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公園轉包 哈爾濱市香坊假日公園要變垃圾處理場
2008-08-25 10:28:39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劉濱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5日訊 2006年建成並正式向游人免費開放的哈爾濱市香坊假日公園,開放還未滿一年就悄無聲息地關門謝客了。據了解,假日公園是由環衛垃圾場改建而成,並定位為『集鄉土樹種培育展示,樹、花觀賞普及和休閑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生態公園』,曾有號稱省內最大的假山群和人工瀑布,還曾擁有『城市綠肺』的美譽。22日,記者輾轉來到香坊假日公園,滿眼看到的只是一片荒涼和蕭條。這個從垃圾場變身的公園建成剛滿三年,如今又要面臨淪為垃圾處理場的命運。

  輾轉尋『假日』公園關門了

  22日,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香坊區城高子鎮。在鎮中心打聽了很多當地人,竟然鮮有人知『假日公園』。由於路途偏僻又沒有公交車,只有坐『摩的』和『蹦蹦』車纔能到達。『太遠了,那兒路不好走!』好不容易找到了一輛『蹦蹦』車同意拉記者去,顛簸了十幾分鍾,『蹦蹦』車在一條大路口處停下來,司機指著路邊一塊『假日公園』牌子告訴記者到了。按照立在路口處『假日公園』的指示方向,記者走進岔路,不巧該路正在修路施工,不到1000米遠的路程異常難行。又走到一個岔路口,按照此處第二塊『假日公園』指示牌,記者又拐進了一條彎曲的小路,5分鍾後終於看到了『哈爾濱市香坊假日公園』的牌子,可是走近一看,大鐵門上竟然掛著鐵鏈。

  關門已兩年公園轉包了

  記者打開虛掛的鐵鏈後推開大門走進公園,門口小屋走出一名婦女攔住了記者的去路,記者表示要游覽公園。『早關門了,現在被個人承包了,裡面在蓋樓呢!』記者表明身份後,這名婦女纔不情願地放記者進去。隨後,一名王姓男工作人員一路跟隨記者。一路上,這名王姓工作人員稱,假日公園關門有兩年多了,以前是被別人承包了,今年6月份又被轉包給一個姓趙的人了。

  公園內,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片荒涼,樹木間雜草叢生,偌大的人工湖護堤已經出現坍塌。該公園的假山曾號稱是省內最長的人造假山,極具觀賞性,可以說是該園的標志性景觀。記者登上假山走了一遭,發現樹林草叢間遍布垃圾。走到山上通往出口的路上,一座嶄新的三層小樓平地而起,已經快竣工了。建築用的沙土、石灰、水泥,以及手推車等物品雜亂地堆放在樹林的綠地中,綠地儼然成了工地。而曾經宣揚的『科普基地、生態風景林區、休閑游樂區、人工瀑布』等景點如今已難覓蹤影,面對記者的詢問,園內工作人員也一臉茫然。

  昔日垃圾場要走輪回路

  據了解,香坊假日公園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城高子鎮東南側江南中環路旁,佔地面積共7.5萬平方米,距離市區19公裡。這裡原來是環衛垃圾場,香坊區城管局『廢物利用』,聘請專家多次研討後,擬定了在此修建香坊假日公園的計劃,並確定了公園的定位和規劃風格。當初香坊假日公園被定位為集鄉土樹種培育展示,樹、花觀賞普及和休閑度假等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生態公園。公園中喬、灌、草等搭配種植,形成的植物群落每天可吸收4噸二氧化碳、釋放4噸氧氣,成為一處名副其實的『城市綠肺』,深秋時節還可看到『五花山』的景觀。公園的亮點還有利用近30米的高度差,建設了長達220米、最高達6米的省內最大的假山群和人工瀑布,人工湖面積達到4700平方米。2005年,該公園完成了土方工程、道路、排水工程和人工湖的挖掘工程。2006年3月開始啟動垃圾場的拆除遷移工程,4月在園內實施了大規模的綠化工程,此後,公園內供電設施及攀岩、假山疊水工程、房屋室內外裝修工程也逐步完成。公園內設四個功能區,即管理區、觀賞生產區、生態風景林區、休閑游樂區。該公園於2006年8月1日正式免費向市民開放。

  記者從香坊區城管局得知,香坊假日公園對外開放實際不到一年就關門了,現在由個人承包,准確地說,該公園目前已經不叫公園了,其土地性質始終都是垃圾處理場。城管局負責人表示,香坊假日公園是由一處廢棄的環衛垃圾場改建,以後將變為處理餐飲垃圾的垃圾場。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