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方正縣農民王壽福興辦旅游度假村圓致富夢
2008-09-08 14:01:5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劉明揚 趙宏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8日訊 方正縣伊漢通鄉伊漢通村毗鄰松花江南岸。在這,有塊桃李園。每到盛夏,這裡的桃李果香四溢,郁郁蔥蔥,因此吸引眾多城裡游人來此采摘。經營者王壽福的創業史更是被當地人傳為佳話,從蛋雞養殖到葡萄栽培,從興辦桃李采摘園到如今的旅游度假村,王壽福始終是全縣第一人,因此,老百姓稱他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說起王壽福的創業史,就必須從養殖蛋雞說起。1987年,不想靠種地致富的他開始不『安分』起來。他發現搞養殖利潤不小,當時飼料價格低,而雞蛋的價格卻達到3元錢一斤。於是,他抓了500多只雞雛,開始養殖。每日他早起晚睡,精心侍弄。看著一只只『溜光水滑』的小雞雛一天天長大、產蛋,王壽福樂了。第一年,他純收入2萬餘元,成了創業淘的第一桶金。

  進入90年代,王壽福發現養殖蛋雞的農戶越來越多。『什麼東西多了就不值錢了。』這是王壽福的『經營理念』。於是,他在1995年放棄了蛋雞養殖,開始鼓搗葡萄栽培,也是方正縣的第一人。做買賣有賺就有賠,這次他沒能成功,葡萄栽培成了王壽福『走麥城』的一步。由於葡萄時常不景氣,加之沒有過硬的葡萄越冬技術,5年的葡萄栽培讓他賠了20多萬元。

  賠錢並沒有讓王壽福灰心。『這樣乾不成,咱就乾那樣。』2000年,王壽福聽說吉林有桃李種植技術。『桃李?方正沒有乾的,准能行。』於是,他在吉林購買了100多棵桃李樹苗。為了不再『賠本』,他多次請教園藝方面的專家,攻克栽培技術難題,並查閱各種資料、了解市場行情。有了技術,開拓了市場,賺錢就不成問題了。隨著樹苗的逐漸長成,開花結果,吸引了不少游人到此采摘。第一年,他就純收入8萬餘元。

  經過幾年的摸索,王壽福發現,來采摘的游人采完就走,很不盡興。他又開始琢磨,如果能把餐飲、住宿、采摘、游江融為一體,那不就是城裡人說的度假村嗎?王壽福就是敢想敢乾,投入40餘萬元,方正縣第一個由農民興辦的旅游度假村開張了。現在,每到采摘季節游人就絡繹不絕,吃喝玩住樣樣齊全。王壽福感慨地說:『農民兄弟要是想致富,就必須瞄准市場,認真考察,咱就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吧!』

責任編輯:宋巍