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訊 這個暑假讓大學生小王賺足了一學期的生活費,家教工作輕松愉快,暑假結束,小王還得到學生家長100元的獎勵。像小王一樣,在假期裡,很多大學生都選擇了家教這份職業,然而由於規章制度的滯後,在管理上,大學生家教仍處於『無序』狀態。
安全隱患:
學生家長對家教人員身份不審核
最初家教以勤工儉學的身份出現,而現在家庭條件不錯、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也加入到家教行列中,除了積累社會經驗、鍛煉為人處世外,不低的收入也是大學生投身家教行業的主要原因之一。據調查,大學生家教以小時為單位,小學家教的價格在15元到20元,初中家教的價格在20到25元,高中家教的價格在30元到35元。與此相比,藝術家教的價格更高,高考美術一般為30元到60元、鋼琴等樂器80元到120元、舞蹈類50元到80元。中考、高考競爭日益激烈,讓家長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家教,各大家政公司也將家教納入服務項目。家教市場呈現一派繁榮景象,繁華街區、高校附近的立交橋、小區的宣傳板都可看到家教信息,家教中介更把家教招聘貼到高校最顯眼的地方。
8月26日上午,記者在某高校的宣傳板上看到一則學聯兼職機構,招聘大學生家教、信息員和在校兼職人員,該機構的信息員不停地往過路的學生手裡塞傳單。記者以大學生的身份撥通了該家中介機構的電話,工作人員介紹,一條家教信息50元,每小時價格由學生和家長商量,學生先試講,試講失敗,該機構免費提供第二條家教信息,直到大學生找到家教工作,如果大學生想兼職做兩份家教,必須再交一筆信息費;家教信息員為120元/天,工作時間為6小時,一條家教信息提成10元,登記時,大學生只需攜帶身份證和學生證。
當天下午,記者通過114查詢臺,查到了市婦聯家政管理部門的電話,對方得知要做家教,當即記下聯系電話,並稱,家教中心找到合適的工作後,馬上聯系,可攜帶學生證到家教中心登記。
記者了解到,各高校都設有勤工儉學服務中心,為特困學生提供兼職工作,其中也包括家教工作,但由於學校的力量有限,而且很多學生都希望得到這個機會,此外家教又是熱門行業,信息量不足,很多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家教工作,只能求助於社會上一些家教中介機構。
做過兩年的大學生家教的王某說,現在家教中介機構太多了,每到新生入學時,校園裡都會有發傳單的信息員,任何專業、任何高校的學生只要拿著學生證花上50元錢就能到中介機構登記。因為家教准入門檻低,很多大學生登記後找不到合適的學生家長,或者試講三四次都不成功,中介費又不能退還,只能再到另一家中介登記。
而學生家長們也承認,中介機構是他們找家教的主要途徑,只要在家教信息員那登記,便有家教上門服務,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聘請多位家教老師。與有經驗的教師或名教師相比,大學生家教有價格便宜、與孩子相處融洽等優勢。但是家長在挑選家教老師時,很少考慮到家教的品行是否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對家教的身份沒有進行過嚴格的審核,更不了解大學生家教在校的表現及家庭環境。
監管盲區:市場缺乏具有約束力的行業規定
按照國家教育部的規定,只有考取教師資格證的人纔能執教,而家教這個特殊群體游離於此規定之外。
目前,社會上家教老師分為三類,專職教師、高校大學生、社會自由職業者。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家庭教師還不算是《教師法》中規定的教師。
家教市場的蛋糕越做越大,然而,龐大的家教市場已經成為管理上的盲區,正規的、具有約束力的行業規定相對缺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教市場的混亂。
據哈爾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統計,哈市只有5家專門的家教服務公司,另有一些家政公司擴展業務開設家教服務,由於這些家政公司沒有登記家教服務,查詢工作十分繁雜。市工商局的工作人員認為,家教涉及到教育部門,注冊之前要先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可批准,纔能保證這個中介機構的權威性。但是,由於家教市場發展太快,相關法規建設還跟不上,家教中介機構該怎麼注冊,由哪個部門管理等,目前都還沒有明確規定。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法制監察處的工作人員認為:從法律上來講,很多家教與家長之間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直接導致家教市場准入資格的混亂,教聘兩者的權利、義務都非常模糊,雙方的義務和權利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去年,平房區40歲的黃某借請家教之機,將毫無防備的女大學生騙入家中殘忍地殺害;20歲的無業青年許某以家教為名,潛入學生家中盜取財物。這當然是兩個極端的案例,但確有一些人偽造名校的學生證欺騙家長……
調查中記者發現:很多學生家長對中介機構推薦的家教人員只簡單地檢查學生證、身份證,大致地了解家庭情況,就把孩子托付給對方,甚至有一些粗心家長並不查看證件,完全相信中介機構提供的信息。而一些大學生求職心切,找到僱主後,也不查看對方的有效證件,也不簽訂勞動合同,遇到克扣、拒付工資等情況時,拿不出相關憑證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對此,警方建議:『無序』狀態下的家教市場,教僱雙方都應提高警惕,家教人員,尤其是勤工儉學大學生,應先通過社區、派出所等部門證實僱主的家庭環境,保證自身的人身安全。而學生家長則應全面核實家教人員的真實身份及道德品行,確保學生與家庭財產不受到損害。
市民期盼:
建立健全規范有序的家教市場
既然家教市場如此混亂,教聘雙方的利益無法保障,為什麼找家教的家長趨之若鶩呢?原因在於社會對家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需求內容越來越豐富。
記者隨機做了一項調查,調查的60名家長中,40名家長認為,家教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15名的家長認為,特長家教可以培養孩子的技能讓孩子『有一技之長』,還有一些家長請家教完全是跟風心理,『別人請我也請,否則孩子一定會落後』。但是他們共同的目標是,讓孩子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現在家長不再單一地要求家教老師只輔導孩子功課,還要教孩子為人處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有家長不惜重金聘請家教,哈市的劉女士打出月薪5000元的招聘啟事,為4歲兒子請全職家教老師,兒子任性、頂嘴、滿口髒話,她把改造兒子的希望寄托在家教身上,希望她的教導能讓兒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位為6歲女兒請家教的市民王女士表示,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纔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根據孩子的特點,相貌端正、溫柔漂亮、性格開朗的老師更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大學生的青春活力消除老師與孩子之間的代溝,從而使孩子服從家教的管教,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有多年從事教育工作的專家一針見血指出,應試教育的弊端是家教職業盛而不衰的主要原因。僅以小學生英語為例,小學一年級的英語教材並沒有從字母學起,而是直接讓孩子背單詞、學語法,如果學前沒有學過幼兒英語,新入學的小學生不可能跟上老師講課進度,此時家長不得不請家教為孩子『補課』,初中、高中的課程就更難了,如果不及時解決學習上的難題,積累多了就成了『疑難雜癥』,他希望家教行業建立准入制度,教師應持證上崗。
在采訪中,規范家教市場是廣大家長的共同心願,新的時代賦予家教新的責任與義務,如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如何引導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如何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都是家教必須承擔的責任,這就要求家教自身就要是一名品行端正、思想進步、與時俱進的人。家長們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出臺相關規定,要求家教人員持證上崗,『上崗證』可以是教師資格證或多年從事教師這個職業的證明;針對大學生等沒有接受過教育專業知識培訓的人,可以對其進行崗前培訓,發給『家教上崗證』,而家長們也會為家教提供勞動合同和真實、完整的家庭檔案,以保證雙方利益不受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