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0日訊 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強化行政責任,減少行政過錯,防止權力失控和行為失范,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七臺河市啟動行政問責制,全力打造『為民、務實、清廉、一流』的政府,全市上下形成了『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有為、過錯必問責』的市縣鄉三級問責制度體系。
七臺河市紀委、監察局出臺了《七臺河市行政機關領導問責暫行辦法》,注重抓好『四個結合』,力求把行政問責制落到實處。
實施行政問責制與領導乾部廉政提示相結合。針對領導乾部的崗位職責,制發《廉政提示書》,明確哪些應當做,哪些禁止做,提醒他們正確行使手中權力,依法行政,廉潔從政。
實施行政問責制與集中廉政談話相結合。針對群眾反映比較突出的地方煤礦監管單位驗收人員濫用驗收審批權、營私舞弊、索要好處等問題,把廉潔從政教育的重點確定在煤礦監管單位。市紀委、監察局對三區一縣政府主管領導和安全監督管理局、煤炭局、公安局、國土資源局等相關監管單位工作人員進行集中廉政談話,嚴肅工作紀律,收到了較好效果。
實施行政問責制與強化監督相結合。市監察局定期到40多個行政管理單位,以『四項治理』為重點,就其履責情況進行效能監察。一治『三亂』,突出解決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等問題;二治『梗阻』,重點監督檢查執法部門、經濟管理部門是否存在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變相審批、搭車收費等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等問題;三治『拖拉』,重點監督檢查工作推諉扯皮、效率低下、不負責任等問題;四治『不作為』。
實施行政問責制與查辦案件相結合。對群眾反映強烈、影響全市投資環境、行政效能低下和不廉潔等方面的案件,認真核實、嚴厲查處,重點查處領導乾部工作嚴重不負責任的失職瀆職案件。截至目前,有39名處、科級乾部因此受到黨政紀處分,有力促進了乾部作風不斷好轉和行政效能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