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份開始,省會沒有資質的『黑中介』將無生意可做。因為按照規定,今後所有通過經紀機構交易的存量房(二手房)都將實施網上備案,只有經市房管部門年檢合格的經紀機構、經紀人,通過密碼認證後纔能進入操作平臺,不符合條件的中介機構就只能望『網』興嘆了。
省會中介市場發展迅速
近年來,隨著省會樓市的快速發展,也給房地產經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各房產中介店面如雨後春筍遍布我市大街小巷,在方便人們租房需求及買賣房屋的同時,對省會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據市住房保障與房地產管理局市場服務管理中心主任趙建波介紹,從我市的情況看,房地產經紀行業雖然發展歷史很短,但是發展很快。從過去的幾個機構、一小部分人來經營,發展成為現在355家公司、1700多持證經紀人這樣一個紅紅火火的不可忽視的行業,主要得益於我市有一個比較好的房地產經紀發展環境。
但是,在房產中介日漸發展的同時,一些不夠規范的房屋中介公司也紛紛出現。特別是一些剛成立的中介公司,其中介人員沒有經紀人資格證書,隨意收取服務費、看房費,騙取定金,賺取差價,甚至什麼手續都沒有的夫妻店也開門做生意,導致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行業信用面臨危機。
中介行業存在六大問題
趙建波表示,2007年,我市開始大力整頓房產中介市場,在一年時間中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市場檢查,當年對397家房地產中介機構進行了年檢,5家機構被資質降級;通報批評超范圍經營的涉及9家機構;媒體曝光無資質的中介機構18家,在檢查中,發現中介機構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6個方面:
違規代理銷售不允許上市房源:一些房產經紀機構暗地代理銷售村民住宅、經濟適用房、無合法手續房產等,並且有的機構在報紙廣告上推銷,在我市今年資質降級的5家機構中有三家涉及此類事件。
低價購高價售暗吃差價:按規定,中介機構就是信息服務和居間代理,只能收取傭金,不能賺取任何形式的差價。有的機構與房倒聯合,上下聯手、欺瞞客戶或利用信息不對稱性,以信息優勢方的有利地位進行欺詐,不履行告知義務,違背行業道德的誠信原則,與一方串通坑害另一方的利益,昧著良心獲取收入。
超范圍經營,違規代理銷售商品房:在2008年的資質年檢中,由於違規代理商品房預售項目,我市通報批評9家機構為預備級或三級資質,在今後的市場檢查中,這將是我市市場查處的重點之一。
分支機構太多經營違規難以查處:房地產中介行業因進入門檻低,導致從業人員魚龍混雜,參差不齊。加上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使許多中介機構采取擴大分支機構數量來爭奪市場份額,但是由於疏於管理,尤其是加盟式和承包式的分店模式,造成了各門店經營的短期行為,置法律法規政策於不顧,斤斤計較眼前利益而違法經營。每年市房管部門所接到的大量投訴中,多為此類加盟式和承包式的分支機構。
不履行義務合同糾紛多:從市房管部門投訴記錄看,大量的是合同糾紛,造成合同糾紛原因,有買賣雙方簽訂合同的隨意性,但也有中介機構在促成交易過程中,不能完全地盡到告知義務和交易信息透明、完整地傳遞。有的房源中介公司在自己都不清楚房源情況下就簽訂代理協議,這就造成了三方面達成協議的差異,為合同糾紛埋下隱患。
非持證的專職資格人員簽訂經紀合同,虛報成交價格逃避稅收,不具實向客戶返還費用和開具發票。經紀合同是機構經營中的重要合同,必須由經過培訓上崗的專職資格人員來簽訂。
趙建波表示,從我市查處發現經紀機構存在的違規現象分析,有許多是機構的不規范經營造成的,不管是行業存在的問題,還是企業經營模式的問題,都揭示了行業發展中不容回避的現實,這就需要校正,需要規范。
網上備案開啟陽光交易
針對二手房傳統作業模式存在的信息透明度不高、經紀行為尚欠規范、交易安全程度仍需加強等問題,3月15日,我市在北方大廈舉辦了市房地產經紀機構年鑒講評暨存量房網上備案、交易結算資金監管會議,決定從4月份開始在市內試運行存量房網上備案制度,要求今後所有通過經紀機構交易的存量房源都必須通過安全驗證。
『今後無論是通過房產中介機構進行存量房交易,還是買賣雙方的自行交易,都必須通過該網上平臺實現。』市房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石家莊市房地產市場的逐漸成熟和發展,存量房市場交易規模已經接近了商品房,對省會房地產市場正常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二手房交易過程中存在的眾多問題不但損害了房屋買賣雙方的利益,也影響了房產中介市場的正常發展。為此,市房管部門借鑒各地市經驗,並結合石家莊市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了房管部門審核備案、銀行負責交易資金監管的工作模式。通過實行存量房網上備案,將房地產經紀機構從接受房源委托、與委托人簽訂存量房出售合同、發布委托出售房屋基本信息、交易當事人簽訂或解除存量房合同等環節全部實現網上操作,從信息源頭開始將存量房交易全程納入『陽光』操作,保障了存量房的交易安全和交易透明度。
據介紹,二手房網上備案交易程度大致分為以下幾步進行:首先需要登錄房管部門驗證經紀機構資質、經紀人信息——經紀機構將上市存量房房源信息登錄網絡系統,房管部門審核後確定掛牌——買賣雙方協商成交後網上簽訂買賣合同——中介機構和買賣雙方到銀行辦理資金監管手續,到房管部門辦理交易手續——賣房人到銀行取款,買房人到房管部門領取房屋所有權證。
據趙建波介紹,該存量房實行網上備案制度可以使一批證照不全的經紀機構、經紀人『出局』,杜絕不良機構暗吃差價行為;今後有限制的存量房將不能備案掛牌公示,而實行銀行資金監管對購房款的安全將起到保險作用。有關人士表示,此舉將使『黑中介』和無證經紀人的生意越來越難做,從而有力遏制合同欺詐等行業違規現象的發生;同時,對於撇開經紀公司私下交易的行為也有一定的制約作用,減少產權不明晰、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糾紛,確保了交易雙方和經紀公司的三方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