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8日訊 27日上午,上千名學齡前兒童和中小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加了每年都在哈爾濱文廟舉行的『拜孔子·入學堂·送紅蛋』公益民俗活動。活動中,孩子們行『開蒙禮』、走『狀元橋』,還領到了代表智慧、吉祥的紅蛋和糖果,充分感受了傳統文化的魅力。
昨日9時,文廟的大門剛一打開,便迎來了眾多前來參加活動的兒童及家長。在文廟內的孔子銅像下,孩子們自覺排起長隊,從身著漢服的工作人員手中接過紅蛋與糖果,之後頗有禮貌地道一聲『謝謝』。據了解,『入學拜孔子分食紅蛋』,源自中國傳統私塾教育入學的禮教行為。學童初入私塾學習,要拜謁孔子、拜老師,之後與同學互相行禮並分食紅蛋和糖果。
隨後進行的『開蒙禮』中,近百名身著小博士服的兒童,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走過『狀元橋』,許下他們天真的心願———『我想當科學家』、『我將來要做一名教師』……在文廟的『開蒙聖堂』,老師們用朱砂在孩子們的眉心點一個紅點,意為『朱砂啟智、眼明心明』。隨後,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用毛筆寫下了三個不同體例的『人』字,聽老師講述『人和』的人生哲理,最後向父母和老師鞠躬,學會禮敬師長。
『我們覺得應該帶孩子來感受一下傳統文化,畢竟這些文化需要他們傳承下去』,活動現場的一位家長表示,『希望能讓孩子及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等傳統美德,讓他們在做學問之前學會做一個好人。』其他家長也認為,應該讓孩子在接受現代教育的同時,汲取更多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這樣對他們未來的成長也將大有裨益。據介紹,為了讓哈爾濱市更多的青少年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此次公益民俗活動將持續至8月31日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