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連續9年開展改造 冰城大雜院華麗轉身
2008-09-01 11:07:1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於洪學 閆雪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日訊 居民庭院改造是市民最關心的景觀工程,同時又是市民最挑剔的民心工程。據了解,從2000年開始,哈爾濱市已連續九年開展居民庭院改造工作。目前,哈爾濱市4849個舊有居民庭院中,已經有3599個改造完畢,剩餘1250個將在兩年內完成改造。從破爛大雜院到花園式、景觀式庭院,九年中,哈爾濱市居民庭院改造在理念上和服務功能上都在發生著深刻變化。

  破爛大雜院今昔變花園

  『過去這個小區雨天到處都是泥,破舊的車棚佔了一大半,根本就沒有居民休息、鍛煉的地方。現在好了,小區都鋪上了彩色步道板,車棚拆掉了,還建起了涼亭,安裝了長椅,種了很多花和樹。真沒想到這破破爛爛的大雜院現在變得和花園一樣。』家住道裡區安松街28號大院的李女士說。

  記者從哈爾濱市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了解到,今年,哈爾濱市及各區共投資1.56億元,計劃改造舊有居民庭院500個,居民休閑健身廣場50個,同步改造周邊破損道路10萬平方米。去年9月份開始調查摸底,今年4月進入實施階段。目前,已完成471個庭院、42個廣場、9萬平方米破損道路的改造任務,完成綠化面積12.5萬平方米,新建亭、廊、小品194處,粉刷院區樓體立面86萬平方米,預計9月中旬庭院改造工作全部完成。

  庭院改造從『點』到『片』

  今年,哈爾濱市庭院改造改變了以往『就庭院改庭院』的做法,而是向庭院周邊的大街小巷、樓體立面等方面延伸,形成『成片、成區域』連貫的景觀效果。

  記者從哈爾濱市環境綜合整治辦公室了解到,哈爾濱市有一些老居民區,庭院年代較久,私建濫建等歷史遺留問題嚴重,改造難度較大。在今年的整治中,整治辦借鑒外地經驗,市區整治辦、城管局、執法局等相關部門合力攻堅,創新工作機制,在集中拆除各類違章建築的同時,首次嘗試推行區域面積在10~20萬平方米的『街坊區域』實行連片整體改造,努力實現樓體飾面全新、庭院廣場環境全淨、背街巷道全平、休閑健身設施全有、無障礙設施齊全的『五全達標』。

  改造前的南崗新吉社區休閑廣場。

  改造後的南崗新吉社區休閑廣場。記者閆雪峰攝

  庭院怎麼改市民說了算

  『這些樓房的顏色是我們居民集體定的,步道板怎麼鋪建設單位也采納了我們的意見。』在道裡區安祥街23號,李大娘告訴記者,今年,樓體粉飾的時候,施工單位首先給居民們拿來了色板,召開了居民聽證會確定樓體顏色。

  哈爾濱市整治辦庭院部的負責人介紹說,以往庭院改造大多由政府制定設計和施工方案,很多居民對細節並不滿意。在近年的庭院改造中,完全改為社區百姓參與設計、自主決定。庭院改造前,通過設立公示板、發放征求意見函、舉行聽證會等形式,廣泛吸取群眾意見,制定新的改造設計圖。在今年的庭院改造中,根據群眾意見,58條破損巷道修建被列入居民庭院改造項目中,同時修建擋土牆6000多米,粉刷院區樓體立面86萬平方米。

  齊抓共管讓庭院常美常新

  庭院美了,人們自覺愛家、護家的意識也不斷提昇。南崗區奮斗辦事處要求包片乾部、社區、委乾部每天對轄區居民庭院進行巡查,並且發動離退休老黨員、老乾部、志願者投身到維護居民庭院環境當中。把社區設施管理落實到單元、落實到戶、落實到人。很多離退休老人自發為小區樹木澆水,主動清掃保潔、制止踐踏綠地等不文明行為。

  哈爾濱市整治辦負責人表示,庭院建設『三分建、七分管』,整潔有序的環境能改變人,庭院建好後,哈爾濱市很多街道社區居民紛紛組織成立社區管護隊,自覺擔當起庭院花草樹木的管護任務,『人民大院人民建,建好庭院大家管』的局面已經初步形成。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