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向年產糧50億斤衝刺 龍江縣"糧食豐產科技工程"紀實
2008-08-28 16:09: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福山 高學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8日訊 從2007年開始,龍江縣通過科技推廣、土地適度開發、黑土地增肥、全程農業機械化等,向實現年產糧食50億斤衝擊。

  龍江縣總耕地面積514萬畝,其中玉米年種植面積400萬畝以上,佔總耕地面積的75%以上。2006年被國家評為糧食生產先進縣,今年又被農業部和省政府確定為全國和省級玉米高產創建示范縣,為全省實現大面積創高產積累經驗。

  規模化生產整鄉整村推進

  在保證創建面積的基礎上,龍江縣加快了規模化生產,實行整鄉整村推進,為機械標准化作業創造條件。

  根據縣玉米分布區域及生產狀況,該縣頭站鄉民主村承擔的部級玉米萬畝連片高產創建示范區,產量指標為畝產850公斤,面積1.5萬畝,涉及農戶956戶。將省級玉米高產示范工程的90萬畝設計為4個重點:頭站鄉創建畝產700公斤鄉,面積為16萬畝;景星鎮、山泉鎮、魯河鄉創建畝產800公斤以上、每點次連片面積100畝以上的千畝核心區16個;廣厚鄉、華民鄉、黑崗鄉和白山鄉,創建畝產750公斤以上、每點次連片面積500畝以上的萬畝示范區20個;輻射區整村整鄉推進,面積達到74萬畝。

  龍江縣制發了工作方案、技術方案和農事安排表,組成了農技專家組,召開多次會議與鄉、村、農戶進行了有效對接。

  完善水利增加投入

  龍江縣『十年九旱』。今年春耕期間,龍江縣在創建區綜合運用圍井建罐、增打機電井、攔蓄地表水、節水滴灌等諸多措施,積極開展水源建設。指導創建區農戶,結合噴灌、節水式滴灌等技術,堅持抗旱播種。創建區玉米全部采取坐濾水種植,每畝澆水量都達到了5噸以上,播種後6~8天全部出苗。

  龍江縣同時從玉米糧補和新增玉米糧補面積中拿出一定比例的面積用於高產創建。截至目前,已累計為90萬畝創建區投入1.98億元資金,其中各級財政投入達860萬元。

  依托科技挖掘潛能

  龍江縣實施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5年的實踐證明:讓糧食不斷增產只能靠科技創新。

  玉米是龍江縣糧食作物主打。該縣投資20餘萬元在黑崗鄉靠山村建立120畝玉米標志性示范工程園區,供農民參觀學習、交流。為了篩選適合當地栽培的優良種子,保證實驗的准確性、科學性,他們進行了45個品種的對比實驗。

  同時,龍江縣在山泉鎮紅衛村設立了160畝玉米試驗田,代表丘陵漫崗地區栽培模式,供西部丘陵地區農民參觀、學習,如機械播種、覆膜栽培、滴灌技術、化學除草等新技術,同時也搞了品種試驗、肥料試驗等項目,在玉米生產大鄉頭站鄉每個村都搞了10畝以上試驗田,供當地農民田間博覽。

  通過新技術推廣,加快了新成果、新技術向生產中轉化的步伐,目前已有玉米小壟密植、覆膜栽培、玉米化學除草、新品種應用技術在龍江縣農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極大的提高了糧食產量。

  另外,還大力開展耕作技術創新,破除傳統耕作方式,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今年推廣保護性耕作面積3000畝。春季開展滅茬整地,達到土壤疏松、壟型均勻、壟面平整、沒有殘茬的標准。推廣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優質良種。今年,全縣優良品種覆蓋率達到100%。

  龍江縣還大力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保護地栽培和棚式化立體栽培等農業新技術,通過『農技110』熱線和農業信息網絡發布各類信息2200多條。

  通過以上措施,今年龍江縣玉米有望實現畝增產玉米50公斤以上,玉米總產達到20億公斤左右,其中創建區玉米產量實現5.85億公斤,用22%的玉米播種面積生產出全縣30%以上的玉米產量,並帶動輻射全縣糧食總產跨上50億斤臺階。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