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天藍水碧宜居宜游 黑河市創建省級衛生城市紀實
2008-08-29 13:46: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尹一凡 閆文秀 司漢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9日訊 今年初,黑河市提出創建省級衛生城市的奮斗目標,並將其作為本年的十大績效工程加以推進。如今,一個歐亞風情濃郁,城市功能完善,『天藍、水碧、樓新、路潔』的口岸城市已呈現在國內外游客面前。

  專項整治成果突出

  創建省級衛生城市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需要,更是建設現代宜居、景觀城市的需要。在創衛活動的攻堅階段,黑河市圍繞創建工作重點開展了三個專項整治工作,努力提昇邊境口岸城市的形象。

  鳥矙黑河城市一景。邱齊龍攝

  在環境衛生專項整治中,對市區中央商業步行街路面、世紀廣場等公共附屬設施進行清洗清刷。先後對市區南出口、幸福大市場、雙擁大街、海蘭街西段、王肅街老乾部活動中心附近的三不管垃圾清理50餘噸;清理建築垃圾、殘磚廢瓦1500餘立方米。對黑龍江公園的環境衛生進行突擊清理,共清理可視范圍內的白色垃圾5立方米,清理園內小廣告200餘張,清洗清刷園內果皮箱100餘個,清洗園內照明設施500餘處。進一步加大市區主要街路兩側違章建築物(構築物)拆除力度,共拆除違章建築物37處,使市區環境衛生面貌煥然一新。

  在食品衛生專項整治中,加大對食品加工企業及小作坊的監管力度和巡查頻次。同時以『三員』『四圖』為基礎,采取『三進』『五定』的基本方式,進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小作坊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的簽訂率為100%。在農貿市場,做到生熟分開,嚴格執行『兩罩一套一帽』制度。市區內的市場、超市100%建立進貨索證索票制度,鄉鎮、街道、社區食雜店100%建立食品進貨臺賬制度。對露天經營制作食品的管理方面,嚴禁無證、佔道經營,確保直接入口的食品不露天制作,銷售食品有防蠅、防蟲設施,餐具按要求消毒清洗,確保市民食品衛生萬無一失。

  在公共場所衛生專項整治中,對市區內307戶公共場所、11戶二次供水單位、2戶游泳館、市自來水廠、火車站、客運站等單位按照創建省級衛生城市的要求,全面進行了衛生監督檢查及指導,同時還對5份生活飲用水末梢水進行衛生監測。衛生監督人員深入到各監管單位,幫助組建各項規章制度,對衛生設施運行、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衛生知識培訓等情況加強監督檢查,讓城市公共場所更加整潔、美麗。

  市民健康意識明顯增強

  黑河市省級衛生城市的創建工作始終以健康教育為先導,以提高市民衛生文明素質為重點,開展創衛活動,真正把『健康理念』轉變成市民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

  在城鄉中小學開展了衛生健康教育課,中小學生受教育面達100%。各級各類醫院的門診部及住院區設立健康教育專欄,住院病人相關衛生知識知曉率達70%以上。居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達65%以上,居民健康行為形成率達55%。職業衛生、女工保健知識培訓率達90%以上,知曉率達75%以上。農民健康促進行動開展率達到80%以上,農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達到65%以上。

  在社區、公共場所、窗口單位等人群聚集的地方,開展經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動。每月開展1~2次健康教育講座、義診、諮詢活動,堅持送醫下鄉。分期分批對全區女職工進行保健知識培訓,通過多種形式,普及市民健康知識。

  城市服務功能日臻完善

  按照《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實施方案》的具體要求,黑河市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管理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先後啟動了城市亮化工程,投資155.9萬元在王肅街雙側安裝12米高中華景觀燈106杆。投資230餘萬元修整興安街、海蘭街、西興街等處的主要巷道共計5000多延長米。對黑龍江堤防城區段防浪牆和護欄進行維修裝飾,完成鋼掛天然大理石面長度1213米,仿制白樺木杆及白樺木柱1984延長米,制作文化石燈柱及裝飾燈308個。新建旱廁7座,維修旱廁1座;新建水衝公廁1座,工程已接近完工。此外,增設垃圾二次倒運箱183個,新建髒水窖175個。2006~2007年,投資1.43億元,進行西部棚戶區改造,修建4條街路,854戶老百姓改善了居住條件和衛生條件。今年西部棚戶區又拆遷718戶,將建24棟回遷樓。投資687.5萬元,對南大溝進行綜合治理,解決了多年的老大難問題。投資5000多萬元,新建垃圾處理場,近期即可使用,通過加大投入,加強管理,進一步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建設獨具歐亞風情的新興口岸城市。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