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生產廠家管理不到位行政部門監管不得力 假酒上貨架
2008-08-30 09:28:1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賈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0日訊 上半年我省查扣的1.5萬瓶假酒中,冒名五糧液、茅臺、國窖1573等名酒較多,冒名玉泉方瓶、金六福等中低檔酒也佔有一定比例。據各大名優酒經銷商講,黑龍江酒類市場假酒太多,有關部門光喊口號不乾活。

  今年6月24日至7月8日,哈爾濱市酒類專賣局和工商部門在木蘭縣、雙城市、賓縣、巴彥縣等地查扣了200多瓶假冒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劍南春等名酒,假酒包裝粗糙、標識模糊,但價格卻與真酒一樣。販賣假酒的經銷商大多拿不出酒類流通隨附單、進貨憑證等,有的經銷商還公然將假酒擺在貨架上叫賣。

  目前我省酒類市場魚龍混雜現象嚴重,低檔酒經過包裝後冒充名酒進入酒店,能賣到幾百元的高價。個別回收煙酒者到各酒店高價回收酒瓶、瓶蓋及包裝,給造假者提供了造假材料,一個茅臺酒瓶蓋最高能賣到80元。百姓認同的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等一些名優酒,成了造假者的『目標』,就連玉泉方瓶、金六福、富裕老窖等酒,也被一些不法酒販當成『發財目標』。

  哈市一茅臺代理商說,他家代理茅臺酒已經10年了,擁有多家店面,在哈市酒類市場上佔有一定空間,但受目前混亂市場環境影響,發展速度離設定的速度相差甚遠。

  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的由莉穎副教授認為,黑龍江酒類市場假冒名優酒泛濫的原因,一方面是茅臺、五糧液、國窖等廠家對其專賣店和經銷商管理不到位,打假不得力造成的;另一方面,酒類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夠,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也是主要因素。

  業內人士呼吁,有關部門應加強對酒類流通市場的監管,同時希望消費者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就餐時,注意查看酒的內外包裝,必要時應問明酒的來源,以防受騙。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