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伊春全民健身熱潮伴隨奧運湧動
2008-08-21 10:35:55 來源:林城晚報  作者:崔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伊春8月20日電  北京奧運會各項比賽激烈進行,在為運動員喝彩的同時,伊春市也掀起全民健身熱潮,人們以不同的形式詮釋著奧林匹克精神。

  每天,在公園、廣場,社區、景點等公共場所,足球、籃球等體育場地上,都能看見眾多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市民。他們或揮起扇子翩翩起舞,或舞起太極柔中帶剛,或跳起健美操燃放激情。在美麗的北山公園,大家盡情地享受著綠樹成陰的愜意;在健身器械齊全的健身廣場,市民一起運動,盡情揮灑汗水,愉悅地體驗著體育鍛煉所帶來的健康和快樂;在市中心區北大橋沿河兩岸,人們結伴散步晨練,享受大自然賜予的清新空氣……全民健身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將輪滑運動進行到底

  在林都健身廣場,有一支矯健、靈活的輪滑隊伍,成為廣場的一道美麗風景線。

  經常在這裡玩輪滑的張先生說,他的輪滑技術是孫子傳授的,今年10歲的小孫子每天都要玩輪滑,怕孫子一個人不安全,所以他每天都陪孫子一起到健身廣場,時間久了,自己不知不覺也愛上了這項運動,於是就買來輪滑鞋,在孫子的指導下每天練習。剛開始的時候,總是站不穩,沒滑幾步就摔跤,等逐漸掌握技術後,就開始練習花樣輪滑,現在,祖孫二人在輪滑中找到了樂趣,相互配合得十分默契。張先生說,北京奧運會的召開,更增加了他鍛煉身體、增強體魄的信心,他要把輪滑這項運動進行到底。

  據了解,我市輪滑協會於今年7月27日成立,這意味著我市的輪滑愛好者有了自己的組織,有84人成為協會會員。

  快樂門球強身健體

  在市體育局的門球館,活躍著這樣一群老年人,他們把打門球當成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定期組織比賽,和外地市門球愛好者打比賽,在交流經驗的同時,豐富老年生活,達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的。

  據了解,我市的門球運動發展得比較早,在上世紀80年代後期,部分老年人自發組織門球活動,當時沒有場地,就在老年大學的室內打門球,1998年市門球協會成立,現在已有隊員280多人,僅市中心區就有11個門球場地。他們當中大部分是離退休人員,其中有國家一級裁判5名。

  今年81歲的袁樹山老人可謂是門球協會的『元老級』人物,別看老人年紀大,但是手腳靈活,目光敏銳,打起門球沈著冷靜,手腳活動自如。袁大爺打門球已經有20幾年了,他說,這項運動不僅練習腦力,而且促進手腳靈活,他不僅自己打門球,還動員老伴一起玩。老伴丁素珍自從打上門球後,球友就送給她個外號,叫『丁一天』,因為丁素珍特別愛好這項運動,而且一打就是一天,早晨出門打球,中午就在球館附近吃飯,下午繼續玩。1994年,丁大娘的腿骨折了,住了半年醫院,出院後,丁大娘一直堅持打門球,現在腿恢復得非常好。

  水中暢游劈波斬浪

  劈波斬浪,暢游在碧水間,這是許多游泳愛好者的心願。今年夏季,游泳唱響了我市全民健身的主旋律。『迎奧運愛家鄉百人暢游黑龍江』等活動讓游泳愛好者從中體驗到團隊精神,拼搏精神,更高、更快、更強的奧運精神。

  每天清晨,游泳愛好者們早早地來到市中心區伊春河,在岸邊做好准備運動後跳入河水中,開始愉快地河中暢游。他們相互鼓勵,游得快的照顧慢的,年輕一點的照顧歲數大的。在這群游泳愛好者當中,一名失去右臂的殘疾人特別引人注目,他就是游泳愛好者劉震,劉震自小失去了右臂,但是他卻沒有失去生活的信心,在運動中找到了自我價值。

  風箏翱翔天空絢麗

  在市中心區伊春河岸邊和水上公園,人們經常能看到一只只美麗的風箏隨風搖擺,猶如一道彩虹,劃過美麗的天空。五顏六色的防火宣傳標語隨著風箏的起伏飄揚在天空。這是市風箏協會的會員們正在宣傳護林防火。

據了解,市風箏協會成立於2006年10月12日,由放風箏愛好者自發組織,以強身健體、陶冶情操、促進和諧、服務社會為宗旨。每年春秋『兩防』的時候,都通過放風箏來宣傳防火工作。

  門球協會的會員正在打比賽

  全民健身形式多樣

  據了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健身活動中來。跑步、登山等活動遍布各地,三五成群的市民在林城的街頭巷尾進行戶外活動,拳、操、劍、舞和秧歌等自發組織起的健身活動團體,在社區、廣場隨處可見,市民積極地投入到全民健身的熱潮中。市委、市政府對我市的群眾體育工作高度重視,市領導親自擔任各類協會名譽主席,在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每年都投入部分資金改善群眾健身設施,近5年來,投入資金1000餘萬元,使群眾健身活動條件明顯改善。

我市體育民間組織數量快速發展,據統計,到2007年,經民政局注冊登記的體育協會有冰雪協會、老年人體協、農民體育協會、殘疾人體育協會、乒乓球協會、釣魚協會、籃球協會、門球協會、武術協會、氣功協會等13個。在今年迎奧運之年,相繼成立的協會有游泳協會、輪滑協會、羽毛球協會等。太極拳協會、釣魚協會、冰雪協會、圍棋協會、籃球協會、門球協會、氣功協會等體育民間組織,培養了200餘名不同等級的社會體育指導員,100餘名各類體育項目裁判員,為全民健身活動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市民在健身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