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品味金河灣濕地感受城裡的滋潤生活
2008-09-05 16:56:47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孫殿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告別城市的喧囂,到城裡的濕地休閑格外滋潤。 駕船釣魚、吃魚看鳥,體味別樣愜意。 江鷗飛翔、舢板悠然,觸摸未來的蘆葦蕩。哈爾濱三大濕地示意圖

  ●省委書記吉炳軒日前在哈市調研時要求,要加快哈爾濱沿江兩岸開發,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帶動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吉書記強調,水是能源、是資源、是命脈,也是最美的景觀,哈爾濱有穿城而過的松花江,是非常優越的自然條件;沿江開發要處理好景觀、建築和江水互為補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的關系。

  ●吉書記指出,要加強水上航運,做好松花江的旅游開發,線路選擇、時間長短、景觀設置、船上活動等都要抓緊研究。

  東北網9月5日訊 耗資2000萬元的金河灣濕地植物園雖然建成較晚,但迅速成為備受哈爾濱人喜愛的休閑之地。它一島、二灘、三崗、四園、五池、六洲的功能分區既充分發揮了濕地作為城市綠肺的生態功能,又為市民提供了又一處親水場所。金河灣濕地植物園開放後,管理怎麼樣?大量市民的到來會不會影響到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帶著這些問題,8月24日,記者隨同生活報車友會的幾名車友一同進行了實地踏查。

  【踏訪】

  城中濕地滋潤身心

  當日9時30分,記者乘上生活報車友會車友王全生先生的車,從哈市中心途經公路大橋,穿過哈爾濱市政府南側公路,沿松北前進堤一路前行,最終到達松花江北岸邊灘西四環路和擬建的西三環路橋之間的目的地——金河灣濕地。它距公路大橋4公裡,從市區到這裡整個行程大約40分鍾。

  下車後,放眼望去盡是綠色,穿過一條被踩出來的林間小道,徑直前行200米,一灣江水就呈現在眾人眼前。金河灣濕地公園的北側沿前進堤分布,南側環水,呈弧形,東西長3800米,最寬處1500米,面積1.8平方公裡。嗅一嗅空氣,少了城市中的汽車尾氣,多了泥土的氣息和花草樹木郁郁蔥蔥的生命氣息。車友王全生一下車後就欣喜地說:『對於久居高樓的哈爾濱市民而言,周末能夠到如此嫻靜的地方游玩一次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雖然此時的金河灣濕地公園還沒有正式開放,但來到這裡游玩的人可謂眾多。站在公路上向遠處望,裡面一把把遮陽傘遍布水邊的樹林,一頂頂帳篷支滿了沙灘。坐在細軟的沙灘上,沐浴著和煦的陽光,整個人也變得清爽許多。人們或三五聚堆地在綠蔭下一起玩牌,或找塊空曠的地方打排球、踢毽子,或靜靜地坐在岸邊悠然垂釣。

  記者發現,來這裡游玩的,大多是哈市本埠人,有攜全家老少同來的,也有朋友聚會的, 他們大多趁著周末休息時間,來這裡休閑度假。市民李女士是和丈夫以及幾個同事、朋友一同駕車來這裡度周末的。李女士說:『早就聽說這裡有片濕地在開發,於是就來這裡先睹為快,沒想到這裡的人這麼多。』她說,來到天然的環境當中,既可以呼吸天然的綠色氧吧,修身健體;又可以在這裡推杯換盞,相互交流增進朋友間的情誼,是哈市難得的一處天然的休閑娛樂場所。


 

美麗的金河灣濕地。

  【感受】

  需要呵護的野趣

  雖然金河灣濕地公園已逐漸建成,但對於很多來到這裡游玩的市民來說,看重的還是這裡的野趣。野趣,一方面表示風光自然純朴,同時也讓不少人感覺這裡還不能算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公園。

  車友王全生在游覽了一圈濕地後說,這裡的風光很好,但是功能區規劃還不明顯。比如游人到哪釣魚、到哪游泳、到哪劃船、在什麼位置看濕地景色最美、濕地裡都有哪些特有的景色,現在都不知道到哪裡去找。再看看前來游玩的人們,大多自己背著燒烤槽子,隨意安營紮寨,在地面上挖坑、取土,不但位置隨意,也間接影響到了濕地的環境,如果能夠規劃好到哪裡休息、哪裡就餐,就不會出現這種混亂的場面了。

  正和家人在此游玩的市民張益東也表示說,這裡的水上資源被白白浪費掉也實在可惜。好多游客自己背著皮劃艇、船只,自己帶著排球、毽子來這裡,這說明這些項目是受到人們歡迎的,但為什麼不能綜合規劃運用好呢?

  在此游玩的哈爾濱學院教授劉振清表示,一般城市在濕地公園的設計中,普遍會包括生態保護區、濕地展示區、游覽活動區和管理服務區等部分,但是在這裡卻找不到區域功能的影子。這也是這裡讓大家感覺『野』的原因。當然,也有市民表示,就是看中了了這裡不加修飾的野趣,纔來的。市民王榮女士擔心的表示:『如果設施修多了,這裡也許就沒有現在的味道了。』

金河灣濕地岸邊停滿車輛。


 

  【期待】

  服務管理還需細化

  通過對金河灣濕地的踏查,記者發現,有兩條路可以直接進入到濕地公園:四環橋方向和哈爾濱市政府方向。進入公園入口後,繼續開車只需一兩分鍾就可以抵達中心地帶,但如若步行的話,則需要十多分鍾的時間。不過,來這裡游玩的人們大多攜帶了許多食品和游玩物品,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把車直接開進了公園內。雖然目前金河灣濕地公園還沒有正式開放,但即便如此,記者粗略統計發現,僅就車輛而言,進入濕地公園的車輛就在百臺左右。

  車友王全生在把車開進公園後,就開始尋找停車的地方,但並沒有找到停車場。而環顧四周,因為沒有固定的停車點,又沒有人指揮車輛如何停放,所以進入公園車輛的停放相當隨意,有的找塊空地停放在路邊,有的把車直接開進濕地的樹叢中,還有人把車直接停放在河岸邊。因為車輛停放得隨意,記者發現樹叢中許多樹木被撞壞,在靠近河岸邊上,原本是一片自然生長的蒿草,因為車輛的壓碾,一米多高的蒿草全部倒在地上。

  看到這些,王全生不無擔懮地說,將來公園正式開放後,車輛一定會比目前多得多,千萬不要讓汽車污染了濕地空氣,毀壞了濕地樹木。

  在記者采訪中,又一個更為實際的問題出現了——來游玩的許多人都帶來了酒水,可是盡興之後如何排解,成了游人的一大困擾。

  『濕地公園好是好,但是沒有廁所。小孩子忍受不住可以找塊空地就解決了,可是大人怎麼辦?因為找不到可以上廁所的地方,我們都不敢喝水。』游客李女士說。記者從公園入口開始查找,一直走到公園的盡頭,但始終沒有看到廁所的影子,以致經常能夠看到有人從濕地對面的玉米地內鑽進鑽出。

  很多游玩的市民都表示,既然設立了公園,就應該考慮到這些實際問題,應該設有一個服務區。在服務區內不僅要設有洗手間,解決人們的如廁問題;而且還應該設有清潔取水區,供人們清洗物品,總不能讓人趴在河邊洗手、洗水果吧。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游人正在挖坑將垃圾就地掩埋。這些人表示,這樣做是擔心垃圾弄得到處都是,而又看不到環衛人員,只能先簡單處理一下。一位游人告訴記者,其實現在的市民素質已經普遍顯著提高了,只要稍加管理和引導,這裡的狀況就會好很多。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