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訊 『把旅游產業、文化產業與農業產業三者結合起來,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幾次來過黑龍江,對黑龍江扶貧開發工作非常關注的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執行副會長林嘉騋殷切地說,日前,就如何更好地借助中國扶貧開發協會的平臺,做好黑龍江扶貧開發工作,記者采訪了該會副會長林嘉騋。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有其獨具的優勢,作好農業問題將有利促進扶貧開發。林嘉騋說,黑龍江農業面臨的是產業結構調整問題,如何從傳統農業向生態高效農業發展,這一點應該學習和借鑒臺灣的經驗,臺灣有一個亞太蔬菜種子中心,世界各國的好的品種應有盡有,所以傳統農業首先應該改良品種,福建省做得就得非常好,這幾年從臺灣引進的蔬菜品種都是新的,比如地瓜,除了原來的黃心的,現在還有白心的、紫心的,從顏色、口感等方面進行改良,新品種大大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和品質,受到福建當地人的歡迎,所以黑龍江應該把產量高的、優良的品種引進來,從種子方面及時更新換代,此外,還應該注意使用節能節水技術,把水栽培技術推廣到農戶家裡,這樣可以保證農產品沒有污染,生產出的綠色食品就可以專供高級賓館,也可以到市場上買個好價錢,這正是適應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後,寧願花高價錢買綠色的食品需要。
同時,人們也高興到農村或者農家去體驗,吃農家菜,親身采摘新鮮的蔬菜,或者種地,鍛煉的同時也讓小孩子知道蔬菜是哪裡來的,進行了科普教育,這就是農業產業和旅游產業結合,這樣農民賺的錢,就會比單一農業產業賺的更多。
另外,黑龍江很多非常濃厚的少數民族文化,認真整理並標准化,然後就可以進行商業運作,不一定在當地,也可以復制到其他地方,就可以延伸,就可以把文化產業和旅游結合起來。
林嘉騋說,把旅游產業、文化產業與農業產業三者結合起來,挖掘當地農村和農民的優勢項目,進行市場要素的有機的結合,創造出經濟效益,就可以把扶貧開發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