事實是這個鄉在青年農民的帶動下,引進了多項農業科技項目,農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今年這個鄉團委,配合大慶市推廣的玉米膜下滴灌項目,廣泛發動青年農民,在以前一壟沒種過的背景下,全鄉一下子推廣玉米膜下滴灌一萬多畝,比鄰近的某大縣推廣得還多。春起還半信半疑的農民,看到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的大苞米,喜不自禁。

  共青團大慶市委書記牛玉金介紹,近年來,全市各級農村團組織密切聯系科技部門,依托各級培訓機構,以服務農村青年增收成纔為目標,開展了『青年土專家』、『開通青年直通車,攜手共建新農村』、『新農村、新青年、新素質』新型青年農民培訓工程等一系列主題活動,一批具有先進思想、掌握現代農業技術、善於經營管理、率先致富的新型青年農民,逐漸成為大慶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骨乾力量。

  大同區八井子鄉就在明沈公路邊,『大慶市大同區榮權中藥種植合作社』的大牌匾在此十分顯眼。在合作社的小二樓上,30多位農民正在接受板藍根種植培訓。下課後,農民們談了許多合作社董事長李榮權的事情。

  2000年,區裡引進板藍根種植項目,20多歲的李榮權帶頭種植,但失敗了。2001年他自費到亳州、安國學習一年,回來帶領鄉親們種植板藍根成功。秋後,中草藥行情不好,販子沒來收藥材。農民捧著豐收的板藍根,換不來一分錢,都來找李榮權,讓他出主意。明知道誰收誰賠,李榮權一橫心,『別人不要我要。』媳婦也攔不住他,『自家種的都賣不出去,整那麼多玩意你當柴火燒哇?』那一年,他把以前跑運輸掙的幾十萬元全搭上,把全鄉的板藍根全收下了。農民沒一家賠的,都對李榮權另眼相看了:『這小子行,以後就跟他乾。』

  在李榮權的帶領下,大同區、八井子鄉及周邊鄉鎮、周邊縣區中草藥的種植規模和經濟效益逐年提高。去年,合作社在八井子鄉內發展中藥材15000畝,在其他地區發展20000畝。年底合作社實現收入200萬元,藥農實現收入1750萬元。

  去年,在市區兩級團委的協調下,合作社又自籌一些,他們投資600萬元在八井子鄉建起一處佔地面積2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年交易量6000噸,年貯藏中藥材3000噸,現已投入使用。為了增加中藥材產品的附加值,合作社計劃建一處年加工量1500噸的中藥材生物提取加工廠。今年『五四』,李榮權被大慶團市委評為『青年鄉土專家』。

  大慶團市委牛書記是這樣解釋『青年鄉土專家』的:這些人首先有一技之長,其技術大多來源於生產實踐積累的經驗,缺少理論支持,還有待於進一步豐富和完善。包括李榮權,這樣的農民致富帶頭人更需要充電。他的技術是他7年前學到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要想適應新形勢,就得再學習,再提高。同時,這些人的人品、市場意識、帶動能力及開拓進取精神都需要進一步完善。所以團市委特別重視『青年鄉土專家』的培訓,市、縣、鄉、合作經濟等各級組織平均每年至少搞四場培訓,使一大批農村具有帶動作用的『土專家』脫穎而出。

  當然,如今農村也有不土的『專家』。陳春光,英俊瀟灑,文質彬彬,如果不回農村,他應該是一位研究生了。1998年畢業於東北農業大學,因學習成績優秀,老師和同學都勸他考研,可他既沒考研也沒找工作,毅然回到家鄉,當起了農民。父母不理解:『早知你這樣喜歡種地,當初還花錢上大學乾啥?』陳春光可不這麼想,『學農就要親農。農家是學農人最好的辦公室;田間是最好的實驗室。』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江灣鄉地勢低窪,西鄰嫩江,東北是沙包地,十年九旱,農民靠在江上捕撈度日,1998年大洪水後,大慶市投巨資在江灣鄉搞農業開發,建泵站、興水利、挖水渠、引嫩江水種稻田,開發面積近6萬畝。沒種過水田的農民誰也不敢包地,陳春光帶頭包下100畝地,還勸說鄰居也種水稻,並保證給他們作技術指導,之後,許多農民纔陸續走上種植水稻的路。在他的帶領下,2000年以後,江灣鄉6萬畝水稻品種逐漸實現良種化,使全鄉的稻田質量和產量大幅度提高。按每市斤多賣5分錢算,全鄉經濟增收300多萬元。

  除此之外,陳春光還進行了很多次農藥的試驗,僅此一項就使全鄉稻農增收300多萬元。

  為了推動江灣鄉水稻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陳春光等一批優秀青年團員組織廣大種植戶成立江灣鄉水稻合作社,為社員提供生產技術、農資供應、市場信息、水稻銷售行情等方面的服務,把分散經營的稻農組織起來,提高抵御生產風險和市場風險能力,開拓外銷市場,減少無序競爭。目前合作社擁有社員85人。去年合作社實現水稻銷售收入104萬元。鄉親們都誇江灣鄉水稻合作社是農民致富的一座橋。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