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訊 主動要求跟隨市政府招商代表團前往浙江招商引資,自己邀請當地眾多有影響力的企業家,現身說法宣傳哈爾濱的潛在商機,優良投資環境讓來自浙江的哈爾濱泰林投資公司董事長呂國興成為哈爾濱招商引資的義務宣傳員。一系列的安商、落商、扶商、親商、富商機制讓外來資金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也讓哈爾濱的改革開放邁向了新起點———來自市經濟合作促進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由於外來投資迅速增加,拉動哈爾濱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超過30%,增幅已經進入15個副省級城市的第一方陣。從2003年到2007年,哈爾濱實際使用外資年均增長16.7%,國內資金到位額年均增長59.4%。
57個園區成為『土地資源庫』
構築園區載體,做強招商引資主陣地,築巢引鳳,哈爾濱的招商引資正在由零星招商向產業群、產業鏈招商轉變。
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歐美亞園區、全國唯一的東北亞區域合作為背景的東北亞園區以及以發展循環經濟為主的對青山園區,這些定位明確的產業園區成為松北區招商引資的主戰場。通過引進一批優勢企業,形成一批優勢產業,不斷充實產業園區,使園區形成產業體系,提高了聚合能力。截至目前,松北區共引進工業企業67家,開工建設28家,投產11家,園區內剩餘的大部分項目將開工建設,園區主戰場效應將更加凸顯。
在延壽工業園區,除建設高標准的道路交通網絡和電力、給排水、通訊等基礎設施外,日處理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和集中供熱能力200萬平方米的熱力廠,從戰略上提高了項目落戶的配套水平。延壽縣今年還將完成1.66萬平方米綠化工程、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建設項目,這些都為企業入駐、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條件,預計年末入園企業可達30戶,投產企業可達15戶以上。
作為招商引資的主要載體,哈爾濱市的園區建設發展迅速。目前,全市共有工業園區57個,總規劃面積557平方公裡。其中,國家級園區2個、享受國家級待遇園區4個、省級園區26個、市級園區13個,各區縣也已形成了各具規模的12個產業集中區。這些園區儲備了目前最為稀缺的土地資源。
半年新增千萬美元項目7個
經過多年發展,哈爾濱市已經形成了機械制造、綠色食品、醫藥、高新技術和化工等在全國乃至國際上具有一定優勢的產業,生物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戰略性產業也得到長足發展,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能力日趨增強。
引進配套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賓縣適時地調整招商引資底線,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要求固定資產投資必須達到5000萬元以上,並且要圍繞已具規模的農副產品加工、建材、機械制造等三大主導產業和專項工業園開展招商。
引入增量資本,激活存量資源。道裡區通過引進大連大商集團5.5億元的並購資金,使有著58年歷史的國營企業哈一百舊貌換新顏,當年納稅3000萬元;萬達集團投資10億元的萬達商業廣場,帶來了美國沃爾瑪、時代華納、馬來西亞百盛百貨的捆綁入駐。
改變過去小打小鬧、零打碎敲做法,圍繞食品加工、機械制造等初具規模的優勢主導產業趨同引進項目,延伸產業鏈條招項目,通過增資擴股、技術創新、品牌戰略和橫向聯合等手段擴大生產,提昇產業優勢。通過這種做法,中煤集團的25萬噸甲醇擴建、南京貝斯特農機有限公司農機制造、黑龍江建業燃料公司的20萬噸甲醇汽油等一批新上項目先後落戶依蘭。
以各自為戰向整合力量、整合資源轉變,以龍頭大項目帶動大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新批投資總額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7個,合同外資金額1.25億美元。
實際使用外資內資省內第一
哈市作為內陸城市,與東部沿海城市相比,不具有港口、交通等硬環境上的優勢,而且受寒帶氣候的影響,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企業生產運營的商務成本較高。因此要創造招商引資的比較優勢,唯一的選擇就是以軟環境建設為突破口,使投資者在這裡能拿到行業的平均利潤,甚至能得到超額利潤,願意在這裡繼續發展。
雙城通過建立縣級行政綜合審批中心,使原來需要一周辦理的手續一天就能完成;道裡區投資590萬元闢建了全新的道裡區行政服務中心,入駐部門增加至19個,一站式審批項目增加至93項,對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實行無償代辦審批手續、網上審批、聯席審批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效率。賓縣的『項目開工前一條龍,建設中全方位,投產後經常性』的一站式服務體系,使行政審批事項減少了60%。
硬手段打造軟實力,全市營造的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產生了『引進一個、帶來一串、輻射一片』的功效。在賓縣投資的華龍方便面項目土建動工後,因找不到合適的施工負責人而影響了項目的進度和質量,賓縣政府選派已退休的原建設局局長去為企業做施工現場負責人,全權負責項目建設,既解決了企業的困難,又大大加快了企業建設速度,使這一賓西開發區第一個入區項目實現了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目標。良好的發展環境,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華龍面業集團繼投資1.2億元的方便面生產項目後,又投資1.5億元興建了飲品項目,並引進了兩個包裝項目。賓州水泥、四海集團在一期工程項目建成後,也都追加投資啟動了二期工程項目。黑龍江遠東木業有限公司落戶開發區後,又投資建設了騰達木業等三個投資超億元的大項目。
大項目紛紛落地生根,生根項目花開滿園,哈爾濱一系列的安商、落商、扶商、親商、富商的措施有力地促進了招商引資質量規模的雙提昇,全市利用外來投資的規模、質量和領域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百事可樂、英國聯合食品等世界500強企業已有20家在哈爾濱落戶,外來投資和新項目,為哈爾濱市相關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哈爾濱市傳統產業的提檔昇級。2007年,哈爾濱市實際使用外資、國內資金分別為4.44億美元和210.2億元,均列全省第一位;增幅分別達到19.6%和35.3%,增幅在全省的排名也從第9位和第10位,提昇至第7位和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