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夜幕下的哈爾濱』搭臺旅游唱戲 一部劇火了一座城
2008-08-31 13:44:0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31日訊  驚險諜戰,浪漫奇情,一群血火歷史中的英雄兒女,一段感天動地的抗日傳奇,就發生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的歷史中。他們是這個城市的壯士,他們是這個民族的英雄。他們生於過去,死於過去,但他們的青春傳奇永存於現在和未來,萬古常青……

  隨著《夜幕下的哈爾濱》(以下簡稱《夜幕》)的熱播,我們又一次成了全國人民的焦點。讓我們在自己的城市中重新走過,借助那些美麗的建築物,借助那些肅穆的紀念館,重溫歷史,憑吊烈士。

  同時,也試著為我們自己的城市,打造一張文化旅游的名片,一張影視旅游的地圖。讓『冰城夏都』有一個全新的著眼點,讓來冰城的游客有一個新的旅游項目。走走這些地方,聽聽這些故事,記住這個美麗的城市和她歷史上的英雄兒女……

  一部劇火了一座城

  一部影視作品會火了一座城,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很多人對羅馬的認識都源於不朽的《羅馬假日》。導演威廉·惠勒將羅馬的名勝風光生動地融入到格利高裡·派克與奧黛麗·赫本的愛情故事中,使全世界觀眾都向往羅馬,向往這個浪漫之都。一部《廊橋遺夢》,使美國的麥迪遜小鎮一夜成名,游人如織。當年,日劇《東京愛情故事》同樣使東京大『火』了一把,『莉香』的故事,引來很多游人去東京感受經典愛情的氛圍。

  這種『影視文化旅游資源』十分寶貴,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很多影視拍攝地的政府非常重視這種資源,紛紛借此開發旅游項目。日本有個『柯南村』,因漫畫人物偵探柯南而得名,當地政府把這種資源利用得淋漓盡致。

  少年偵探柯南風靡世界,擁有大量的粉絲,誕生柯南的小城大榮町,因此變為『柯南村』。雖然當地只有5000多戶人家,花不到兩個鍾頭就可以逛上一遍,但卻是全日本『柯南迷』的朝聖之地。走在大榮町城區,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柯南的身影。全長1400米的主乾道取名『柯南大道』,路上的標志牌、浮雕、銅像、井蓋全以柯南為主題。『柯南大橋』上更是三步一像、五步一雕。這還不算,連圖書館和小學校的門口,都有活靈活現的柯南銅像,讓人感覺漫畫中的主人公似乎真的存在,而且就生活在你身邊。

  黑大教師張大生對此評論說:『哈爾濱一定要用好《夜幕》的旅游資源,英雄的城市要用好英雄的傳奇。哈爾濱與其他旅游城市相比並不佔優勢,但獨特的文化資源可以讓我們另闢財路。西北原來有什麼旅游資源啊?大漠戈壁,可人家張賢亮開發出了一個影視文化基地,現在一年幾千萬的門票收入。為什麼?就因為《紅高粱》、《雙旗鎮刀客》、《東邪西毒》這些經典電影給他們做了活廣告。』

  一個裴勇俊頂一個旅游局
  一個裴勇俊頂一個旅游局

  開發當地旅游資源,是各地政府絞盡腦汁的事情。當年韓國影視界千方百計想打入日本市場而不得,宣傳韓國旅游更是不得其門。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裴勇俊的《冬季戀歌》一下子幫他們打開了局面。

  《冬季戀歌》在日本掀起韓流熱潮後,讓一大群迷戀裴勇俊的日本中年婦女,前往影片的拍攝地韓國春川市。春川市的旅游一下子火起來了,收入是原來的幾十倍。

  為了做好這個城市秀,為了演好這部旅游戲,春川市下了大工夫。大街上處處都是《冬季戀歌》的招牌簡介,連男女主角的手印都變成了重要景點。在春川市區還有一尊以裴勇俊劇中造型為原型的雕像,雕像的服飾裝扮與裴勇俊在《冬季戀歌》中幾乎一模一樣:身著茶色皮質外衣,內著橙色高領衫,當然脖子上少不了他在劇中多次佩戴的招牌白色圍巾,表情栩栩如生,帶著『裴氏經典』的溫暖笑容。南怡島是劇中主人公裴勇俊和崔智友初戀的地方,它是春川市遠郊漢江上的一個小島。島上遍種樹木,環境清幽,原來僅是休閑的地方,但隨著《冬日戀歌》的熱播,南怡島成了『哈韓』一族向往之地。南怡島上洋溢著《冬日戀歌》的情調,裴勇俊和崔智友漫步的那一段長長的、美麗的水杉路,成了島上的『情人之路』。此外,裴勇俊和崔智友定情的滑雪場——龍平度假村,也成為裴勇俊迷熱衷的去處,當地人把劇中裴勇俊烤火的爐子、第一次彈鋼琴的地方、吃飯的餐廳都掛上劇照,甚至還銷售裴勇俊在劇中標志性的裝飾——圍巾。

  曾經去過韓國的張大生感嘆說:『一部《冬季戀歌》,讓韓劇在日本打開了市場,日本人紛紛到春川市朝拜偶像,這是當地旅游局都無法做到的。一個裴勇俊真頂得上一個旅游局了。』

  要將《夜幕》利用好

  這樣的故事,對中國觀眾同樣起作用。還記得2005年《大長今》席卷國內的時候嗎?那年『十一』長假,大批電視觀眾去韓國旅游。記者采訪了曾經到《大長今》拍攝地參觀旅游的楊女士。她說:『那時候太迷戀大長今了,因此經常去吃韓國料理,還去買一些韓國居家飾品。一放假,我就報名去韓國旅游,尋找大長今的足跡,仿佛穿越了時空。我們游覽了千年古剎來蘇寺等地方,這些景觀都與大長今有關。我覺得中國的旅游資源比他們豐富多了,但還是想去韓國,因為可以感受「長今文化」。』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影視資源文化,也千萬不要覺得這沒什麼。只要你利用得好,宣傳得好。平淡無奇的自然景觀,一夜之間就可以成為招財進寶的財源。那些無甚光彩的景觀,會讓游客覺得無限溫暖和親切。

  記者身邊就有這樣一個有趣的例子。哈爾濱的夏天雖然涼爽美麗,但吸引人的程度還是比不了冬天,因為冬天我們有如夢如幻的冰燈,還可以滑雪。哈市的楊先生為此想出了一個絕好的辦法,他說:『如果有朋友遠道而來,我就對他們說,這次我帶你們走兩本「書」,一本是《暴風驟雨》,一本是《林海雪原》。我們開著吉普車去了尚志和威虎山等地,其實當地的景色很一般,但朋友們玩得非常盡興。因為這兩本書的故事他們都耳熟能詳,到實地一游,一下子打開了他們塵封的記憶。旅游成了文化之旅、探秘之旅。我沒花多少錢,他們都特別滿意。』

  這種思路很值得城市管理者借鑒,《暴風驟雨》、《林海雪原》可以利用,《生死場》、《呼蘭河傳》和《夜幕》同樣可以大做文章。

  一本書、一段故事、一部影片,會讓城市的景物變得神秘而親切,帶著劇情游覽觀光,很容易讓人產生時空交錯的遐想。風靡世界的《達芬奇密碼》就曾令法國盧浮宮的游客激增。這樣的資源應該有多少利用多少,多一個由頭,就多一分利潤,你利用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為哈爾濱做『名片』

  《夜幕》的導演趙寶剛很懂得這裡的玄機,他曾表示,要把這部電視劇打造成哈爾濱的一張城市名片,為旅游文化服務。

  他對記者說:『拍攝時,我們找遍了哈爾濱所有能找到的圖片資料,還專門買來大量書籍做參考,以求真實再現上世紀30年代哈爾濱的服裝、布景、氛圍。看完幾大筐資料後,我驚著了,沒想到當時的哈爾濱竟然如此奇特。日偽時期,哈爾濱的外國領事館就有21個,服飾集東西方之大成,特別是建築風格,都是哥特式、巴洛克式,比上海更洋派,「東方小巴黎」之稱名副其實。我們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和索菲亞教堂等地取景,就能感受到哈爾濱濃厚的歷史味道。哈爾濱應該用好《夜幕》,讓他成為哈爾濱的名片、哈爾濱的驕傲。』

  《夜幕》的編劇高光說:『哈爾濱給我的感覺很不錯,具有歐洲風格與文化,與東北其他城市完全不一樣,很洋氣。那些老建築最能代表哈爾濱特色,是積累了一個階段的文化。但我們拍攝時也感覺很遺憾,哈爾濱在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時,和其他很多城市一樣,使新建築失去了特色,以至於我們在拍攝時總是穿幫,增添了難度。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哈爾濱是全國最洋氣的城市,哈爾濱應該學會利用好自己的文化資源。』

  張大生說:『《闖關東》來到我們身邊時,我們沒有抓住,這次《夜幕》又來到家門口,我們一定不能放過,要把後續的事情做足。劇中拍攝的景點都可以作為旅游點向大家推薦,還可以就《夜幕》展開一系列活動,比如我們的龍江講壇,就可以開個講座,還可以請劇組成員過來講;一些商家也要緊緊抓住這個契機,宣傳好自己。管理部門完全可以把《夜幕》看成是一場公關秀,是對一個城市的包裝,是對哈爾濱整體形象的樹立。這對我們發展旅游的作用非常大。想象一下,當你置身於哈爾濱,腦海中想象著那些出現在電視中的畫面或小說中的文字,倏忽間仿佛時空交錯,人與景的相互融入,感覺一定十分新奇。』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