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6日訊(記者 顧碩) 以往群眾在外出辦事時,經常會被缺號、跳號、自編號等不規范的街路門牌號折騰得『叫苦不迭』,或是投遞員在投遞信件時找不到投遞地址,今年內在哈爾濱市香坊區的轄區內將有望杜絕這一現象。
據了解,香坊區年初以來全面開展地名整治工作、向各類不規范的街路標志和門牌『開刀』,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調查摸底工作已全面結束,轉入全面實施階段。
為規范地名管理,為社會提供科學、准確、標准的地名服務,以適應群眾交往、信息傳遞和環境美化的需要,香坊區全面展開了地名整治工作。該區地名管理部門與城管、街道和社區密切配合,全面普查轄區街路標志設置狀況及缺損狀況,與城管部門配合,加強街路標志設置及容貌管理,解決街路標志缺失、歪斜、破損、髒亂等影響城市環境問題,統一街路標志尺寸、式樣和位置,科學設置街路標志。完善現有門牌號碼編排體系,以街路為單位,對以該街路為載體的門牌號碼逐一普查,重點是缺號、跳號、空號、編排不規則的門牌號以及非經民政部門設置的自編號、自制牌,按編碼原則重新編排。將普查結果形成永久性地名檔案,為今後的地名命名與管理提供准確翔實的資料。地名整治工作將在今年內全面完成。
按照哈市相關規定,街路標志設置經費,除由財政承擔外,可采取地名有償命名等市場化運作方式籌集,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築物的門牌開發建設單位承擔,交付使用的建築物門派由產權單位承擔,產權不明的由使用人承擔。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