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黑龍江劇作家張明媛獲曹禺戲劇文學獎
2008-09-05 16:40: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楊寧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風刮卜奎》劇照

  東北網9月5日訊 2008年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將於9月8日在杭州市頒獎,我省劇作家張明媛憑借話劇《風刮卜奎》獲此殊榮。

  曹禺戲劇文學獎是中國戲劇文學領域一項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藝術評獎活動,代表我國戲劇創作最高水平。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該獎項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已故曹禺、於伶和黃佐臨等戲劇大師,都曾是這項獎的評委。

  張明媛是我省齊齊哈爾市一級編劇,曾經創作了話劇《野草》和《一人頭上一方天》等很多優秀作品。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她就有了為齊齊哈爾這座城市創作一部話劇的想法,經過十幾年的准備和積淀,《風刮卜奎》終於在2007年10月由齊齊哈爾市話劇團搬上舞臺,並作為第三屆『黑龍江國際文化藝術之冬』系列活動重點劇目之一,於2008年1月24日在哈爾濱話劇院上演。至今已演出了十幾場,好評如潮。今年5月,《風刮卜奎》申報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30臺入圍劇目,經過專家評委的嚴格評審,給予《風刮卜奎》高度評價,被專家譽為齊齊哈爾的《茶館》,是『一部博物館式的戲劇』。

  張明媛說,卜奎是齊齊哈爾的舊稱,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決定著卜奎民眾特有的文化基因和風格。話劇《風刮卜奎》就是通過描寫上世紀初,一個家庭75年的變遷來描繪出這座城市的變遷。通過一個女人一生的經歷來闡述這座城市百年的歷史。這座神奇的城市,由於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滲透了奇麗的多元文化,劇中『寧汝成』這個流人的後代,雖然他與父輩們把中原文化傳播到卜奎,但至死未圓他的江南一游夢。而愛妻德平這個旗人的後代,又把她的『本地性格』刻畫得真實且豐滿。作品以她為中心,流人文化、滿漢文化、俄文化、日文化、黑土文化及詩人、胡子、侵略、抗爭、愛情、倫理、傳統道德、現代精神……在這裡碰撞出絢爛的戲劇火花。

  30年前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齊市從事藝術創作的張明媛,多年來一直對齊齊哈爾的歷史和文化有著濃厚興趣。她說:『我來到齊齊哈爾以後,一直覺得這是個奇怪的地方,地處偏遠,她和哈爾濱等一些城市有很多不同。後來看了一些資料,纔知道這個地方其實是流放地,到了今天這種流人情結還在這塊土地上生長。在我心裡,卜奎城是厚道的,是寬容的,是堅忍的。盡管寒冷,盡管貧窮,盡管荒涼,她還是敞開胸懷,收攏起眾多流浪漂泊的靈魂,使他們能夠「且把它鄉做故鄉」。她像一個女人,豪放、豁達、快樂、包容。咽下所有的痛苦,讓自己笑著生活。』

  張明媛創作的話劇劇本《風刮卜奎》於2006年告竣,後又經歷五次修改,精心打磨之後,纔由齊齊哈爾話劇團搬上舞臺。9月8日,張明媛將赴杭州市領獎。她說,自己今年下半年主要的工作,就是把《風刮卜奎》的劇本修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