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藥店地址『隱身』 藥品批號做假 網上購藥貓膩真不少
2008-08-29 11:05:3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9日訊 近年來,網上購物的陷阱呈上昇趨勢,所以『誠信』和『欺騙』便成了網上購物中常見的字眼。網上的商品種類可謂琳琅滿目,藥品也含蓋其中,它憑借『快捷』、『便宜』兩大優勢,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

  但是,在網絡這個虛擬平臺上,賣藥會不會也存在一些陷阱,它真的能成為人們買藥的主要渠道嗎?

  記者暗查

  網上賣藥真相

  『我院是國家指定的專業研究機構,擁有一批著名的專家學者,掌握著國內外最新的科技信息……』這是網絡上一家診療中心的網上簡介詞。面對如此『權威』的機構,人們幾乎沒有理由懷疑其治療效果和所推薦的藥品。

  那麼,這些網站及其藥品的真相到底如何呢?記者就此進行了一系列調查。

  據了解,這家網站重點推薦的藥品名為『XX降糖寧膠囊』。記者按照網站提供的聯系電話打了過去,一位姓張的醫生聲稱此藥『具有修復胰島細胞功能,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病人胰島素抵抗的問題』。

  接著,他進一步解釋說,這是最權威的藥物,一個療程藥價為1460元;如果嫌貴,還可以打折。

  當記者問到藥品成分和生產廠家時,『張醫生』有點不耐煩,並指責記者沒必要問這麼多,只要能治病就行了。

  為了增加藥品可信度,該網站在藥品後面還特意列出了該藥品的批號,記者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進行檢索時發現,藥品批號和藥名並不相符。

  沒有藥店地址

  藥品多半有假

  消費者的信任和期待必須以好的監督、好的市場環境為基礎。那麼,國家對於網上售藥到底有沒有管理辦法,又如何加強管理呢?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按照國家《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網上發布藥品信息必須持有《互聯網信息發布許可證》等。

  『互聯網上沒有實體店鋪地址,僅用郵寄、快遞等方式銷售的藥品中,50%左右是假的。』黑龍江省社科院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一些黑網站宣稱的機構大多並不存在,銷售的藥品要麼沒有批准文號,要麼假冒正規藥品。而所謂的專家,幾乎都是擅自篡改或任意編造的。

  全國僅4家

  網站有權售藥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全國僅4家網站可以向個人消費者出售藥品,其中北京有2家,其餘賣藥網站均為非法。國家藥監局介紹,跟藥品買賣有關的網站分兩類,一類是藥品信息服務網站,一類是藥品交易網站。這兩類網站都需要經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批准。至今為止,全國可以從事藥品信息服務的網站有1211家,可以從事藥品交易服務的網站有9家。這9家網站中有5家進行的是第三方交易,第三方交易不允許在網上買賣藥品。因此,全國只有4家網站可以進行藥品零售。

  另外,據記者了解,按照有關法律規定,所有處方藥從2002年12月1日起不得在大眾媒體發布廣告。處方藥可以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藥品監管部門共同指定的醫學、藥學專業刊物上介紹,但不得在大眾傳播媒體發布廣告或者以其他方式進行以公眾為對象的廣告宣傳。

  但某些藥品企業無視法律的明文規定,故意混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界限,造成消費者隨意購買處方藥,引發了大量不合理用藥,嚴重破壞了藥品管理秩序。特別是一些價格昂貴藥品的虛假廣告,不僅使患者花了許多冤枉錢,還會嚴重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致人死亡。

  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接到的關於網絡購買藥品的投訴中,大多屬於在銷售過程中誇大療效,或者將保健品當作藥品來宣傳,消費者使用後沒有效果。雖然網站上承諾無效退款,但是一旦消費者要求退款,網站工作人員往往會以種種理由推脫。此外,還有部分消費者發現網絡購買的藥品包裝,與藥店售賣的同種藥品包裝存在很大出入。

  省消協提醒:網上購藥三大注意

  為此,省消協提醒消費者,在網上購藥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核對網站是否具有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的資質。查詢經藥監部門批准的可以向消費者銷售藥品的合法網站。

  2、消費者不要輕易相信網站中對藥品的宣傳。要核實網站中售賣的藥品是否經過藥監部門的批准,尤其要核對藥品的名稱、批准文號、生產企業等信息。

  3、消費者要保護自己的用藥安全。身體不舒服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使用藥品,不要輕易相信網絡廣告宣傳的藥品信息,以免耽誤病情。

責任編輯:侯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