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牡丹江市籌資127億吹響公路建設"三年決戰"號角
2008-08-13 14:00:1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3日訊 2008年至2011年,牡丹江市將籌措資金127億元,初步建成『X』形高速公路主骨架,構建區域交通『1小時』經濟圈,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

  要想富,先修路。要發展,路先行。

  2008年至2011年,牡丹江市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公路建設的指示精神,全力推進公路建設『三年決戰』工作,擬籌措資金127億元,建設高速公路348公裡,建設一、二級公路140公裡,農村公路2977公裡,加快『大牡丹江、新牡丹江』交通網絡建設,再造大牡丹江新交通格局。

  公路交通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加快公路建設指示精神,為進一步加快公路建設,更好地服從和服務於牡丹江市經濟社會追趕型跨越式發展的需要,牡丹江市日前召開全市公路建設『三年決戰』工作會議,下發了《牡丹江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公路建設『三年決戰』的意見》,就今後三年交通工作進行了要求和部署,市政府同所屬六縣(市)及四城區政府簽訂了《牡丹江市2008——2010年公路建設責任狀》。

  經濟發展落後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基礎設施落後。牡丹江市要建設大牡丹江、新牡丹江,首先就要再造新交通格局,否則沒有1小時、2小時經濟圈,就很難有經濟上的活躍。據專家論證,公路建設投入1元錢能帶動相關產業3元錢的收入,公路建設對經濟發展能起到一舉多得、四兩撥千斤作用。

  2008年至2011年,牡丹江市交通公路建設擬籌措資金127億元,加快『大牡丹江、新牡丹江』交通網絡建設。建設高速公路348公裡,建設一、二級公路140公裡,農村公路2977公裡。加快大牡丹江交通網絡建設,發揮海牡圖『金三角』交通先行的重要作用,初步建成以201、301國道為『X』形高速公路主骨架,通縣公路實現高速化,通鄉公路實現高等級化,通村公路實現硬質化,出省公路實現快速化,運輸管理實現人性化,構建區域交通『1小時』經濟圈,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

  基礎設施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投入,牡丹江目前已經制定了詳盡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資源置換、舊路置換、政策化解、財政補貼、銀行貸款、征收車輛公路建設費等具體措施,充分利用市場化手段,強化多元化投入,破解公路建設中的資金難題。

  按照『加快建設、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的原則,牡丹江市計劃用3年多的時間,建設國道主乾線綏滿公路綏芬河至牡丹江段高速公路156公裡、國道鶴大高速雞西至牡丹江段高速公路85公裡、國道鶴大公路寧安至杏山(鏡泊湖)段高速公路52公裡、國道鶴大公路杏山至省界段高速公路50公裡、國道鶴大公路牡丹江至寧安段高速公路22公裡等5項高速公路;建設雞訥公路林口至大羅密段二級公路92公裡,省道雞圖公路老黑山至省界段二級公路48公裡,轄區全部鄉(鎮)、行政村實現硬化路面連接(路面寬度不低於3.5米),計劃建設裡程2977公裡。

  如今的牡丹江,抓住公路建設『三年決戰』機遇,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突破口,為構建沿邊開放先導區、發展旅游經濟打好基礎。今年『三年決戰』的重點工作是征地、拆遷及農村公路,在精心組織施工,確保質量的同時,努力把公路建設打造成公開、陽光、透明工程,全力建設促進全市經濟發展的路、農民致富的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路。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