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9日訊 一項近年來我國頗具爭議的收費制度『存廢之爭』終於塵埃落定。按照規定,9月1日起,曾經主要用於為個體戶提供服務及工商部門經費開支的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將在全國范圍內停收。
『兩費』停收後,全市23.423萬戶個體戶一年可以減負兩億餘元。這將引起一系列『變革效應』:不僅有利於發展個體私營經濟,還轉變了工商部門的行政職能,更被經濟界人士看作是財政體制改革的信號,即可以規范哈爾濱市公共財政收入,將公共財政收入與提供公共服務進一步掛鉤。
個體戶『減負』
一年少交800多元創業成本降低
『兩費』,帶著明顯的歷史烙印。
個體工商戶管理費是依據1987年國務院發布的《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向個體工商戶征收的;集貿市場管理費是依據1983年國務院發布的《城鄉集貿市場管理辦法》的規定,向進入集貿市場進行商品交易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能發生了轉變,主要是維護經濟秩序和進行市場監管,而不再直接參與市場建設。停征「兩費」有利於減輕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負擔,實現市場經營主體公平競爭,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市工商局局長馬彬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從市工商局企業登記處了解到,截至目前,哈爾濱市有個體工商戶23.423萬戶,分布在農林、金融、房地產、廣告業、教育等19個行業,從業人員總計32.3721萬人,注冊資金總額達98.1億元。每年,哈爾濱市個體戶繳納『兩費』總額兩億餘元,每戶每月繳費少則幾十元、多則上千元,年均869元。
『從某種意義上說,個體工商戶比大型企業更有市場活力,而「兩費」停征對降低創業成本、鼓勵個體創業及緩解就業壓力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經濟研究室主任劉濱偉認為,這兩個收費項目的終止,對促進個體私營經濟的良性發展具有示范意義。
工商局『加碼』
克服收費依賴從思想上『斷奶』
『在不少工商乾部的頭腦中,我們的監管主要是收費。』市工商局一負責人在談到收取『兩費』帶來的弊病時直言不諱。
可以說,『兩費』的取消,對哈爾濱市工商職能的轉變和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市工商局局長馬彬在得知全國停收『兩費』後,第一時間提醒全市工商乾部,在收費『斷奶』前,必須從思想上『斷奶』,克服對收費的依賴。
記者了解到,為了應對這場挑戰,市工商局提出了用3到5年,由『傳統管理型』向『監管執法服務型』徹底轉變。市工商局有關人士介紹,以前不涉及的網上交易,今後將納入監管范圍。將大力推行購銷臺賬、先行賠付等。同時,按照國家機構改革有關要求,今後,哈爾濱市工商部門還將加強兩項職能,即食品安全監管和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也就是說,他們的『經濟警察』作用在哈市將得到越來越好的發揮。
地方財政『埋單』
保障工商經費主張節約財力
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實行財政供養體制,停收『兩費』後,政府應該為工商部門提供新的經費保障。
哈爾濱市財政部門有關人士表示,按國家規定,停征『兩費』所造成的財政減收,由國家及各省(區、市)、副省級城市人民政府統籌解決,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正常履行市場監管職能提供財力保障。另外,中央財政將結合地方財力實際情況,通過財力性轉移支付對地方給予適當補助。具體補助辦法將作為停征『兩費』的配套政策,結合地方落實停征『兩費』的情況研究下達。
記者了解到,雖然具體政策尚未出臺,但為保證現有的工商經費水平,哈爾濱市財政部門將本著力主節約、杜絕浪費的原則解決這筆支出;對於工商部門來說,可能大到一臺車、小到一支筆都得算計著『過日子』了。業內人士認為,這對規范哈爾濱市公共財政收入、將公共財政收入與提供公共服務進一步真正掛鉤具有示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