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3日訊 近來哈爾濱市市民發現,經常有飛蛾成群結隊地落在自家窗前。記者12日采訪獲悉,不但哈爾濱市出現了大量的飛蛾,我省其他地市如大慶、齊齊哈爾等地也出現了類似情況。這些飛蛾都是從外地遷徙而來,遷入蛾量大、波及范圍廣、田間蛾量普遍,為歷史首次。
入侵飛蛾學名草地螟
近日,哈爾濱市市民張先生在自家和工作單位附近常看到飛蛾聚集,單位的大玻璃窗上落了一層飛蛾,還有不少飛進了辦公室。張先生說,以前也見過這種飛蛾,但從沒見過如此集中地出現過。
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專業韓教授說,這種飛蛾學名叫草地螟,近年在我國北方經常出現。這和當地的氣候、自身的天敵與小環境的濕潤度有關。草地螟對人類沒有危害,它的食物主要是禾本科植物的嫩葉。『前幾天剛下過雨,潮濕的環境被陽光一照射,更會使這種昆蟲集中羽化幼蟲變蛾。』
入侵飛蛾原是『偷渡』客
據省植保站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飛蛾主要是從內蒙古自治區等地遷徙而來。從7月末開始,就有大量草地螟成蟲遷入我省西部、北部各縣(市),並波及哈爾濱西南、佳木斯、雙鴨山、鶴崗等東部地區的部分縣(市)。據監測,7月29日、30日,草地螟大量遷入我省,成蟲遷入期集中,遷入蛾量大、波及范圍廣,田間蛾量普遍,為歷史首次。
幼蟲危害城市綠化
省植保站工作人員表示,根據監測,預計草地螟二代幼蟲在局部地塊有造成較重危害的可能,城市裡幼蟲會危及到城市綠化植被。
預計今年草地螟二代幼蟲在我省西部及北部地區草荒較重的地塊有造成嚴重危害的態勢。主要發生區域將以齊齊哈爾、大慶、大興安嶺、黑河南部為主。重點危害臨近草原,或山邊、河灘等地的草苜蓿、甜菜、大豆、瓜菜類、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幼蟲防治期約在8月12日至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