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一農民哈爾濱打工8年照顧7位孤寡老人
2008-09-04 18:16:46 來源:東北網  作者:趙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4日訊 ( 記者 趙海 )『做好事、善事能使我的心得到安穩和塌實,如果我的行動能感動很多人並使他們也能這樣做,那就是我最大的心願。』這是一位來自河南的農民王正旺的質朴語言,在哈爾濱打工的八年時間裡,他用愛心溫暖著身邊需要幫助的人,他是在哈爾濱打工的農民工中第一個固定照顧七位孤寡老人的人,同時也是第一個自捐獻遺體的農民工,他用善良和關愛證明了自己甘於奉獻的捨與得的價值觀。

  2000年4月,王正旺帶著妻子和七歲的孩子從河南省南陽市農村來到舉目無親的哈爾濱,夫妻二人在道外區火車頭街道辦事處南棵社區租房住下,開始了農民工打工的艱苦生活。蹬三輪拉腳、戳大崗、賣糖葫蘆、賣大?粥、掏下水道等又髒又累的活他們都做過,雖然辛勤的勞動,但收入微薄,經濟也時常陷入困境,就在夫妻倆舉步為艱的時候,社區主任找到了王正旺。看著夫妻倆生活困難,街道辦事處主動組織社區工作人員,為夫妻倆聯系工作。熱情的哈爾濱人讓身在異鄉的王正旺夫婦感受到了來自政府和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從這時起,王正旺也開始了用自己的方式幫助身邊的人。

  王正旺坦誠直率忠厚勤勞的人品、吃苦奉獻的精神,贏得了身邊人贊譽。 2004年,在街道辦事處的幫助下,善於學習鑽研的王正旺學會了手機修理,於是他在哈東站附近開了一個經營手機修理和話吧兼家政服務的小店。但只要是農民工和貧困戶找到他,勞務費分文不收。王正旺家裡的生活狀況並不是很好,可王正旺還是找到了街道辦事處,希望能幫助更困難的人。『我沒有錢,但我可以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朴實的話語打動了他身邊的所有人,在街道辦事處的幫助下,他聯系了7戶孤寡老人。

  69歲的孤寡老人高淑蘭大娘患有關節炎,骨質增生,丈夫12年前去世,無兒無女的老人靠著每月的低保金和撿破爛換來的錢維持生活。看到高大娘的生活境況,王正旺就經常背著米面青菜去看望老人,照顧老人的生活,高大娘的電視機壞了多年,王正旺花了幾個小時修好了,老人家裡的一切重活他都承擔下來,對老人長期的照顧,感動了高大娘,高大娘的臉上露出幸福的微笑。非要認王正旺做她的乾兒子,還要把現居住的一套30多平米房子過戶給王正旺。王正旺婉言謝絕了。其他的六位老人中,有三人是殘疾,王正旺也如同兒子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王正旺的名字在火車頭辦事處的南棵社區、北棵社區、水利社區、建樺社區到東鐵等5個社區幾乎是家喻戶曉,王正旺和愛人將工閑時間都放在了幫助他人、奉獻愛心的事業上。由他創辦的『流動人口老鄉之家』幫助過上百名農民工渡過了難關,遇到有困難的農民工,他主動幫助,沒錢住店的,就留在自家,沒有工作,他免費幫助介紹,到這裡尋求幫助的農民工,都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

王正旺背困難老人去敬老院
為敬老院的老人洗腳

  2006年的12月,王正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貸款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敬老院。到目前為止,他的敬老院中已有近30位老人。王正旺每天安排食譜、科學營養配餐,讓老人可以吃到可口的飯菜。他關心每位老人起居,他希望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盡可能的接收社會上需要關懷的老人,使他們能夠安度晚年;也使老人們的子女能夠集中精力工作,減輕負擔。王正旺用自己愛心為社會做著貢獻。當記者問到對今後的打算,他說『他將來的計劃是如果有了一定的能力,將無償撫養那些生活有困難的老人,為國家、為社會減輕一些負擔。』

低保戶送給王正旺的錦旗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